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朗費羅被譽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懂七國語言,不到三十歲就成為哈佛大學教授。
其〈人生頌〉是全世界第一首被譯為中文的英語詩,
連歷經道光至光緒四代的大清國權臣董恂都超愛!
將其書於扇面,再回贈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他……
身為浪漫主義代表詩人,面對社會議題卻一點也不含糊,
將生命奉獻給文學,詠出國民真切而飽滿的靈魂——
懂七國語言,不到三十歲就成為哈佛大學教授。
其〈人生頌〉是全世界第一首被譯為中文的英語詩,
連歷經道光至光緒四代的大清國權臣董恂都超愛!
將其書於扇面,再回贈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他……
身為浪漫主義代表詩人,面對社會議題卻一點也不含糊,
將生命奉獻給文學,詠出國民真切而飽滿的靈魂——
▎與南方農場主為敵,創作反奴隸制詩歌
朗費羅的父親熱衷於廢奴運動,朗費羅也繼承該思想,
出版批判蓄奴甚至某些廢奴派的詩集,震驚了當時的美國人,
就連平日對該議題未強烈表態的人,也讚賞其主張的意義性。
不過另一方面,廢奴文學家受到的抨擊同樣是很嚴厲的,
喬治.倫特是朗費羅欣賞的作家,卻堅決反對廢奴運動,
朗費羅為此寫了一封書信,信中提出了以下主張:
「奴隸制的存在是基於強權創造出的正義的謬論。」
「我對於去做正義的事情充滿無限信念,不擔心會遭遇任何邪惡的結果。」
「當整個國家的民眾都發自內心地希望廢除奴隸制的時候,我們最後必然能夠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寧願餓死,也不從事與文學無關的職業
朗費羅是鮑登學院的高材生,但他從來不在意這份文憑,
他認為自己必須堅持文學創作的道路,否則將一事無成。
這並不是說朗費羅將文學視為優先選擇,而是唯一志向,
他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明確提到:
「除了從事文學創作之外,我不願意學習任何專業。」
又連續寫了好幾封信向家人表明自己的理想,
面對兒子的執著,這位父親以非常豁達的態度來回覆,
本書收錄多篇父子倆溫馨真摯的信件,再現一代詩人的成長環境!
▎詩歌的作用:透過文字的力量表達國家精神
朗費羅認為,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在於遼闊的疆域和一些表面事物,
而在於國民的智慧,在於該國人民道德本性的深度與高度。
所以他希望將詩歌與歷史做結合,進而表達出國家的精神
——原創性與民族性,朗費羅一直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創作。
「認真遵循你的內心,然後將你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
「不僅要以自然的方式去創作,而且絕對不要根據任何先入為主的概念去創作,不要因為閱讀了一些優秀的詩歌作品,就想著去模仿他們的這些作品。」
本書特色
◎本書結合《哈佛學院院刊》刊載的相關資料,詳細記錄了朗費羅的一生;
◎本書增加了朗費羅第一位夫人的通信錄,講述朗費羅早期的婚姻生活及他第一次旅歐經歷;
◎本書節選朗費羅從大學生涯至其人生終點的文章,揭示了朗費羅的人生觀與思想的發展脈絡,及他善用美國民眾的生活素材,以此創作出極具本土文化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