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民主的銅像:雷震先生傳的圖書 |
![]() |
$ 129 ~ 405 | 民主的銅像:雷震先生傳
作者:范泓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04-30 語言:繁體/中文 ![]() |
|
漢語中「先生」一詞的原意是對有學問、知識者的尊稱,男女皆可用,但並非所有人都可稱為先生。《論語 為政》註解顯示「先生者,父兄也」。《曲禮》中,「先生」是對老師的稱呼。現時一些漢語族語言、日語、韓語和越南語等語言仍然保留這種用法,大多用在學者、教師、醫師、律師、官員等身上。
雖然古代「先生」是不分性別的一種尊稱,由於具有社會地位和受人尊敬的獨立個體大多為男性,極少數被稱為先生的女性個人或職業都以「女先生」作為區別。近代以來,受西方文化影響,「先生」一詞誤為mister的對譯,更發展為對男性的一種稱謂,相對於女性的「小姐」及「女士」、及已婚女士「太太」,於其在傳統文化中的意義已經相去甚遠。
先生現在也變成英文用詞,教導的人之意
維基百科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雷震這個名字可說是家喻戶曉。本書試圖透過雷震的風雨一生,敘述一代知識份子與臺灣民主憲政發展的互動關係,並以其個人政治生命之沉浮及歷史背景為考量,著力表述雷震這位「骨鯁之士」從堅守理念到付諸實踐的精神風貌,從而反映出那個時代的變局及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真實的艱難處境。
作者簡介:
范泓,現居南京,任職於新聞單位。2000年以來,在《老照片》、《書屋》、《隨筆》、《傳記文學》(臺灣)、《溫故》、《社會科學論壇》、《南方週末》、《羊城晚報》、《文匯報》、《文匯讀書週報》、《中華讀書報》、《粵海風》、《大學人文》、《中國圖書評論》等報刊發表文章40餘萬字,作品多次被《作家文摘》、《報刊文摘》、《讀書文摘》、《中外文摘》、《律師文摘》、《歷史教學》等報刊轉載,並入選《2004年人文中國》、《2004年最具閱讀價值‧人物印象》、《2005年中國隨筆年選》等多種選本,著有《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與李敖打官司》(江蘇文藝出版社,2005年)、《隔代的聲音——歷史勁流中的知識人》(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黨內覺醒者——李昌在中國改革年代》(香港明報出版社,2008年)《參政不知政——大時代中的陶希聖》(與李楊合著,即出)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