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近年來深深體會「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金句良有以也,所以每遇特殊場合發表演講,參加各種活動以及感時敘事,均儘量撰稿記述,並將文稿上載於個人部落格中,以發揮紀錄、傳達想法、抒發感想、提供資訊、分享與交流的功效。
出版之拉丁文,意為「公之於眾」。上載不限讀者的部落格自然也算「公之於眾」,所以會動念彙集出版紙本書,除為個人留念外,自娛娛人,或有助廣為流傳。
前此將文稿集結成書,計有《一個校長的思考》(一)、(二)、(三)分別於107年9月、108年4月、108年5月出版;《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與(三)、(四)分別於108年10月、11月以及112年2月出版;另《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以及其增訂版則於109年6月與111年9月問世;由於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再次彙整出書,感謝總攬以往8+1(增訂版)本書編輯工作的黃鈴棋小姐,在忙於完成博士論文之際,仍同意擔負編校重責,不勝感荷。
經初步彙整,估計收錄112年全年與至113年4月底的稿件須要分兩部分出版,內容包括:
第一部分的清華行思與隨筆(五),分十一單元,如下:一、各項清華活動,二、清華校友活動,三、清華退休人員活動,四、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活動,五、科學與科技講座,六、各項文藝與紀念活動,七、各項追思與緬懷,八、閱讀札記與心得,九、人工智慧(AI)個人體驗與心得,十、煮字專欄,十一、時事針砭。第二部分則為地景旅遊與漫談。
其中因本人在期間擔任「清華退休人員聯誼會」會長以及「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因而多所記述相關活動以及臨場致詞;科技講座部分則因協助科技智庫「中技社」規劃與執行有關AI 研討工作,所以主要為有關研討會與座談會致詞以及專書緒言;煮字專欄為在《工業材料》雜誌「煮字集」中刊載的專文;時事針砭除追思文章以真名發表外,大多為以「曾士宇」(真事語) 筆名刊載於「聯合報」民意論壇中文稿。
在111 年11 月底橫空出世的「預習式文本生成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經媒體推介,短短一周內就吸引上百萬用戶試用,席捲全球。個人親身體驗結果,發現確實強大好用,不久即加入為付費會員,經常與其對話,大為驚豔與收穫良多,因此有多篇文章記述使用的體驗,另一特色是,它可以應提示(Prompt)繪製插圖,據了解至今所繪圖畫版權問題仍傾向屬於提出指示的用戶,在本書中,如此產生的圖像均會標明為由AI 生成。
最後再次感謝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的大功臣黃鈴棋小姐專業編校,同時承蒙吳多嘉與彭琇姬女士細心校對指正,也在此一併致謝。
陳力俊 謹識於新竹清華園
民國113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