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256 項符合
永嘉的圖書,這是第 4 頁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8期110.12勞動三法修法 十年回顧與展望
作者:易永嘉/蕭彩含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12-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8期110.12勞動三法修法 十年回顧與展望
作者:易永嘉/蕭彩含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12-01 語言:繁體書 ![]() |
![]() |
$ 668 | 永嘉學派研究
出版日期:2021-11-01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7期110.09建構完善之職業災害保險及保障制度
作者:易永嘉/蕭彩含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09-01 語言:繁體書 ![]() |
|
$ 160 ~ 260 | 星空和大地,藏著那麼多祕密
作者:史軍、參商、楊嬰、史軍、于川、姚永嘉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7-16 語言:繁體書 ![]()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6期110.06吹哨者勞動權益保護之探討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06-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6期110.06吹哨者勞動權益保護之探討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06-01 語言:繁體書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5期110.03-數位科技下邁向人機協作的新趨勢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03-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5期110.03-數位科技下邁向人機協作的新趨勢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1-03-01 語言:繁體書 ![]()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4期109.12疫情對臺灣勞動市場之影響問題與因應(下)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0-12-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4期109.12疫情對臺灣勞動市場之影響問題與因應(下)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0-12-01 語言:繁體書 ![]() |
![]() |
$ 171 | 台灣勞工季刊第63期109.09疫情對臺灣勞動市場之影響問題與因應(上)
作者:易永嘉/邱欣怡執行編輯 出版社:勞動部 出版日期:2020-09-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最有梗的科學啟蒙書,兒童輕科普系列再推新作!
★讓你在樂趣中培養STEAM能力
★同科普系列獲獎好書,好評不斷
★將知識融入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之中,讓學習不是只停留在產生興趣,而是讓小朋友能從知識中,更進一步的探究與學習
★適合小朋友閒暇時自行閱讀,更適合老師上課時結合科學領域的學習,提供給孩子閱讀
人類有很多觸摸不到的地方。
而我們頭頂的天空,藏著許多祕密。
除了地球之外,廣闊的宇宙中還會有其他生命嗎?
如果有,這些生命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能去尋找和拜訪外星生命嗎?
人類發明了飛向宇宙的太空船,
太空人們在太空船上會是怎麼樣的生活,
又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
★精心打造與高質量的原創科普童書★
一般科普童書重教育而缺乏趣味性。本書特別針對國小階段的閱讀需求,不論是「科學觀點、閱讀難度、文字趣味」,絕對能滿足孩子的閱讀習慣與好奇心,更能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幫助孩子拓展科學視野、培養科學興趣。
★有著豐富兒童閱讀經驗的科學家團隊★
由長年致力於兒童科普推廣的科學家團隊編創,主編史軍是經驗豐富的兒童科普圖書策劃人,而團隊不但了解孩子的接受力與好奇心,更能運用幽默有趣的口吻,講述嚴謹準確的科學知識。
★小小讀者都能接受的講述方式★
將自然知識融入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之中,讓孩子在輕鬆愉快、有趣的氣氛中了解科學知識。文字清新流暢又充滿童趣,配合的圖畫生動活潑,每一個畫面都可以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講述的科學內容,也能讓孩子去拓展探索的空間,變成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動力。
★讓孩子領略科學之美★
知識點準確明晰、結構系統有序。除了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之外,更沒有忽略科學本身的美感,每一張圖畫都兼顧嚴謹性和藝術性,童趣而真實地還原了世界的紛紜萬象,讓科學之美躍然紙上。
❈附有電子學習單➜✭學習單點這裡✭
✭學習單解答點這裡✭
作者簡介:
【史軍(主編)】
植物學博士,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理事,資深兒童科普讀物策劃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植物學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蘭科植物繁殖與保護。新浪微博@植物人史軍 擁有540萬粉絲;新浪微博超級話題#一點植物學#製作人,總閱讀量過億次。
策劃出版了廣受好評的《果殼閱讀‧生活習慣簡史》、《大嚼科學》、《少年輕科普》等系列兒童科普圖書。著有《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花與葉的生存遊戲》、《植物學家的筷子和銀針》、《水果史話》。曾擔任《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水果傳》、《風味人間》等多部紀錄片的科學顧問。
【參商】
本名蔣靜,玉米實驗室作者,兒少科普寫作者。年幼時被奇妙星體吸引,隨著年齡增長,轉化為對自然科學的天然興趣。希望透過文字激發孩子們對宇宙的探索慾。
【楊嬰】
本名蔣青,地層學與古生物學博士,科普作者、譯者,玉米實驗室〈玉米熊小報〉微信欄主編。曾參與編撰《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古生物分冊,常年擔任《十萬個為什麼》兒少雜誌〈時光機〉專欄作者及《環球科學》譯者。希望用細小的筆尖描繪宏大的世界,讓小朋友們發現平常風景中的燦爛變化。
【于川】
本名高瑞雪,地質學學士,語言學碩士,科普譯者、作者,翻譯作品發表於《十萬個為什麼》兒少雜誌、《環球科學》、果殼網等科普媒材。
【姚永嘉】
玉米實驗室創始人之一,《虹巴倫科學世界》叢書作者之一。建立虹巴倫童趣科學網站,創辦《科學脫口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