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文(本書譯者)
前陣子聽了一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會,那晚的表演精彩絕倫,輕快的曲目讓人雙腳忍不住跟著輕輕的打著節拍。在曲目之間,來自匈牙利的指揮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與觀眾之間有一段輕鬆的談話,席間指揮也鼓勵每一位學習音樂的大朋友、小朋友要能與音樂一起舞動。
音樂,無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然而這般美好並非只存在於奢華的音樂廳,大街、小巷,每一座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存在著動人的音韻──只要人們懂得欣賞。可惜的是,在功利主義的世代,人們往往將所謂的實質成效放置於一些性靈的享受之前,忽視了音樂對於人心的撫慰與滋潤。推想至生命之初,聽覺曾是我們最先被啟發的感官之一:子宮內頻率穩固的聲音、父母的話語……這些是人類與世界的第一次接觸。隨著歲月的長河不斷流去,我們漸漸沉迷於五光十色的世界,忘記雙耳聽見的各種聲音曾經帶給自己多麼不同的體驗,鳥語嗡鳴成為僅存在回憶中的天籟。
我想吉博•瓦格指揮的一番話是在提醒所有的聽眾,即便走出了音樂廳,即便這樣充滿活力的樂聲暫時告了一個段落,也不要忘記在日常中享受音樂的美好。而隨著科技的發達與進步,雖然人類的生活被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佔據,卻也有了如有聲書這般的發明。從過去的黑膠唱片到卡帶,再從CD碟片到今日的按鍵書,我們終將擁抱今日音樂得以擁抱閱讀的美麗成果。原為法國加利瑪暢銷數年的有聲書系列,今年終於由三民書局在臺灣發行中文版,這幾本方正的小書中藏著的是歐洲大陸數百年來的音樂瑰寶。
從莫札特到柴科夫斯基,從《魔笛》到《胡桃鉗》,當然也有各種常見樂器純粹的音色,這套有聲書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讓幼小的孩子認識歐洲古典音樂。在這幾本小書中,我們看不見繁瑣、複雜的介紹或說明,錯綜複雜的劇本也轉化為最簡單的文字,旨在秉棄一切形式上的枷鎖,將音樂的詩篇送入幼童純淨的雙耳。除了方便攜帶的大小,捨棄音樂CD的配置,改為按鍵式的內容設計,讓讀者得以暫時遠離電子產品,同時不受任何時空限制的與音樂和好書一次次相遇。當然,作為對於藝術、對於美感相當堅持的法國人,可不會容許低品質的視覺圖像來拉低整體的閱讀享受。書中所有的圖像都是由與加利瑪長期合作的插畫家瑪莉詠•畢耶(Marion Billet)負責,活潑可愛的畫面讓孩子在欣賞音樂之時,眼前也能充斥著童話般的景象。
我認為在音樂陪伴下成長的孩子是很幸福的!不懷抱著成為下一位莫札特的使命,而是從根本喜愛音樂、與聲音共舞。浸淫在音樂之中、受其陶冶、孕育感性,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將被對音樂的愛包圍,成為一生無價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