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德國青少年劇場發展脈絡
呈現多樣化的青少年劇場藝術
及其與生活、社會、文化的連結
表演藝術蓬勃發展的今日,已發展出眾多針對不同目標觀眾且形式、主題多元的劇場演出,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就是青少年劇場。
《參與未來:當代德國青少年劇場》爬梳此一類型在德國的發展脈絡,首先以文章論述青少年劇場在德國的起始、功能及性質的演變,與政治、美學的關聯,以及創作的條件和現況。接下來則以五篇訪談,從導演、編劇與創作顧問等不同位置分享製作青少年戲劇的過程與理念,包括「參與」的概念。最後則列舉十個兒童與青少年劇院及劇場/團體,可以看到實際運作的層面,完整呈現此類型的各個面向。
本書特色
1. 與台北歌德學院、台南藝術節合作出版
2. 全台首次出版青少年劇場專書
3. 包括德國青少年劇場發展史、劇場工作者訪談、劇院/劇團列表,廣泛討論此領域
4. 適合戲劇系師生、劇場/表演藝術工作者、國高中表演藝術老師等閱讀
"
作者簡介:
"格德.陶博 Prof. Dr. Gerd Taube
劇場研究者,自1997年起擔任位於法蘭克福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兒童與青少年劇場中心總監,與柏林的全國年少觀眾劇場雙年展(AUGENBLICK MAL!)藝術總監。他是法蘭克福歌德大學青少年書籍研究系的榮譽教授,教學領域為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理論和歷史,以及給兒童與青少年的戲劇文學。2009年至2018年,他擔任聯邦兒童與青少年文化教育協會(BKJ)主席。著作包括關於偶戲、給年少觀眾的劇場、青少年戲劇與文化教育方面的書籍、雜誌及文章。
雷思遠 Christoph Lepschy
戲劇顧問與戲劇構作教授。出生於1967年,在慕尼黑大學與都柏林三一學院研究文學與劇場。1996年起擔任市立與邦立劇院的戲劇顧問,包括慕尼黑青少年劇院、弗萊堡劇院、杜賽朵夫劇院、史圖加特邦立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與薩爾茲堡藝術節等。2005年起,他與中國劇場藝術家一起工作,2012年開始與北京獨立劇團紙老虎戲劇工作室持續合作。2015-17年間擔任台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並於2017年參與編輯了全面介紹當代中國劇場的著作。2019年起擔任莫扎特大學教務委員會的主席,主要工作是發展表演藝術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與跨文化合作。
譯者簡介:
陳佾均
戲劇構作、譯者。2009年起從事劇場思潮與劇本譯介,譯有《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戲劇顧問:連結理論與創作的實作手冊》等書,以及劇本〈殉道者〉(《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自2012年起密集與台北藝術節合作,長期合作的藝術家包括馮程程、陳彥斌與黃思農等。
陳成婷
劇場舞台與空間設計師。2007年起專職從事劇場工作,2010年起旅居柏林至今。作品多聚焦於跨文化命題的表演空間演繹,並跨足文字書寫與翻譯領域,2018-2024年任職《PAR表演藝術雜誌》駐德特約撰述。目前為Polymer DMT聚合舞跨域創作團隊駐團藝術家。
章節試閱
從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到給年少觀眾的表演藝術
德國給年少觀眾劇場的變遷
文/格德•陶博(Gerd Taube)
在德國,給兒童與青少年的劇場藝術自二十世紀中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面對年少觀眾的態度、展現的主題與素材,以及演出的美學,都各受到特定歷史條件下對童年與青少年的想像所影響。從1949年兩個德國建立,兩德的兒童與青少年劇場便因德國分裂,在二十世紀下半各有不同的發展。描述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歷史發展時,必須顧及這樣的狀況。不僅因為設立各兒童與青少年劇院的社會條件和政治動機不同,也因為這些條件造就了對童年與青少年不同的社會想像,進而影響了劇院在概念上的設計。
現代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形成
現代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概念至今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第一個這種由專業成人創作者演出給年少觀眾看的特殊劇院,成立於1920年代的蘇聯,隨著十月革命,成為建立共產社會秩序之教育政治的一部分。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在蘇聯政治―意識型態教育的重要性,表現在全國為年少觀眾演出之劇院數量的成長,至1940年共成立了七十座這樣的劇院。TJuS作為藝術機構的角色因而建立,由一個藝術部門和一個教育部門組成的分工結構大致也已制度化(van de Water 2003)。
為社會主義意識教育服務的劇目和美學
在1949年建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同樣被視為社會力量,以對年少者進行社會主義教育。1946至1969年間共成立了六座獨立的兒童與青少年劇院,並且自1963起,東德每座劇院每年必須製作兩部給年少觀眾的作品。所有兒童與青少年劇院皆依照蘇聯範例,具備市立劇院人力密集之分工的規模。其中也包括教育相關部門,負責建構劇院和學校的關係、和年少觀眾的合作,並透過提供諮詢的方式參與節目規劃。
兒童與青少年劇場接下其負責社會主義意識建立,以及兒童和青少年意識型態教育的任務,同時主張自身性格與作為藝術的特質(Hoffmann 1972, 369/370),既作為國家教育和養成系統中的藝術部分,又是東德劇院系統中同等重要的分支,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社會地位高,亦得到相對應的補助。直到東德結束,這些制度和結構的基本原則仍是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工作的基礎。藝術概念、美學與內容則隨著進一步的發展有所變化。
在東德創建後的前二十年裡,兒童與青少年劇場處理的中心主題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及過程中所出現的衝突。並且,鑒於兩個德國的發展,也致力於展現社會主義之社會秩序相對於資本主義的優越性。這些抽象的主題必須透過扣人心弦的故事與有說服力的角色來述說。處理當代的時代劇通常基於一個構成上的根本原則:個人先是對抗集體利益,有所發展,最後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集體中有價值的成員(Hoffmann 1976, 116-122)。其他劇目方向包括歷史劇和童話劇,前者涉及無產階級革命與反法西斯的過往事件(Hoffmann 1976, 122-129),後者則透過簡單的故事象徵階級對立。藉此,童話在馬克思主義的解讀下為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意識教育服務(Hoffmann 1976, 144-157)。
以適合兒童的劇場推動「藝術教育」
鑒於1949年創建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所面臨的挑戰,即建立一個以西方為模範的新民主社會形式,劇場亦被賦予了對兒童與青少年進行道德和政治教育的功能。然而,與東德不同,並非透過國家政策來實施,也不是藉補助支持。延續威瑪共和時期學生演出的教育實踐,引介劇場作為青少年「藝術教育」一環的概念在1950年代再度復甦。
十四歲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在市立劇院觀賞經典劇本的演出,也會改編青少年文學經典給他們看。結合提供全年度兒童節目的目標,童話劇場的傳統以耶誕童話的方式延續。西德早期的兒童劇場毫不掩飾其娛樂兒童的追求,並要讓他們對世界的善重拾信念。當時恢復舊秩序的基本質地反映在對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保守見解,以及演出劇目和風格上(Doderer 1995)。
西德的五個城市和西柏林,直至1960年代總共只有八座專業劇院有定期提供給年少觀眾的節目,大多數的市立或國立劇院對年少觀眾沒有太大興趣。結果就是製作兒童與青少年劇場之少數分支獲得的財務、人員和基礎設施的資源都有限。
追求解放年少世代的新兒童劇場
1968年學運之後,兒童和青少年的社會地位也得到討論,並指出西德社會敵視兒童。人們試圖透過教育改革,更新這個被認為威權的社會。於是,從對兒童的新想像中,一個嶄新的兒童與青少年劇場概念形成了。不過,發起者不是過往在財務條件窘迫、且在社會上不受肯定的情況下為年少觀眾作戲的那批人。這個新的開始反倒是在美學、政治和結構的層面都受到獨立劇場創作者的影響,像是西柏林的帝國卡巴萊的兒童劇團(後成為樂在想想劇團〔GRIPS Theater〕)、紅果羹劇團(Theater Rote Grütze)、霍夫曼喜劇劇團(Hoffmanns Comic Theater)和腦袋瓜劇團(Birne Theater)。在反威權的兒童劇場舞台上(1970年代起稱為「追求解放的兒童劇場」),兒童角色的形象和實際經驗的童年恰恰相反,這些成年創作者建構的理想形象表現了68年代對童年的想像(Hentschel 1994)。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這種自我認知――認為所有推動力都該從兒童出發――後續將影響整個西德對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理解。
對當時的兒童與青少年劇場而言,具開拓性的還包括一種新美學的發展,以及對當時兒童劇場的藝術實踐來說並不尋常的一種寫實主義表演方式。樂在想想劇團的創作背景來自政治卡巴萊(Kabarett)和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敘事劇場(das epische Theater)。這些作品述說屬於年少觀眾社會現實的故事,讓他們從台上認出自己真實生活的樣貌,並應理解他們的具體生活處境可以改變(Taube 2015)。這可說是西德首度出現真正為年少觀眾創作的當代戲劇。
這些新的作品與追求解放的兒童劇場劃時代的美學,在全西德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藝術實踐中得到巨大迴響,在其他西歐國家也是,持續改變了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追求。
從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到給年少觀眾的表演藝術
德國給年少觀眾劇場的變遷
文/格德•陶博(Gerd Taube)
在德國,給兒童與青少年的劇場藝術自二十世紀中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面對年少觀眾的態度、展現的主題與素材,以及演出的美學,都各受到特定歷史條件下對童年與青少年的想像所影響。從1949年兩個德國建立,兩德的兒童與青少年劇場便因德國分裂,在二十世紀下半各有不同的發展。描述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歷史發展時,必須顧及這樣的狀況。不僅因為設立各兒童與青少年劇院的社會條件和政治動機不同,也因為這些條件造就了對...
作者序
局長序
臺南,一座文化古都,一直是藝術與人文薈萃之地。文化不僅是城市的軟實力核心,更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臺南文化的豐富多元,源自各地人群在此匯集,經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方成就了今日臺南的精采風貌。
在這深厚的文化基礎上,臺南不僅致力於守護文化遺產,更期盼將在地文化的精髓傳承給每一位市民,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希望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年輕人能夠珍視家鄉的歷史脈絡,無論是百年老巷,還是古廟宇中的信仰與人情。我們致力於讓藝術的種子不分城鄉地落地生根,實現文化平權的核心價值。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自2012年來一直推動臺南藝術節,每年以不同主題展現臺南融合國際與在地、現代與傳統的特色,善用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各式空間,打造兼具城市特色和國際格調的活動。2024年適逢「臺南400」重要歷史里程碑,在「一起臺南‧世界交陪」的核心精神引領下,我們邀請榮獲「歌德獎章」的劇作家耿一偉擔任策展人,期待在傳承中創新,在交流中成長。
臺南藝術節進一步聚焦未來世代的參與,特別規劃以成長認同、未來探索為主題的多元節目,透過劇場體驗邀請青少年朋友一起綻放臺南文化的多元想像。臺南長期以來重視青少年劇場的發展,「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便是其中的亮點活動。這項以臺南傳統「做16歲」習俗為靈感的藝術節,結合了多元的藝術形式,為青少年提供了全方位接觸和參與藝術的平台。十年來,這項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參與者,更培育了眾多未來的藝術工作者,上百位青少年進入國內外藝術系所就讀。這些成果體現了對青少年藝術教育的堅持,也是文化藝術向下扎根的具體實踐。
《參與未來:當代德國青少年劇場》一書的出版,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國際經驗。德國在兒童與青少年劇場方面的豐富實踐,無疑將為臺南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我們期待能汲取德國的成功經驗,結合臺南本土特色,為臺灣的青少年打造更優質、多元的劇場環境。
展望未來,臺南將繼續秉持對青少年藝術教育的重視,持續投入資源,培育更多優秀的創作者與觀眾。我們相信,通過不斷完善的政策支持與創新實踐,臺南的青少年劇場必將綻放更絢麗的光彩。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使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在這片文化沃土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綻放光彩,共同譜寫臺南文化的新篇章。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謝仕淵
局長序
臺南,一座文化古都,一直是藝術與人文薈萃之地。文化不僅是城市的軟實力核心,更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臺南文化的豐富多元,源自各地人群在此匯集,經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方成就了今日臺南的精采風貌。
在這深厚的文化基礎上,臺南不僅致力於守護文化遺產,更期盼將在地文化的精髓傳承給每一位市民,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希望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年輕人能夠珍視家鄉的歷史脈絡,無論是百年老巷,還是古廟宇中的信仰與人情。我們致力於讓藝術的種子不分城鄉地落地生根,實現文化平權的核心價值。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自...
目錄
局長序 謝仕淵
推薦序 耿一偉
前言 格德•陶博 Gerd Taube
PART I 德國面向年輕觀眾的戲劇――過去與現在
從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到給年少觀眾的表演藝術:德國給年少觀眾劇場的變遷
格德•陶博(Gerd Taube)
兒童與青少年劇場:跨域藝術的美學
麥珂‧貢西留斯(Maike Gunsilius)
為劇場寫文本:關於兒童與青少年戲劇文學的幾點見解
亨寧•范高夫(Henning Fangauf)
PART II 德國面向青少年觀眾的戲劇――來自實踐的視角
「藝術是交流,也是對世界的觀點」
關於給年少觀眾劇場之導演工作
歸屬感是畢生的主題
關於為年少觀眾編劇
「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容納多元聲音的劇院」
關於為年少觀眾規劃節目
「參與也意味著要有耐心」
關於給年少觀眾劇場中的參與
「像西風這樣的藝術節是可以推動發展的。」
關於為年少觀眾製作藝術節
PART III 德國面向年輕觀眾的戲劇――十二家劇院的寫照
在市立或國立劇院中給年少觀眾的分支
哈勒塔莉亞劇院
曼海姆少年國家劇院
擁有演出場地、自行製作節目的大劇院
萊比錫少年世界劇院
斯圖加特少年劇團
擁有自己場地的中型和小型劇院
科特布斯皮科洛劇院
波恩馬拉布劇院
沒有自己場地的自製劇場(流動獨立劇場)
平斯克 + 伯恩哈德(奧芬巴赫)
Florschütz & Döhnert(柏林)
沒有自己場地的獨立團體
leute wie die(表演集體)
表演:團體
客座表演的組織者/場地
T-WERK POTSDAM
柏林 Schaubude
作者簡介
局長序 謝仕淵
推薦序 耿一偉
前言 格德•陶博 Gerd Taube
PART I 德國面向年輕觀眾的戲劇――過去與現在
從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到給年少觀眾的表演藝術:德國給年少觀眾劇場的變遷
格德•陶博(Gerd Taube)
兒童與青少年劇場:跨域藝術的美學
麥珂‧貢西留斯(Maike Gunsilius)
為劇場寫文本:關於兒童與青少年戲劇文學的幾點見解
亨寧•范高夫(Henning Fangauf)
PART II 德國面向青少年觀眾的戲劇――來自實踐的視角
「藝術是交流,也是對世界的觀點」
關於給年少觀眾劇場之導演工作
歸屬感是畢生的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