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梵谷的生命風景的圖書 |
|
1861年梵谷開始接受教育,在學習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及英語表現不錯,但在1868年3月中斷學業,並在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歷了短暫的工作生涯後,他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直到大約27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兩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谷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在梵谷待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導致他在37歲那年自殺。
梵谷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西奧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二人亦終生保持書信來往。有種說法是梵谷生前出售的畫作《紅色葡萄園》也是由他的弟弟拜託友人購得。
維基百科
「循著梵谷的足跡,我們展開了旅程,不僅造訪他創作的場景,也追尋他所留下的生活痕跡。看過他住過的地方,走過他曾經走過的路,那種感覺就像是梵谷的呼吸、體溫傳導到我們的肌膚上,而梵谷的身影也彷彿浮現眼前。
在巴黎寓所的石板路上,在阿爾勒城的小巷子裡,在聖黑彌醫院的圍牆中,在奧維的丘陵上,我們感受到一百多年前梵谷真的存在過。……」
法國畫家畢沙羅如此形容梵谷:「這人將來不是發瘋,就是成為我們當中最卓越的藝術家。」
梵谷,一個被冠上「天才」與「瘋子」的悲劇性人物,敏銳易碎的靈魂與天縱的才華,無時無刻不在他深邃幽微的內在糾結拉扯著,這份強烈的痛苦與悲情,在在轉化為一幅幅色彩激烈、線條扭曲的畫作,留給世人無盡的驚嘆!
由於心儀梵谷的才華,本書作者多次走訪法國、梵谷畫筆下的「場景」,透過實景與畫中場景的對照、成畫時間,抽絲剝繭地架構出旅居法國期間梵谷的內在世界、創作靈魂,及生活況景。諸如他與高更那段從相識到決裂的情感由來,「割耳事件」的真相……,也都在作者筆下有了另一種角度的呈現。
作者簡介:
佐佐木三雄
1931年生於日本岩手縣,1952年移居巴黎。1954年至1997年間任職於日本大使館。
佐佐木綾子
出生於日本熊本縣。1957年移居巴黎,1962年與三雄先生結婚,為專門研究印象派畫家的學者。
小野規
1960年生於東京。信州大學農學系畢業後前往法國,1991年畢業於阿爾勒國立攝影學校。之後以巴黎為攝影據點,陸續發表過許多作品;曾經在法國國立圖書館攝影陳列室、巴黎攝影遺產協會舉辦過個展暨聯展。後來參與《世界攝影辭典》(拉爾斯出版社)的編修工作。此外,他也替以日歐市場為主的出版品、廣告擔任攝影工作。攝影作品包括:《小王子的遙遠旅程》(與他人合著,求龍堂)、《在巴黎尋找海明威》(與他人合著,小學館),以及CD-ROM「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等等。
譯者簡介:
婁美蓮
台中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深覺翻譯工作之魅力在於可以獨立完成、盡情思考,並附帶獲得可貴的知識。曾翻譯《擁抱不眠的夜》、《黃泉歸來》、《白色巨塔(上)》(以上為麥田出版),《惡意》、《半自白》、《米樂的囚犯》、《第六個小夜子》(以上為獨步文化出版),現為專職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