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林書揚文集(一)回首海天相接處的圖書 |
![]() |
$ 315 | 林書揚文集(一)回首海天相接處
作者:林書揚 出版社:人間 出版日期:2010-05-19 語言:繁體/中文 ![]() |
|
林書揚出身麻豆林家被稱為「臺灣三大林家」之一,由於家族參與過臺灣文化協會等台灣自覺運動,對於林書揚的左派意識與民族意識有相當大的啟蒙。林書揚就讀於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時,便大量閱讀馬克思等人的著作。
1945年,林書揚畢業於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但是未能升學;而此時由於大量左派思潮書籍進入台灣,林書揚也組織相關的讀書會以匯集同志。在1950年的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麻豆支部案中,林書揚被捕,判處無期徒刑,一直到1984年才釋放,長達三十四年零七個月,與李金木兩人是台灣史上坐牢最久的政治犯。出獄後的林書揚成為島內社會主義統一派夏潮系的領導人之一。
1986年,林書揚發起成立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有一千餘人參與。1987年,林書揚創辦黨外運動刊物《前方》,強調以工農兩階級為基礎的階級路線;該刊基於階級立場,對當時試圖抹煞社會內部階級差異的「民間社會論」展開了最早的批判。隨後林書揚參與創建了工黨,並在夏潮系離開工黨之後,於1989年參與創建了勞動黨。林書揚歷任勞動黨副主席、勞動黨榮譽主席、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會長、勞動人權協會會長、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2012年10月11日晚間23時50分,林書揚在北京逝世。
維基百科
綠島方圓16里,固然容不下我們的夢想凌雲。無奈那砂礫數畝的營地,卻緊緊地索住了我們的憂憤鄉愁萬斛!我們唯有相勉,在疲苦中各自和自己的怯意相拼鬥。在憤怒中我們彼此警惕於爆發的臨界點。恐懼時,互相印證眉宇間的決心。在憧憬中,相期相待,且相戒不在等待中耗損思想的鋒銳。縱然長夜逡巡,也要留住晨曦的光與熱!日日、月月、年年,讓軀體老去,卻要挽住當年邁開第一步時的心悸!
本書特色
1984年12月17日,本人假釋出獄後初靠翻譯賺稿費維生。後來開始自寫。陸陸續續,不定期不定刊物。不論所寫文章的題目是什麼,說的是什麼,意識立場和思想脈絡是貫穿的。那是本人在34年7個月的長期獄囚生活中唯一的內部支持力量。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本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史已經證明了它。
作者簡介:
林書揚,1926年生於日據下的台南麻豆,台南州立第二公學校(今台南一中)畢業,1950年5月底被捕,判處無期徒刑。1984年12月17日假釋,繫獄長達三十四年七個月,是台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之一。出獄後致力於勞動階級解放與中國統一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