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活在香港:在港內地專才與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移民經驗的圖書 |
$ 484 ~ 558 | 活在香港:在港內地專才與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移民經驗
作者:陳惠雲、陳國賁、莊迪文 出版社:三聯(香港) 出版日期:2013-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文化和文明有時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維基百科
香港一直以來是一個移民城市,踏入21世紀,更增添了一個日漸擴大的群體——來自中國內地的專業人才。香港對各類專才需求殷切,但專才是否能盡情一展所長?能否融入本地文化?是否願意留港發展?這些問題都對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提升和社會文化進步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專才欣賞讚嘆香港各種各樣的好——自由、公平、開放……他們也會不滿各種不合理的現象——無止境的加班、族群歧視、金錢至上與物質主義……遷移總是有得有失,有時在事業坦途的光明裏,存留著寂寞孤愁的陰影;有時在一家團圓的溫暖外,又面對著社會陌生而嚴苛的冷漠……本書以社會學為理論基礎,深入訪談了57位中國內地的專才和藝術文化工作者,藉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生動呈現他們苦樂摻雜的移民生態,有條不紊地分析了其複雜的生活處境和靈活的應對策略,以社會學獨特的洞察力,揭露了盤根錯節的因果與弔詭,並提出紮根事實的政策建議,冀能使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回饋社會大眾。本書不僅有助讀者加強對內地來港人才的瞭解,更能反映香港人對外來者的態度,以及透過專才的眼睛,以另一視角重新審視香港的文化和價值觀。
陳惠雲,悉尼科技大學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中國研究中心博士生,Chan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CISS) 高級研究員。曾任職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主要從事香港移民的研究。其專著《中港徘徊:香港流動巡迴企業家的故事》(與陳國賁合著)被收錄為香港口述歷史特藏,此外,曾參與編輯及出版多本書籍和期刊,在國內外發表了十多篇中英文文章。陳國賁,先後任教於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多間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首位社會學講座教授,曾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多年來結合家庭社會學、情感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及經濟社會學理論,專注研究海外華人的身份認同、商業網絡及移民企業發展,先後出版四十多本專著及二百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現為Chan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CISS)主席及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客席教授。莊迪文,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主修中國研究,現為 Chan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CISS) 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