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校者序
壬戌回逆之變,仗義而死者,指不勝屈。自多帥入關,掃欃槍以快人心,賊始奔竄而西。前邑侯楊潤生先生彙冊詳報死事各人,已奉有恩旨:著將殉難各紳士均予蔭襲,其民人男婦一體建坊立祠,卹典何至渥也。
先是邑侯派紳士李志復等八人設局採訪,以慰幽魂。
即有樂輸經費者,計得百數十金。及彙冊轉報,除紙筆、覆查川貲各項需用外,餘白金七十餘兩。邑紳又以城內舊有逆建清真寺,於同治四年六月間稟官批准,用以崇祀殉難諸人。時因餘款不敷,未及建祠。昨秋余葵階太守來守是邦,欲以提倡風教,力成此舉。適有八女井呂宜人捐貲以助之,而節義祠成。…………自壬戌花門變起,邑之完貞節,守大義,激烈殉身者,幾於指不勝屈矣。
歲乙丑,會同邑紳在馮翊書院設局採訪,並派邑人士分赴各村詳悉覆查,以期無濫無遺。五越月,訪實節義紳民萬有七百餘名。分等分次,彙冊轉報。
己巳秋,余葵階觀察來守是邦,勸捐千餘金,創建祠宇。續報殉難士民千四百有奇,即以修祠。餘貲三百金,發商生息,為永遠春秋祭祀之需。
……
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年),陜西回亂。西同二府首當其衝,同州府治大荔縣被災深重,殉難紳民,指不勝屈。
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年),大荔縣邑紳於馮翊書院設局採訪殉難紳民姓名事跡,遣派邑人分赴各村詳悉覆查。歷時五月,共訪得殉難紳民一萬零七百餘名。六月,邑紳稟官報準,擬於大荔縣城內舊有清真寺棄地建祠崇祀殉難紳民。然因餘款不敷,祠未及建。
同治八年己巳(一八六九年)秋,湖北監利余庚陽(葵階)署理同州知府,勸捐建祠,以祀節義。縣屬八女井殉難紳士李春三之妻呂氏,慷慨捐貲,共得千餘金,創建節義祠。續報殉難紳民一千四百餘名,共計一萬一千餘名。
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年)夏,又補殉難紳民二百餘名,前後共計一萬兩千餘名。一並勒名於石,三面嵌於節義祠正殿內壁。
大荔採訪局紳士、藍翎候選郎中宋佑文(學齋)彙輯採訪殉難紳民姓名事跡,成書《曠典闡幽錄》,刊行於世。
「餘貲三百金,發商生息,為永遠春秋祭祀之需。」
建坊立祠,勒名於石,亦為以垂永久。
然而永久,不過區區八十載。
一九五六年,西北大學馬長壽(松齡)教授田野調查同治陜甘回亂史事。四月十日,至大荔縣,得見節義祠:……又同訪清真寺的八阿訇,他也是河南人,新近才從河南到大荔的。清真寺在東關,原來這條街及其附近是一回民聚居區,此寺是城內回民唯一的清真寺。
但自同治年間回民起義後,回民的田產、地產以及所有的清真寺都沒收為官產。當時的統治階級和地主紳士真惡作劇,把田產、屋產拍賣於漢族農民這還算有「理」可說,而對於清真寺則或作為劊子手多隆阿的廟宇,或作為當時死亡的團練頭子和團丁的「忠義祠」則不可理解。大荔城內的清真寺,就是在同治四年改為「節義寺」的。
解放以後,我們的黨和政府根據大荔回民的要求,改「節義祠」仍為清真寺。這裡的回民雖然是從外省遷來的,不是當年大荔城回民子孫,但他們事實上需要一座清真寺,所以政府決定把寺產交歸回民,八阿訇現在已經在寺內講經禮拜了。這一措施,引起了縣內外廣大回民的熱烈擁護。
清真寺的門口,臥著一塊石碑,內容是記載同治元年大荔縣的「回亂」的,內容沒啥價值。內寺廊下又仰臥著一小碑,上刻同治四年劉宗實作的「節義祠創始碑記」,我們摩讀一番,大意是說同治四年官府改清真寺為「節義祠」,官府命紳士調查漢民男女死亡的人口,共一萬二千多人。又由地主富戶們捐款得一百幾十兩,仍然不夠,最後還是八女井與回民有世仇的大地主李姓寡婦呂氏慷慨捐銀始成此祠。
最後有幾句妙文:「因以告殉難諸君曰:回安在哉?今已奪其廬而處之,已足洩此憤。他日官兵追勦時,倘有陰風颯颯,鬼兵出沒,使回賊轍亂旗靡,必節義祠之陰靈為之也,亦天道也。」這真是一片鬼話。
另外在大殿壁上三面都嵌有石碑,碑上刻舉各村男女死亡者姓名一萬二千多人,約與宋佑文所著的《闡幽錄》相同。此書在大荔尚可找到,我曾翻閱了若干段,沒啥道理。
一九五○年左右,大荔縣政府恭從外地遷入回民意旨,改節義祠仍為清真寺,以節義祠正殿為清真寺禮拜大殿。劉宗實「節義祠創始碑記」碑,仰臥於內寺廊下。
從此不見春秋祭祀,從此祇見朝夕禮拜。數十載以降,節義祠實存名亡。大荔鄉氓,祇知有清真寺,而不知有節義祠。
今歲仲春,西行陜甘,尋訪同治回亂史跡。三月七日,至大荔縣。
大荔縣清真寺,地在文廟後巷中段路北,寺內寺外,均為二層磚樓,臨街闢為商舖,顯係新建。情知不妙,果然所有節義祠遺存,已經蕩然無蹤。
四處究問,據大荔縣文物局某言:二○○八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文廟後巷即有數宅清時民居造冊。普查至清真寺,卻遭寺方無端阻撓。民族宗教問題,已成當世大忌。
工作人員不敢造次,畏阿訇如虎狼,喏喏而退。清真寺內殘存節義祠木構正殿及石刻碑碣均未得以普查造冊,錯失最後拯救時機。
二○一○年,大荔縣清真寺擴建。節義祠文物皆遭滅毀。據大荔縣清真寺某阿訇言:棄正殿勒名之石於地,有回民老者恣意踐踏,口稱當初你改造我寺,如今我踐踏你先人於足下。凌辱之後,搗毀殆盡。大荔縣一萬兩千餘名殉難紳民,死去兩次。一死於同治,二死於今世。
為紀念大荔縣節義祠,為紀念大荔縣一萬兩千餘名殉難紳民─為他們不至再次死去─發願再版《曠典闡幽錄》。勒名之石無可拯救,勒名之書或可拯救。
六十年前,「此書在大荔尚可找到」。六十年後,此書在大荔遍尋無著。文物局、檔案館、圖書館、縣誌辦以及古董市場,遑論收藏,聞且未聞。再至渭南,亦無所獲。
蒙不願湮沒無聞之陰靈庇佑,許多波折,僥倖終於西安訪得《曠典闡幽錄》,一函四冊,全本無闕。
此書為光緒初年刻本,軟體楷書,竹紙,白口,黑單魚尾,四周單邊。
四卷,卷二分上中下三部。卷一及卷二上裝訂為冊一,卷二中裝訂為冊二,卷二後裝訂為冊三,卷三及卷四裝訂為冊四。
卷一與卷二,彙輯殉難男子,計一萬零五百零五名。
卷三與卷四,彙輯殉難女子,計兩千零一十九名。
總計彙輯大荔縣殉難紳民,一萬兩千五百二十四名。
歷時半載,鈔錄標點,校勘補釋,誠惶誠恐。
並補余庚陽「創修節義祠碑記」與劉宗實「節義祠創始碑記」二碑記於前,作為「關隴‧同治陝甘回亂歷史拯救計劃」(「關隴計劃」)第一種,集貲眾籌,付梓重刊。
核無疑誤者,略注於簡端,漏未聲明者,暫闕以待補,則奇特節義,亦不至於湮沒矣。
「核無疑誤者,略注於簡端」。全書腳注殉難紳民事跡,除註明來源者,均為此「注於簡端」之原本眉批。
「漏未聲明者,暫闕以待補」。除此之外,書版尚有墨釘二十六處,或為姓名未詳者,亦暫闕以待補。
惜乎,其後再未有補闕版本。湮沒者,即恆久湮沒矣。
全書謹遵原本,未作一字刪減。
是為序。
胡成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