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大象的草圖
一個脫胎自佛經的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一群盲人想要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國王就命人牽來一頭,幾個人分站大象四周,摸到鼻子的說大象像根水管;摸到耳朵的說像扇子;摸到象腿的說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說像繩子……。
一段長達二十年的歷史,僅僅作為客觀的存在之物,其巨大、複雜就遠遠超過一頭大象,更不要說是「二代艦的歷史」。
寫這本書,活脫脫就是「瞎子摸象」故事的翻版。
這本書的內容是從六十八年中美斷交起,到八十七年底成功級張騫號服役為止的海軍建軍歷史。在這二十年間,中華民國海軍投入超過兩千億新台幣,推動了「忠義」、「光華一號」、「光華二號」三項主要造、購艦計畫。其中忠義計畫半途叫停,後兩者則構成了海軍目前的主戰兵力。
這本書以歷史為經,分三部依時序描述這三項計畫,第一、二部間再加入代號「神鷹」的反潛直升機採購案,透過訪問當年親身參與計畫的部分當事人,配合書籍、期刊和剪報的佐證,勾勒出這二十年的造艦建軍史。
構想如此,但實行起來卻難上加難。首先,國防事務原本就帶有高度機密性,這幾項計畫更是機密中的機密,即便當時在海軍總部工作的人,都不見得清楚某一項決定的來龍去脈。因此,如何從國軍這個龐大的體系裡,找到當時的關鍵人士,就成了寫作這段歷史的第一個挑戰。所幸靠著一開始的機緣,接著是每一位受訪者的指引,作者得以像「拉線頭」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找到直接經手、參與計畫的人士,他們的訪談紀錄,無一不是最珍貴的一手史料。
其次,哪怕是親自參與計畫的人,常常也只能掌握自己業管的那一部分,尤其在上下階層間,格外能發現這種限制。以忠義計畫為例,國內醞釀叫停時,設計團隊正在美國,幾位忠義小組的人士受訪時,都只能說「那時感覺氣氛不太對」,很難提供確定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忠義叫停,還是得從主導決策的郝柏村院長的口中,才能得出正解,但卻不是每個問題都能這麼幸運地找到對的人來解答。
第三,造艦建軍也是以下幾個變數交互作用的結果:
一、海軍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
二、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例如美國、法國、韓國,以及最重要的兩岸關係。
三、國內的政黨、流派、人事之爭。
四、軍艦應自製或外購的爭議。
五、不同軍艦性能各有強項,孰輕孰重的比較。
六、可能的弊案或非法手段的影響。
如果把寫書比喻成畫畫,這五個變數,就像五種顏色。手藝高超的畫師,能正確地判斷哪裡應該描上紅邊,哪裡該塗上藍色,甚至在需要的時候,調製出新色調,讓畫布上的形象最接近史實。
這個概念同樣知易行難,要能就每樁單一事件中,正確分辨上述六項變數(有時還有更多)的配比,不但超出作者知識範圍太遠,更有許多部分根本事屬未知。還是舉忠義案為例,當時如果堅持到底,究竟可不可能成功?不同的受訪者判斷不一:郝柏村院長認為「風險太高」;但也有當年的參與者斬釘截鐵地保證,設計時船已經經過充分的模擬,「沒有做不出來的道理」;主其事的雷學明將軍則認為,船雖然能做,但後勤體系的建立更是一大挑戰。
但事實是忠義案最後仍舊停了,能不能做出來已經無從證明。況且除技術因素外,包括主其事者郝柏村和總司令劉和謙對設計團隊的信任程度,以及當時日漸恢復的對美關係等,都是導致忠義叫停的原因。這裡面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在一旁的推手,孰輕孰重難以論斷。就像瞎子能摸到象頭已經不容易,實在不可能再要他量出大象頭圍的尺寸。
在這麼多條件的限制下,寫這本書不僅如同瞎子摸象,成果更只能說是一張大象的草圖。就像印象派的畫作,或許色彩絢麗,但很難用俐落的線條勾勒出清晰的輪廓。想要從頭到尾、裡裡外外看清這頭大象的全貌,還得等到海軍保存的檔案全盤公布的時候。只是檔案公布,動輒二、三十年,到那時再談這個,來得及嗎?
除了三個造、購艦計畫的故事,全書最後的〈附論〉,是作者對拉法葉艦採購決策和佣金疑案的個人看法。
這是二代艦歷史裡最敏感的問題,無可迴避,但卻最難下筆。寫作的同時,拉法葉佣金案同時也在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在監察院調查和檢察官偵查階段,新聞炒得最熱,拉法葉採購在國人心中的印象是一個貪贓枉法、膽大妄為到無以復加的集體舞弊,但也正是在這個階段,出現了太多動機不明、真假難辨的放話和流言,確實讓作者茫然了好一陣子。
直到案子進了法庭,政客炒作冷卻了、各方人馬的放話也暫時停下來後,本案的採訪寫作才得到了一點點喘息的空間,藉著訪談和剪報資料,一點一滴釐清監察院的報告及傳聞中的公案,整理出作者認為信而有徵的史料,這時才逐漸有撥雲見日的感覺,總算可以排除大部分的臆測和流言,腳踏實地來建構二代艦的故事最中困難的一段。
這段時間的採訪,對本書第三部的寫作及建構〈附論〉中的論點,至關重要。例如被監察院調查報告形容為「一漲再漲」,甚至視為佣金來源的拉法葉艦採購價格,透過不斷的訪談、苦思和對照部分國家的例子,總算可以比較有系統勾勒出船價上漲的脈絡,並提出作者自己認知此事的邏輯。要不要接受這套漲價的邏輯另當別論,但我確信,通過比較精緻的討論,才能分辨哪些是合理的漲價,哪裡又有合理的折讓空間,這才能作為未來對外交涉軍購的參考。相對地,不明究理地把上漲價格全等於「佣金」的粗暴論斷,不僅對釐清案情和歷史沒有幫助,更只會讓後來的軍購案,籠罩在「圖利」、「浮報」的陰影下。很不幸地,看看部分立法委員對三項軍購案的批評,這種惡劣的影響正在發生。然而孰令致之?
和市面上絕大部分「拉法葉揭密」之類的書籍相比,這本書沒有趕在案情最熱的時候出版,也沒有驚世駭俗的「內幕」,因為這幾年抱著一堆獨家消息談「拉法葉案」的人太多;但真正談「拉法葉艦」,也就是軍購政策的人,卻寥寥可數。上面說的光華二號購艦款只是一個細節,推而廣之,這本書期待透過當事人的訪談和文獻考察,能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為什麼中華民國海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貌?」弄清楚現狀從何而來,才談得上未來要到哪裡去——不管你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海軍的現狀。
在這篇序言寫作的同時,作者意外得知,「拉法葉佣金案」被告之一的祝伯康上校已經獲判無罪確定;他在全案起訴當時仍是現役軍人,所以由軍事法院裁判,和其他被告不同。陳長文律師在一次演講中,曾經引述國防部最高軍事法院的無罪判決文,它寫道:「『光華二號計畫』購案如有弊端,則將使國家公帑巨額流失,奸宄之徒自不可縱。……縱該購案存有偌大弊端,目前尚乏積極證據足以證明被告犯罪;反之,日後如發現渠有『光華二號計畫』購案其他弊端之新事實或新證據,尚非不得另予訴究,務期『不殺不辜,不失有罪』,方稱正義公允。」
最高軍事法院這段感人的判決文,說到底就是一句「無罪推定」。作者認為,堅持這個原則有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就消極的一面,是防止無辜的人士受到國家機器迫害;更積極的一層意義是,要求執政者將真正貪贓枉法之徒繩之以法,而不是拿浮報案當成佣金案,利用放話操作輿論,炮製一個「正義的幻覺」,向人民抵數交差。
這段判決文,也提醒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拉法葉案七名被告遭起訴時,特調小組曾說這批起訴的是「浮報罪」,「貪瀆罪」部分將另案偵辦。過了四年多,人民應該質問執政者:佣金案辦到哪裡了?什麼時候給社會一個交代?如果有,就交出犯人來,就算一時抓不到人,至少也要把案情說清楚;如果沒有,請還海軍一個清白,讓這群兄弟姊妹不再為「身為海軍」而羞恥,而配得上他們的雪白制服。
作者在《歷史月刊》九十二年元月號曾經發表一篇專題,名為〈二代艦的故事〉,本書的大架構脫胎於此,部分內容曾在這篇專題中發表,但本書也修正了當時查證疏漏的情節。此外,書中除取自文獻的材料外,由作者敘述的情節,全數來自訪談結果。當然,行文間若出現任何錯誤或其他法律問題,自然應由作者個人承擔。
這本書的採訪寫作從九十年中開始,歷時四年半。能夠順利完成,作者由衷感謝每一位接受訪問、願意為中華民國留下這一段歷史的先生、女士。其中同意具名發表全數意見的包括郝柏村院長、葉昌桐將軍、雷學明將軍和中國造船公司前董事長徐強教授。特別是葉、雷兩位,他們接受訪問的時間超過二十小時,口述紀錄接近十萬字,構成了全書的骨幹。兩位也把作者從一個門外漢,「教」到有基本的能力處理造艦題材。郝柏村院長的《八年參謀總長日記》,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同時也感謝院長本人同意接受作者的採訪,對釐清書中幾個關鍵環節,至關重要。
此外,還有十多位必須為他們保留姓名和身分的受訪者。在開始寫作前,作者和他們每一位素昧平生,但他們絕大多數都只經過一、兩次電話或電子郵件後,就同意接受採訪,其中一位更是從頭到尾毫不保留地提供我一切協助。如今他們絕大部分都已經離開軍中或當時的工作崗位,不管是書中直接提到的人,或者曾經參與二代艦建造、採購的人士,除了極其少數的不法之徒外,都是保國衛民的英雄,他們的故事,不該被國人遺忘,「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祝願他們未來一切順利。
《聯合報》的王震邦先生,是最早得知我的寫作計畫的人之一,也由於他代《歷史月刊》向我邀稿,才連帶「逼」出了本書的架構。再者,要感謝作者在《聯合報》政治組工作時的長官何振忠先生,若不是他膽敢把當時「腥風血雨」的監察院交給一個二年級的菜鳥記者,大概也就不會有這本書了。
《中國時報》駐法國特派員蔡筱穎,是主跑拉法葉新聞的記者中,極少數能夠忠實傳達法國方面訊息的前輩。九十四年九月,作者為了這本書曾經走訪法國巴黎和洛陽市,她對我在巴黎的採訪工作提供了諸多幫助,也介紹作者認識《解放報》主跑拉法葉案的Laske先生,並充當我們的翻譯,讓我能夠掌握法國記者對案情的研判。中央社駐法特派員羅苑韶,也提供了法國當地的部分訊息。在此一併向二位致謝。
中國廣播公司記者程嘉文和《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是我記者生涯至今最重要的兩個朋友。嘉文對軍事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加上博聞強記的功力,都遠在我之上,書中許多觀點,都是和他反覆討論的結果,有些想法已經分不出究竟出於誰。紹軒除了提供部分照片外,他發掘的新聞,直接啟發了全書結論中的觀點。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資深媒體記者出版獎助計畫」,讓本書有付梓的機會,這是一個有心作長篇寫作的記者夢寐以求的機遇。感謝陳世敏、習賢德老師對這個計畫的支持及最後的審查意見。卓新獎基金會林長瑤祕書包下從頭到尾的聯絡工作,還有商周出版社陳伊寧小姐的細心編輯,都是讓本書順利出版少不了的推手。
感謝徐強老師和杜念中社長同意為本書作序,我邀約得很冒昧,但這兩位卻毫不吝惜給我寶貴的意見。
最後,這本書要獻給我的爸爸媽媽:李韡棠先生和蔡寶枝女士;以及視我和姊姊如同親生兒女的叔叔、嬸嬸:楊幹卿先生和已經離開我們的黃雪梅女士。沒有他們前半生在戰亂、艱困中的奮鬥,就沒有我今天在這裡放言高論的機會。
專文推薦
艱苦的時代,歷史的見證 徐強
很高興有機會為這樣的一本好書寫推薦序。
每個人都曾擁有童年的夢,我的夢在廣闊的海洋上,小時候的第一個夢就是能當上海軍大將軍,指揮萬千熱血男兒、率領艨艟樓船去征服天下海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夢呢?那就要從更早的時候聽先母講故事的經驗說起了;先母是受西式教育的才女,在教育崗位上教國文與歷史。她一直是學生心目中最受尊敬與歡迎的老師,當年躺在母親懷中聽她娓娓道來世界文明的盛衰興亡,真是無上享受。而每當講到滿清末年的腐敗無能所導致的西方侵略,最後演變成簽訂不平等條約,割讓國土……的一刻,每每讓我熱血沸騰、兩眼圓睜。
以後讀書略多,方纔體會與理解民族的苦難從海上來,國運的攓否源自海權的喪失,而如要重振信心也非從海權的恢復下手不可。待更深入了解後,復而體察出百年前中華有識之士如馮桂芬、龔自珍等,尤其是魏源(1794-1857)所主張與鼓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其實就是借西方「兵工技術」和「練兵規要」——尤其是「堅船利炮」之法——整軍經武以抵抗列強的巧取豪奪。魏源針對當時黃思彤之輩所謂「該夷之船堅砲烈,斷難力敵、亦無術破」,中國「言善後」即使再努力也是「萬萬不及」、「無制彼之術」等悲觀的言論,提出了嚴正的反駁,魏氏在《海國圖志》與《道光洋艘征撫記》中一再表達「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的看法,認為「夷之長技三,一戰船、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要「造船廠、砲廠,選巧匠精兵以習之」,要「必使中國水師可以駛樓船於海外,可以戰洋夷於海中」。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自力造船、建軍、建立整體海軍海防的思想。沒想到百餘年後造化弄人,區區在下竟然也有幸參加這個努力的行列。
當年竹劍少年的我,只為了想對海軍那幾條國寶DD(洛陽、漢陽、咸陽、南陽,俱為 Gleaves / Benson Class.驅逐艦)好好看上幾眼,會不惜工本到從台南搭上搖搖晃晃的公路局,到了高雄轉公車,再從鼓山下搭渡船過海,一路對碼頭上靠泊的「她們」狠狠地盯著走……,而志德兄所寫的《海風泱泱──從忠義計畫到拉法葉艦的故事》,也就隨著這一群風華絕代的女士們年華逐漸老去,而揭開了序幕。
整個二代艦的籌、造,是個既冗長、有趣且又充滿了戲劇性轉折的大故事;這裡面有血有淚、有歡笑有成就,也有許多的挫折和嘆息;有許多是曾為我所讀所知,有許多則是我所見親聞,也有若干是我直接參與,當然曾有幸分享過光榮,亦曾吞嚥過深沉的頓挫與悲哀,最重要的心得結論則是:民族的爭氣,國家的富強一定要靠人才、靠團隊和大家一齊痛下決心。這一闕合唱雖然有時浩然、有時低吟,但它一定,也必須要是一首越來越雄壯昂揚的未央之歌。傳承薪火靠歷史,相信志德的心血之作將為後來多少有心人奠下了他(她)們立定決心壯志的基礎。這真是一件大工程,它為這個艱苦的時代寫出了紀錄見證,也為未來的發展路程帶來了希望。
西哲伊拉斯繆斯的話,點燃了大家的胸中之火,他說:「我們來了,這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這本書是為過去、現在和未來那群屬於海洋、屬於船艦的好男兒(boy-blue)和好女兒(girl-blue)所寫,閱後相信他們會深受感動的。
且讓我對本書簡潔的做一個綜結性的評價:
「 Job well done, Sir」
恭喜你,志德。
關心台灣海軍歷史必讀之作 杜念中
台灣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一直存活在中國武力威脅的陰影下,對此,所有台灣人都有很深的體會。也很少人不知道,面對強大軍事威脅的台灣,比大部分國家都難獲得迫切需要的防衛武器。但是極少人理解,台灣這半個世紀來是如何克服各種艱難,七拼八湊地建立起一支有效的防衛力量。
近二十年來,隨著台灣自我意識的提昇,愈來愈多過去被忽視的台灣歷史重要片段,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終於擺脫幽暗,得見天日。許多地方的文史工作者,也對家鄉小至一樹一廟,大到經濟社會的變化,給了極大的關注。各種各樣的出版品紛紛問世,令人鼓舞。但是在這個重新審視自己歷史的過程中,還是有不少重要的題目被忽略了,台灣半世紀建軍經驗就是其中之一。
也許軍情系統一直過於神祕封閉,相關資料取得不易,再加上無事不涉及機密,讓即使有心人也難免望而怯步。不過,我們對過去多少帶有選擇性的反省,也的確讓我們輕忽了建軍是台灣歷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篇章,其中因素無法在此詳述。所幸有像我的同事李志德這樣不畏艱苦的新聞工作者,願意在自己繁重的採訪寫作之餘,一點一滴重建了台灣海軍二代艦的建軍過程。
新聞工作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行業,而且因為壓力太大,很少人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所以說,新聞工作是個短命的行業,一點都不為過,非但台灣如此,其他國家也大同小異。而在這個行業中,能夠寫出好書的更屬難得。在國外比較有制度的新聞機構,一個資深記者若有寫書計畫,往往可以申請到留職停薪,在出版公司或基金會的贊助下,從容地進行資料蒐集、人物訪問,最後找個山明水秀之鄉,完成書稿。如果經費充裕的話,說不定還可以請上一兩位研究助理,幫忙打理瑣碎的事。但是,這一切對台灣的新聞工作者來說,都是奢求。如果不是如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這樣體貼用心的支持,這些新聞工作者的有價值作品根本不可能問世。
志德拜卓越的支持,終於寫出這本有價值的書。他的資料蒐集相當完整,更有價值的是他對相關人物的訪問,雖然他沒有機緣一一請教每個建立台灣二代艦的關鍵人物,畢竟他見到了扮演重要角色的葉昌桐、雷學明等人。他們在軍購弊案的重重陰影下,還願意接受採訪,實屬難能可貴。我相信他們的出發點並非要替自己澄清什麼,更不是為了表揚自己的貢獻,而是要替台灣海軍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留下珍貴的見證。和葉昌桐、雷學明一樣,書中許多其他人物清楚地說明了自己在某個造艦計畫中的工作,同樣也是出於為歷史保留一份真實的信念。
在這些珍貴的訪談以外,志德自己也用心做了詳盡的功課,所以一部台灣海軍二代艦建軍紀錄才能問世。這本書把台灣海軍建軍計畫,放進更廣闊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加以分析,一方面說明了作者寬廣的視野,一方面也無形中開闊了讀者的視野。書中關於台美之間在軍購問題上討價還價、往返折衝,有許多饒富趣味而過去不為人知的細節,對台美關係有興趣的讀者一定會看出它們的價值。此外,志德本身在武器和安全戰略方面的素養,也在這本書中充分呈現。他對各種武器功能的準確描述,也有助於讀者掌握書中的許多訊息。
台灣這幾年出了不少記者寫的書,大多數屬於個別人物的傳記或側寫,資料來源幾乎全由傳主和他們的幕僚友人提供。這是我們新聞界所謂的「access journalism」。這些書籍之所以出版,通常服務於特定時間的特定目的,出書之時也許盛況空前,但事過境遷後,大都船過水無痕。這些書的價值也由此可見。
我不預期志德出書會有什麼盛況,也不預期它能掀起什麼高潮。不過我相信它會是一本長銷書,是關心台灣海軍的讀者必讀的作品,也是關心台灣歷史不能忽略的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