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幾何時,在中史課堂上,提到五代十國歷史,順便介紹大埔在當時的養「珠」業發展蓬勃,所產「珍珠」屬價值連城的貢品,有同學表示早已知悉,令老師大感安慰,豈料忽然拋下一句「這有何奇怪,新界農場自然是養『豬』啦」,叫人哭笑不得。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實在不勝枚舉。有同學不知道香港曾經受英國殖民統治,有同學從未聽聞過甚麼是日本侵佔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更有同學以為清政府在《南京條約》簽署前不知有香港島的存在,對香港古今歷史一知半解,但又自我感覺良好,不覺得有何可惜。
幸好,在一片保育香港本地文化歷史的熱潮下,香港歷史的關注者和愛好者與日俱增,跟昔日處處是香港史「史盲」的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隨著近年教育當局對中史科日趨重視,上述笑中有淚的「課室現場」已有所減少。這幾年間,先是中學中史課程改革,初中中史科恢復獨立必修科地位,並加入香港史元素;新推出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也有不少課題涉及國家與香港的歷史關係;即將實行的小學人文科,課程亦會涵蓋國家與香港的歷史概況。然而,儘管香港史愈來愈受重視,適合青年人和初學者的入門讀物,實在為數不多。有見及此,我們合作撰寫此書,希望能夠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簡單易懂、知趣並重、內容多元化的香港史簡明讀本。
本書的內容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以通史的形式編排,分為「古代篇」、「近代篇」和「現代篇」三部分,從古到今順時序地介紹香港歷史發展。古代篇介紹從六千多年前的上古新石器時代至清代初年的史事,讓讀者了解在不同朝代,國家整體歷史和香港地方歷史之間的密切關係。「近代篇」從清代中葉的鴉片戰爭說起,一直到日本投降、香港重光,力求以小見大,將香港的命運扣連到國家在這時期面對的內憂外患。「現代篇」則敘述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發展,在介紹香港如何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的過程中,令讀者得以窺見國家在內政和外交方面的演變。
再者,一般貫通古今的通史,都或多或少集中在政治角度之上,從朝代演變的大歷史出發,但本書在此以外,也會旁及香港在城市建設、醫療衛生、工商經濟、交通運輸、教育事業、飲食文化、傳播媒界等方面的發展,以獨立的篇章將上述香港社會文化發展的概況和歷史大事,一一娓娓道來,令讀者既能夠從「縱向」對香港不同時間的發展有鳥瞰式回顧,也可以從「橫向」認識近百年間香港在不同方面的滄桑變化,全面認識我們這處「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
此外,為切合不同年齡層和背景各異的讀者需要,本書力求深入淺出,知趣並重,一方面簡明有序地陳述香港歷史的演化,一方面設計了「歷史知識知多點」和「藏在身邊的史事」兩個欄目,加入一些有趣的掌故、軼事和故事,並介紹跟不同史事有關的街道、古蹟、古物等,希望令香港歷史變得生活化,將看似遙不可及的歷史帶到讀者眼前。例如:在〈東晉時期的新移民〉一篇,從廣東人常用俗語「死仔包」,帶出水上人在古代受盡歧視的處境;在〈鴉片戰爭與香港〉一篇,介紹了砵甸乍街、硫磺海峽、卑路乍街等街道和地名的來龍去脈,讓大家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去發掘歷史在今日社會留下的烙印。
本書由我們兩位通力合作完成,在構思全書脈絡、各篇內容、要旨方向後,由黃家樑負責前半部各篇(歷史悠久的摩崖石刻至新界保衛戰),再由陳志華負責後半部的篇章(鼠疫橫行至香港回歸)。本書之所以能夠成功面世,實有賴香港三聯書店梁偉基先生的構思和策劃,朱卓詠小姐和許正旺先生在編輯和美工方面的悉心協助,我等在此一併衷誠致謝。我倆編寫時,已力臻完美,惟學海無涯,內文或仍有不足之處,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正。期望日後推出更多好的歷史讀物,供廣大讀者研讀和指正。
黃家樑 陳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