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民樂街上老軒社:共樂軒歷史記憶[附光碟]的圖書 |
$ 308 ~ 333 | 民樂街上老軒社:共樂軒歷史記憶[附光碟]
作者:范揚坤(主編)、高嘉穗(撰文)、陳美蓁(撰文) 出版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23-10-01 語言:繁體書 共 6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史記》,最早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任職太史令的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該書原稿約在西漢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國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記是現藏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記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刻三家注史記。
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皆產生了深遠影響。《史記》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同時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維基百科
二〇一〇年臺北共樂軒以「台北共樂軒民藝文化協會」之名獲登錄為臺北市北管音樂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本書《民樂街上老軒社:共樂軒歷史記憶》即為臺北市文化局策劃「傳統藝術系列」叢書系列成果之一,全書以共樂軒館藏各時期活動的歷史圖像為基礎,結合文獻研究、田野訪談與調查等多樣途徑所建構的歷史書寫。研究與成書係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團隊執行,由范揚坤主編,高嘉穗、陳美蓁擔任撰述,共歷時約三年合作完成。
共樂軒做為日治時期迄今大稻埕的代表軒社之一,其跨越百年以上歷史發展同時反映了臺北地區北管音樂表演藝術文化,其歷史進程深刻展現出老臺北傳統音樂人文的聲景。全書以「歷史印刻」、「子弟拼圖」、「共樂喧天」三部分為書寫主軸,每部下分六個主題細述共樂軒人文地理歷史變遷、歷來子弟概況及多元音樂風華。正文之後並附有共樂軒相關重要日治時期報刊報導,及研究團隊整理之共樂軒日治、戰後大事紀。
作者簡介:
范揚坤(主編)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所音樂學組博士。
近年主持研究與發表:
《北港的傳統音樂在地歷史》(雲林:雲林縣政府。2020)、《流轉•發聲:鈴鈴,美樂與遠東唱片目錄彙編》(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上大人,一齣亂彈戲的歷史知識考掘〉(《音樂研究》29期。頁1-45。2018)、〈節慶音景:浮泛的民俗印象之為有特色的聽覺情境記憶與再現〉(《文化資保存學刊》32期。頁 27-57。2016)、《捨離與完成:集曲歷史的現象詮釋〉(《臺灣音樂研究》21期。頁 1-27。2015)。
高嘉穗(撰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所音樂學組博士。
發表與參與研究:
《犯調研究─以《新編南詞定律》商調為中心》
《北港地區的傳統音樂在地歷史》 (雲林:雲林縣政府。2020)
《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陳美蓁(撰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民族音樂學博士
發表與參與研究:
Heritagization of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Impact and 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ractices in Taiwan.
《北港地區的傳統音樂在地歷史》 (雲林:雲林縣政府。2020)
《流轉發聲:鈴鈴、美樂與遠東唱片目錄彙編》(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