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青年們張揚著良心的正義旗幟,
透過堅定的反抗行動,帶領農民們走向公平之路,
譜寫威權時代最青春的反抗之頁
◆收錄一九○○至六○年代台灣歷史老照片
◆以攝影圖像重現沉埋於歷史之河的農民與社會運動者的身影
◆以影像故事挖掘台灣人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
此刻,我想撲向風暴的未來,
是鷗鳥就該迎風逆雨,
是江河就要湧向大海,
是怒浪必將擊向岩岸,
是岩岸就得承受分離的負載,
在這巨變流離的年代。
在這巨變流離代,
我們隔著煙波相望,
此岸彼岸各自奮力振翅,
我看見你飛向人字的雁陣,
若你回首,想必也能望見,
我踏入默禱的人叢。
------摘錄 楊渡〈風暴的未來〉
路,越走越長;歷史,越追尋越深邃
台灣史總混雜著悲情、淚水、傷痕、血跡的面貌,彷彿台灣人是被欺負的童養媳。然而,透過日據時期的農民運動與社會運動者的影像故事,看見台灣人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在他們的容顏裡,沒有悲情、沒有哀傷、沒有無力的嘆息;有的是堅定的信念、反抗的行動、農村的抗爭、無悔的入獄,以及良知的恆久堅持。在他們身上,展演出一段台灣曾有過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卻被歷史沉埋許久……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現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及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等十餘種。
簡明仁
美國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為傳承延續簡吉先生代臺灣農民爭取公義理念,及陳何女士扶助弱勢的愛心,於一九九三年八月四日成立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以「助學扶弱」與「農民教育」為主,投入社會公益。
基金會深耕二十多年,努力追尋歷史真相,以還前輩們清白。現在更進一步,思考「農民教育」未來的意義, 因此,自二○一一年開始,於臺南大崎推動「農民希望工程」專案計畫,希望將來可延伸至各個村落,落實臺灣成為無毒有機島的願景。
作者序
追尋的旅程/楊渡
二○○四年,開始認識簡明仁先生的時候,只是受託於為他的革命家父親簡吉寫一篇報導,好讓他一生被埋藏的事跡為人所知,為〈日據時期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特展作一點宣傳。未曾料到的是,因為不甘心這樣偉大的人格者寫被白色恐怖的禁忌所淹沒,遂花了幾年時間,四處採訪,尋找資料,寫成了《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一書,於二○○九年出版。
簡明仁隨之舉辦一系列大學講座,從南到北,走了三十幾所大學,五十幾場展覽活動。
路,越走越長;歷史,越追尋越深邃;我們在辦展的過程中,接觸了原本遺漏的資料,早年失散的同志,曾經了解歷史的遺老,終而發展成一個追尋的旅程。
這是一場漫長的追尋。從二○○四年到二○一四年的十年間,我們陸續搜集台灣農民運動與革命者的照片、史料,逐步找到更多真相。
有一天夜晚,為了準備次日的演講,我看著李天生、陳纂地、李應章的照片,想到他們年輕的雙腳,曾在台灣的牛車路上奔波,他們的眼睛,曾在農村的吶喊聲中帶來希望;竟而不再感覺台灣是愁苦而悲情的,反而是明亮的,活力的,充滿反叛的青春。
不信,請看這幾張照片。
第一張是李應章。這是他剛剛從台大畢業,回到故鄉彰化二林開業當醫生,由於交通不便他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步,以便上山下鄉為患者看診。他那模樣,像極了後來以《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而聞名天下的切.革瓦拉,卻比切還早了三十幾年。
第二張是簡吉。他是一個愛好小提琴的藝術家,本是鄉村的教師,只因為看到孩子無法上學而受苦,便決定起來為農民爭權益而組織「台灣農民組合」,捲起日據時期最壯闊的社會運動史詩。然而無論多麼勞累,當他回到辦公室,仍要拉一拉小提琴,因為音樂,才是他心靈最後的歸宿。
第三張是李天生,他家庭貧困,為了謀生做了許多事,但他組織讀書會,參與農民組合,在一九二八年日本開始大量逮捕左翼社會運動團體,如勞動農民黨等組織之後,他為了協助台灣農民組合發動人來聲援日本左翼運動,特別從朴子徒步苦行,一路歌唱農村曲,一路號召群眾參與,去台中市參加第二次全島大會。
還有屏東的陳崑崙,和張玉蘭。一個是英姿煥發的青年,一個是高雄高女的才女,她因同情農村婦女的遭遇,參加活動,被警察報知學校,遭到退學。她憤而提出公開聲明,向學校抗議。隨後她參加農組演講活動,甚至遠赴澎湖演講。她被稱為農民組合的三朵花。
不僅是這些,還有簡娥。她的父親死於西來庵事件,她卻參與農民運動一往無悔。有人污蔑她是為了和簡吉戀愛而參加,她不惜以血書明志,表明這是為了理想的追求。照片裡的她,眼神充滿叛逆的火焰。
不僅是這些人,在農民運動的行列裡,還有趙港、陳結、楊逵、陳纂地等等。
日據時期的反抗運動,也不僅是台灣的,更是與日本的勞動農民黨合作,與世界性的左翼運動合流,成為反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一脈。
而那時的台灣青年,正當青春,在他們的容顏裡,沒有悲情,沒有哀傷,沒有無力的嘆息,有的是堅定的信念,反抗的行動,農村的抗爭,無悔的入獄,以及良知的恆久的堅持。
是的,台灣曾有過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只是他們被歷史沉埋太久了。
***
看著這樣的照片,我不禁想起三十幾年前剛開始研究台灣戲劇史的時候,陽明山上文化大學的圖書館裡,在稀微的陽光中,飄落滿室的灰塵。
一九八三年,剛開始研究日據時期文化運動與戲劇運動時,台灣史仍是一個研究的禁區。戒嚴體制下,台灣有過的文學創作、藝術表演、戲劇活動,乃至於文化協會的思想啟蒙,都無法被了解,更不必說當時的社會運動了。我是在那樣的荒漠的時代,以日據時期的台灣戲劇運動為主軸,開始進行研究,以作為碩士論文的題目。
日據時期的戲劇運動以星光演劇最為重要,而它的起源,是無政府主義者如張深切、張維賢等,為了宣揚思想,反抗殖民政府而組織起來的。後來藝術家張維賢赴日本築地小劇場學習,帶回更為進步的思想與劇場表演方式。它和當時的各種主義思潮互相激盪,以文化運動影響了台灣的社會運動,啟蒙了更多的青年參與到反抗的行列裡。
我還記得一九八三年首度到萬華的愛愛寮去探望張維賢的妻子時,她拿出張維賢剩下的一張老照片,說:「家裡窮困的時候,在三重淡水河邊租地方養雞鴨,後來颱風發了大水,把家裡的東西都淹了,照片和資料都被大水流走了……。」
一個日據時代如此重要的劇場藝術家,一個台灣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啟蒙者,竟這樣無聲無息的消逝在貧病交加的晚景,那已經不是「不捨」二字所能形容。
我是在文化大學的山上圖書館裡,那潮濕幽暗而飄著霉味的檔案中,一卷一卷的翻閱著《台灣民報》的舊報紙,一頁一頁尋找報導,再抱著厚厚的檔案,一頁一頁去影印,再去了尋訪老人,才慢慢把戲劇運動史給還原出一個初具規模的架構。但更細緻的深入研究,卻有待後來者的挖掘。(此研究後來出版為《日據時期台灣戲劇運動》一書,時報出版公司)
在研究運動的同時,我發現了一個重大而有待研究的主題:農民組合運動。相較於文化協會由知識份子帶動的文化啟蒙,農民組合有廣大農民參與,抗爭活動直接而強烈,影響範圍遍及台灣各地,可由於它和台共的關係,成為更大的禁區,連資料的查找都很困難。
二○○四年簡明仁先生辦農民組合展覽而找上我的時候,距離我寫碩士論文已經過了二十年。經歷一九八○年代的社會運動,一九九○年代的民主改革,日據時期與台灣史己成為顯學,包括了白色恐怖與二二八事件的研究都不再有禁忌。但有一個部份卻仍是研究的黑洞,那就是農民運動與台共的歷史。是直到簡明仁開始了這個展覽,才開啟了這個研究「黑洞」。
隨後,我展開長達十年的採訪與資料收集。
尤其二○一○年之後,我們在台灣各地舉辦〈台灣農民運動巡迴展〉,到三十幾所大學舉辦農民運動展,更加深了和各地參與農民運動者的接觸。我陸續從後代親屬的手上,收集到了簡吉之外,如:李應章、陳纂地、陳崑崙、張玉蘭、李天生等人的照片,他們青春時代的英姿,簡直與後來拉丁美洲的革命英雄無異。
青春的、反抗的、雄姿英發的台灣青年啊,是這樣動人。那和傳說中的「台灣人的悲哀」,是如此不同。在他們的身上,我看見台灣人有過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不管最後是成功失敗,但那一股生命力量,是如此動人。
我決定要將這些照片,收集起來,用圖片故事的方式,讓人們看見台灣人真正的青春與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曾寫過簡吉傳的自己,仍想寫出這一本圖文書的由來:我想和你分享這些台灣的青春容顏,台灣有過的希望與奮鬥,台灣革命者那一往無悔的奉獻,那面對強權一無所懼的意志,那昂揚的勇氣和生命力。
所以,
請相信,這不只是一本書;這是想講述一代台灣人的心靈。
請記得,用心靈去凝視我們先人有過的青春的眼睛,那希望的光;
請看看,曾有台灣青年帶著小提琴,在農村走透透,去召喚革命的力量;
這一本書想說的是:青春的反抗,革命的青春。
追尋的旅程/楊渡
二○○四年,開始認識簡明仁先生的時候,只是受託於為他的革命家父親簡吉寫一篇報導,好讓他一生被埋藏的事跡為人所知,為〈日據時期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特展作一點宣傳。未曾料到的是,因為不甘心這樣偉大的人格者寫被白色恐怖的禁忌所淹沒,遂花了幾年時間,四處採訪,尋找資料,寫成了《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一書,於二○○九年出版。
簡明仁隨之舉辦一系列大學講座,從南到北,走了三十幾所大學,五十幾場展覽活動。
路,越走越長;歷史,越追尋越深邃;我們在辦展的過程中,接觸了原本遺漏的資料,早年失散的...
目錄
序 楊渡:追尋的旅程
第一部 楊渡: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
第二部 簡明仁:追尋,是為了找回未來的正義
1. 尋歷史真相,還前輩清白
2. 承先啟後,八年抗爭
3. 理想繼續燃燒:談農民希望工程
序 楊渡:追尋的旅程
第一部 楊渡: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
第二部 簡明仁:追尋,是為了找回未來的正義
1. 尋歷史真相,還前輩清白
2. 承先啟後,八年抗爭
3. 理想繼續燃燒:談農民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