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極樂惡所: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的圖書 |
![]() |
$ 180 ~ 246 | 極樂惡所: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
作者:沖浦和光 / 譯者:桑田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04-17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8*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 |
|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17世紀起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至1854年被美國艦隊迫以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日本的社會於是實現了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當時西方認可為強權之一,成為當時各國承認的帝國主義列強來參與主導世界的政策,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而日本政治後來逐漸被軍方控制,變成了極權國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終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同時依據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武裝力量。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8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00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
維基百科
這是一本關於日本自中世到近世,色町.芝居町的文化研究。作者著重於平安時代,安土桃山到江戶時代,對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的全貌性研究。
色町意即現代的妓女戶,芝居町就是表演者居住的場所(統稱現代的風化區),兩者都被統治者在都市規畫中,分配到市中心之外的邊緣地區,即河岸邊或臨海區。居住其中的遊女、藝能者、河原者依傍當時的三大都市:京都、大阪、江戶而發展,而色町.芝居町的旁邊也相對出現繁榮的盛所(即鬧區)。
在本書中,作者從各種歷史文獻資料、表演作品(和歌、狂言等)、天皇的作品等中,從「聖─俗─穢」,污名化過程,表演內容形態的轉變等角度,探討居住在這些惡所中的遊女,以及藝能者的社會地位之演進,以及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的轉型。
日本都市中的風月場所、繁華鬧街的主角,乃是被稱為「遊女」的藝妓和役者(劇場演員)。但你可知道,在日本中世紀時代,「遊女」的地位之高,連天皇和貴族都對她們俯首稱臣,並將之視為帶有「神聖之性」、如神女一般的人物。她們才色俱佳,是傳宗接代最好的對象,甚至有人入宮為妃。
雖然後來隨著時代變化,這些遊女和役者逐漸被隔離到最下等的賤民身分,但他們所在的「惡所」仍是最吸引民眾前往的去處。「惡所」對於研究日本自中世到近世的另類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
(一)是個與地緣性共同體無關,匿名密度極高的特殊空間。
(二)是個史無前例、具備了新文化資訊的提供與收集機能的「場所」。
(三)是個跨越身分階級,連罪犯與無賴都能進入的特殊「場所」。
(四)由於位處偏遠地帶,因此也是個「混沌」可無限擴張的「場所」;
(五)是個被視為理想目標的、顛覆人倫秩序的「場所」。
(六)是個空氣中充滿「漂泊神人」的影子,表現演員魅力與魔力的「場所」。
上述的特質,致使「惡」、「遊」、「色」、「賤」渾然一體,凝聚而成的便是「惡所」。而蘊藏在「惡所」之內的那股魔力,也就是改變時代潮流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原動力。作者以「惡」「遊」「色」三個特點,介紹大和民族的風月民俗,讓讀者在江戶、大坂和京都三個城市的極樂空間中,認識另一個日本;從中瞭解日本人的「好色」本性。
本書透過「色」、「惡」、「遊」角度解讀日本另類文化,即:
◎中世遊女的「神聖之性」。
◎出雲阿國乃「漂泊巫女」。
◎惡所必由遊女町和芝居町搭配組成。
◎河流沖積平原(河原)乃人間與陰間的關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