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自傳小說,主題是「台灣福佬話的語音、聲調」。
長住美國的作者王泰澤,盡他所能,把一般讀者熟悉的羅馬拼音字,藉人物對談,解析得簡明透徹。
他覺察到福佬話的存亡,主要關鍵是聽覺的「語音、聲調」。
「語音、聲調」如「皮」,「漢字、羅馬拼音字」如「毛」;書中從頭到尾,讀者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領會「語音、聲調」一旦消失,皮若不存,毛將焉附?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話無保留的隆仁,不恥下問的茂仕和秀塊夫婦,專修音樂的嫻妤,以及教過十五年台語的紓秋。
每人各有推行福佬話的良好條件。可惜,這些良好條件是分散的;話無保留,但是還沒有多少知音;不恥下問,但是辨認不出日常語音聲調;專修音樂,但是從未注意過日常語音聲調的規則變化;良好台語教學,但是往往不得不沿襲成規。
這樣的小說佈局,探討出推出台灣母語著力的重點:音樂教育和英語能力,必須加強。
兩相配合,前者有助語言聽音,後者有助音素拼音。兩者是所有語言認字的基礎。
小說中的人物對談,也會讓讀者體會到,一個社會的休閒活動,隨時在左右這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群族有健康的休閒活動,才能夠發揚得出優質的群族文化。
作者簡介:王泰澤,1939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州萬丹庄(現屏東縣萬丹鄉),1951年萬丹國小畢業,1957年屏東中學畢業,1961年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學士學位),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肄業兼助教,1963年留學美國,1967年Rice University(Houston, Texas)畢業(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後理論、合成有機化學研究,1971年Baylor College o Medicine (Houston, Texas)生物化學研究助理,1977年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llege of Medicine(Ohio)藥理細胞生物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專行:速、緩型伸縮肌肉細胞酵素毫秒暫態動力學研究),1991年UC College of Medicine副教授聘任期間自動離職,購得美國「小教授書局」經銷權,經營書局業務,1999年退休,專事寫作、木雕,作品:寫作─詩、散文、政論、小說,木雕─立體動物、人像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