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問題,更勝於解答。
問題能拉著我們、逼著我們──靠近神。
一本深度檢視與神關係的培靈好書
本書榮獲2001年Christianity Today年度十大好書獎
人們探索信仰時,
總是不經意溜進懷疑的後門,
然而就是在缺乏信心之際,
我們才發現自己格外需要信心。
基督徒有時就像小學生,想在書後找到算術題目的答案;然而只有一步步作題目,才能真正學會演算。我們與神的關係,與任何關係一樣,都是關乎「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得以認清在這個既美好又墮落,又蒙神救贖與重建的世界裡,必須經歷歡樂、艱辛、疑懼的迂迴天路,在其中一步步演練精實生命的信心功課。
當信心的光芒乍現時,懷疑與失望將被穿透;與神之間冷淡、僵持不下的關係,也總會有撥雲見日的時刻。作者以故事省思教會術語、屬靈經歷等問題的表象,讓簡單明瞭卻遭受遺忘的真理浮現,將人關注的焦點從絲毫看不出對人有任何好處的環境,轉向慈憐、不曾須臾遠離,且為你存留豐碩恩典的神。
作者簡介: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當代著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可說是美國基督教出版界的傳奇人物。三十多年來,他共有十二本著作榮獲美國基督教出版協會(簡稱ECPA)好書金牌獎(Gold Medallion Winner)的空前紀錄,其他獎項不計其數。其中《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和《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兩書更獲得最高榮譽的年度好書獎(ECPA Christian Book of the Year Award),成為公認的「作家中的作家」。他的著作至今已售出超過一千四百萬冊,在全球翻譯成二十五種語文出版。銷量超過百萬冊的著作竟也多達四種,成績傲人。
除了兼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不時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這位自認內向的作家,平日喜歡待在科羅拉多山上的幽靜小屋,將他與神的深刻對話化為文字,分享給信仰道路上的每個同伴。楊腓力的文字功底深厚純熟,洞察力深沉過人,他的作品誠實、生動地探討信仰生活中的艱難和困惑;「為那些生活在信仰邊緣的人發言」,是他寫作的呼召。
中譯著作:《恩典多奇異》、《無語問上帝》、《生命總有傷痛時》、《歡喜讀舊約》、《何必上教會?》、《另一世界的傳言》、《耶穌真貌》、《禱告》、《恩典現場》、《為何上帝不理我》等(以上皆由校園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台北信友堂沈正牧師
《重審耶穌》護教學家史特博(Lee Strobel);
《直奔標竿》馬鞍峰教會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
《關於寫作》女作家安‧拉莫特(Anne Lamott);
必讀推薦
「這是一本傑出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將深刻與簡單作了最好的交融;簡單既非淺薄,也非單純。在面對上帝的懷疑和『缺席』,它是本經典之作。」──華理克(Rick Warren),著有《直奔標竿》
「這本書充滿熱情且誠實無懼,它幫助你真實地與你的懷疑摔角,進而重建你的信仰。加入楊腓力的這場信仰尋索之旅,你將更靠近那位不可見卻極其真實的上帝。」──史特博(Lee Strobel),著有《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
「我喜愛楊腓力的作品。他是一位才華洋溢、文筆優美的作家。」──安‧拉莫特(Anne Lamott)
「楊腓力的文章,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屬靈的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你我那麼自然、直接所反應出的思想及行為,其中隱藏內心深處的習慣、傳統和符號常不自覺。作者即藉著文字將其表達出來,並指出其中的陷阱與危機,真是深入剖析,令人印象深刻。」──台北信友堂沈正牧師
名人推薦:台北信友堂沈正牧師
《重審耶穌》護教學家史特博(Lee Strobel);
《直奔標竿》馬鞍峰教會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
《關於寫作》女作家安‧拉莫特(Anne Lamott);
必讀推薦
「這是一本傑出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將深刻與簡單作了最好的交融;簡單既非淺薄,也非單純。在面對上帝的懷疑和『缺席』,它是本經典之作。」──華理克(Rick Warren),著有《直奔標竿》
「這本書充滿熱情且誠實無懼,它幫助你真實地與你的懷疑摔角,進而重建你的信仰。加入楊腓力的這場信仰尋索之旅,你將更靠近那位不可見卻極其真實的上帝。」...
章節試閱
3 懷疑的空間
一個鐘頭內,我們相信、又不相信,
來回上百次,保持「相信」的敏銳。
狄瑾蓀(Emily Dickinson)
讀完聖經的所有神蹟故事,我發現信心有不同層次。有些人表現出大膽、不動搖的信心。像那位百夫長,對耶穌說根本不用祂親自出馬,只要耶穌講句話,他的僕人就會痊癒。「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路七9)耶穌訝異的說。另有一次,耶穌想要圖個安靜,卻有一名外邦女子緊跟著祂。耶穌開始不發一言,後來言詞尖銳地說,祂受差是拯救迷失的以色列人,而不是外邦「狗」。然而,沒有任何事讓這名迦南婦女知難而退,她的執著也贏得耶穌的讚許,說:「婦人,妳的信心是大的!」(太十五28)這些外族人,卻意想不到展現出堅強的信心,令耶穌刮目相看。百夫長與迦南婦人,都沒有猶太人的淵源,為什麼會信靠連猶太同胞也難以相信的彌賽亞呢?
那些按理說應該更明白的人,信心的表現卻瞠乎其後,形成鮮明對比。耶穌自己的鄰人懷疑祂,祂的表哥先鋒施洗約翰,後來也質疑祂。十二使徒與祂相處三年多,但是多馬懷疑、彼得咒人、猶大背叛。
我在那間芝加哥教會看到的逆反律,也見於福音書:信心出現於不該出現的地方,凋萎於理當蓬勃的地方。然而,我之所以有盼望,是因為我們的信心再小,耶穌都能用來成事。無論是勇敢的百夫長、懷疑的多馬,或是說「但我的信心不夠,求 幫助我」(可九24,新譯)的無助父親,耶穌都垂聽了他們的祈求。
看到聖經記載了各形各色的信心,我在想人的信心是否像人的個性,可以分成不同「類型」。內向的人小心翼翼接近人,我也以類似的態度接近神。我的個性是考量周全再作決定,因此讀到聖經中的光明應許,總為自己的「不過、可是」症狀難過。以前常常為自己空無信心感到歉疚,如今我雖渴望有更大的信心,但是也逐漸認清自己的信心層次。不是每個人都害羞、憂鬱、內向,那為什麼指望大家有同等同類的信心呢?
信心源自懷疑的骨架
懷疑是信心櫥櫃裡的骨架。處理骨架最好不過的方法,就是拿出來以真面目示人。懷疑不需要隱瞞或懼怕;懷疑是生命的組織生長其上的堅固架構。我如果要求所有人不要看那些信心動搖的人──無論是出於一場慘劇,或是與科學或其他宗教接觸而受到震撼,或是對教會或某一基督徒失望──我的書也可以就此收筆了。那麼,教會何以視懷疑為敵人呢?《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曾要我「毫無疑問、毫無猶豫」地簽署信仰宣告。我只得告訴他們,我連簽自己的名字都不能「毫無疑問、毫無猶豫」!
「除非以懷疑的經歷為基礎,我真不知道活在二十世紀的基督徒,需要何種信心,」小說家歐康娜(Flannery O'Connor)寫信給朋友說。「彼得說:『主啊,我的信心不夠,求 幫助我。』我認為這是福音書裡最為自然、赤誠、令人心折的信心禱告。」3歐康娜搞錯了講者是誰(不是彼得,是馬可福音第九章裡,孩子被鬼附的父親),不過她的想法是對的。懷疑總是與信心並存,不然,如果對萬事胸有成竹,誰還需要信心呢?
兒時聽過一首蘇格蘭詩歌:「奮起上帝眾聖徒/無一事令你煩憂/無一事令你懼怕/無一事令你懷疑。」我很喜歡歌中的昂揚氣勢,更喜歡唱的時候,像蘇格蘭人一樣,加重「r」的捲舌音。如今看這首歌詞,我卻想作者看的聖經可是跟我的一樣嗎?可是聖經裡充滿了在危機四伏中舉步維艱的人物啊!
約伯的朋友對約伯的懷疑又驚訝又痛心。他們其實就是在說:「不可以有那種感受!你竟然有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真是可恥!」神與約伯的看法雖然也不同,卻稱許約伯(而非他的朋友)為英雄。從約伯記、傳道書、詩篇、耶利米哀歌可以看出,神絕對了解人類懷疑的價值,因此在這神聖的書卷裡有不少篇幅描述人的懷疑。現代心理學主張,自己的一些感受若不能消除,就不如索性公開表達;聖經也認同這一點。誠實正視自己的懷疑,卻能使信心逐漸增長,克服懷疑。
我只需提說幾位基督教大人物,就能證明懷疑的普遍,或許也無從避免。馬丁路德一直與懷疑與憂鬱症搏鬥。他有次寫道:「已經一個多禮拜了,我完全失去了基督,因著抑鬱以及褻瀆神而搖搖欲墜。」4清教徒巴斯德(Richard Baxter)認為自己的信仰建立於「可能性,而不是毫無疑問的確據」;同為清教徒的馬特(Increase Mather)在日記裡寫說自己「受盡誘惑與無神思想之蹂躪。」5波士頓有間教會,將慕迪(Dwight L. Moody)的入會申請延後,因為他的信心不十分肯定。宣教士安德魯斯(C. F. Andrews)是甘地的朋友,有一次因為自己心存懷疑,不能帶著印度會眾背誦亞他那修信經(Athanasian Creed)。英國神祕派恩德希爾(Evelyn Underhill)坦承,有些時候「對整個屬靈架構起疑。」
閱讀信心偉人的傳記,每一個人的信心都是從懷疑的骨架開始生長茁壯,漸漸將骨架包藏起來。嘉德納(Martin Gardner)的小說《佛洛姆逃亡》(The Flight of Peter Fromn)中有個教授角色,認為今天認真思考的基督徒,或是作個「真誠的叛徒」,或是作個「忠心的騙子」,只能擇其一。但是,亞當、撒拉、雅各、約伯、耶利米、約拿、多馬、馬大、彼得,以及其他眾多聖經人物,卻歸屬第三類型:「忠心的叛徒」。他們質疑、痛苦、反抗,卻依然對神忠誠。神顯然不擔心人會懷疑;祂更擔心的是教會。
教會多虧有這些「叛徒」。回顧過去,教會或堅稱地球只有六千年的歷史;或反對醫療,認為是妨礙神旨意的運行;或贊成奴隸制度;或將某些民族(婦女也在內)貶為次等生物。就是那些懷疑的人質疑這些觀點,或其他武斷的教條,因此自己也遭受責難與逼迫。
歐文(John Irving)的小說《為你禱告》(A Prayer for Owen Meany),描述一名老師因為看重懷疑,卻使得信仰引人入勝。歐文可能是形容他讀寄宿學校時的老師布赫納,因為歐文在前言感謝他。不可見的神與可見的人類建立關係,會有懷疑的成分,對布赫納是天經地義的事:「神在啟示過程中,如何不致毀了我,同時不留下懷疑的空間呢?如果沒有懷疑的空間,就沒有容納我的空間。」
無解使人謙卑
說了這麼多關於懷疑的好話,我也要承認懷疑也可能導致人離開信仰,而非接受信仰。以我個人來說,懷疑使得我質問需要質問的事情,並且探索信仰之外的其他選擇,只是這些選擇並未令我滿意。直到今天,我還是基督徒,因為我還懷疑。然而對有些人,懷疑造成剛好相反的效果,好像損毀神經的疾病,漸漸使人靈性癱瘓。我每個禮拜都要回信給受懷疑折磨的人。他們所受的痛苦,與任何痛苦一樣真切。
3 懷疑的空間
一個鐘頭內,我們相信、又不相信,
來回上百次,保持「相信」的敏銳。
狄瑾蓀(Emily Dickinson)
讀完聖經的所有神蹟故事,我發現信心有不同層次。有些人表現出大膽、不動搖的信心。像那位百夫長,對耶穌說根本不用祂親自出馬,只要耶穌講句話,他的僕人就會痊癒。「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路七9)耶穌訝異的說。另有一次,耶穌想要圖個安靜,卻有一名外邦女子緊跟著祂。耶穌開始不發一言,後來言詞尖銳地說,祂受差是拯救迷失的以色列人,而不是外邦「狗」。然而,沒有任何事讓這名...
作者序
譯序:那一天,遇見楊腓力
那一天,為什麼會在書店拾起那本書,並決定買回去,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從書架抽出暗紫色、封面設計不起眼的《敞開的窗》(Open Window),實在很納悶。不過那幾年,買書像女人上街買衣服一樣,不在乎是否需要那件衣服,而是純粹享受買回去據為己有的樂趣。然而,亂買衣服,也該會買漂亮的衣服,我為什麼會買下這本擺在書架上不會「生輝」(不夠厚、他當時還未成名、外觀也不精美)的書呢?
或是那時已經知道楊腓力是何許人?還是……?人過中年,作回憶考古,簡直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按照出版年代,這本不起眼的《敞開的窗》應該是我買到的第一本楊腓力的書,裡面收錄了他的採訪文章。比起後期作品,這本書的文筆、格局當然遜色不少,然而卻為我的心靈開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明窗。書中固然看見一些像薛華(Francis Schaeffer)的熟悉名字,可是誰是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呢?為什麼楊腓力在這篇採訪如此推崇這位作家呢?在她的普立茲得獎作品《溪畔天問》(Pilgrim at Tinker Creek)以及其他散文集子,一窺散文的瑰麗世界,成了我至今喜愛的作家。
楊腓力後來編了一本題為《實景與異象》(Reality and Vision)的書(現經修訂,將於今年以另一書名More Than Words出版),羅列了一群基督徒作家討論影響他們最深的作家。結果在這本書,認識了兩群作家:寫的與被寫的。執筆的作家裡有我知道的傅士德(Richard Foster)、費凱特(Harold Fickett)、畢德生(Eugene Peterson)等,然而也有我未曾讀過的麥德琳‧藍格爾(Madeleine Lengle)、維琴尼亞‧歐文斯(Virginia Stem Owens)等,日後都成為我書架上的良伴,而其中一位筆下描寫的作家布萊德瑞(Ray Bradbury),其童年小說《蒲公英酒》(Dandelion Wine)成了我有一天如果只能帶幾本書必會帶在身邊的一本。《實景與異象》可說是為我開拓了豐饒的閱讀天地。楊腓力去年出版了《靈魂生存良伴》(Soul Survior)一書,細數影響自己的作家與人物,也都是我所熟悉的;回顧這十幾年讀的書,有不少是直接或間接經由楊腓力而發現的。
楊腓力自己的作品,第一本令我難忘的是與保羅‧班德醫生(Paul Brand)合著的《疼痛》。楊腓力自言畢生都在書寫有關苦難與痛苦的問題,不過我自己認為在本書中,作者首度展現了以故事批露真理的「側描」功力。如《恩典多奇異》一書所說,他寧願「披露恩典,而非解釋恩典」,自《疼痛》一書以降,楊腓力無論思索什麼題目(耶穌、恩典、舊約聖經、神的不可見),總是以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手法,娓娓說出道理。
一九九八年「校園」拿到《恩典多奇異》的中文版權,由我翻譯。翻譯如移植花草,譯者是園藝家,將異國語言的作品移植到中文土壤上,其間所花的心思、閱讀的深度,早已超過了僅為讀者的層次。埋首翻譯的過程,不知不覺也潛移默化了自我的生命。把電子檔案送出去後,書裡的恩典餘芬依然留在心裡,發現自己也能夠學著以「恩典治癒的眼目」觀事待人。該書出版後,引起不小的迴響,有一本到了一位受刑人手中,他讀後寫道:「《恩典多奇異》……這本書寫得真好,尤其是在解釋『恩典』二字上的故事延義。閱讀的時候,心靈上有種被撫慰的感受……」我常常把這段話拿出來看,而且每每為之動容;這本書只有這一位讀者似乎也就夠了。在某一時,某一地,譯筆轉化的文字能成為心靈黑夜裡的撫慰歌聲,還有什麼更值得的人生召命呢……
楊腓力以前住在芝加哥,離我在美國的居處密爾沃基市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恩典多奇異》在美國譯完,那時曾興 想要去芝加哥採訪他的念頭,後來作罷。不過最近譯他的《尋神啟事》(Reaching for the Invisible God),始得知他與妻子早於一九九二年遷居科羅拉多州。不過,最令自己不能釋懷的是一九九九年去達拉斯參加基督教書展(CBA),到了那裡才發現最後一天有楊腓力的簽名會,而我已經訂好前一天搭機返家的機票,無從更改,如今想來就跳腳。很想親自告訴他,我正在譯他的作品……
還是很希望有一天能親口告訴他。然而,即使這場相會僅止於紙上,也是深刻的相遇經歷。其實,影響我們最深的人,往往不都是扉頁間認識的「素昧平生」的人嗎?在本書裡,楊腓力拋出諸多信心路程的類比,其一是登山。翻譯也一如攀爬高峰,時而陷入文字的迷障,時而跌進心情的糾纏。有時順手拈來,自己也會偷偷得意,然而大多時候覺得自己選出來的方塊字,像粗糙的磚砌在一起,看了礙眼,只想拆個稀爛,把電腦丟出窗外。想歸想,依然得搜盡枯腸,試圖重新砌一面令自己滿意的牆。這一本也不例外,在掙扎與想要放棄的念頭間,終告完成。然而,卻不是終結,只是另一起點的開始,眼前又將是另一片風景,另一座高山,另一次相會。
徐成德謹識於春天的台北
譯序:那一天,遇見楊腓力
那一天,為什麼會在書店拾起那本書,並決定買回去,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從書架抽出暗紫色、封面設計不起眼的《敞開的窗》(Open Window),實在很納悶。不過那幾年,買書像女人上街買衣服一樣,不在乎是否需要那件衣服,而是純粹享受買回去據為己有的樂趣。然而,亂買衣服,也該會買漂亮的衣服,我為什麼會買下這本擺在書架上不會「生輝」(不夠厚、他當時還未成名、外觀也不精美)的書呢?
或是那時已經知道楊腓力是何許人?還是……?人過中年,作回憶考古,簡直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按照出版年代,這本不起眼的...
目錄
Part1--渴望:對神的渴望
我們這些活在物質世界,軀體包裹在一層皮膚裡的人,希望神在這個世界與我們接觸是可以理解的。
Part2--信心:當神似乎不存在、漠然、甚至跟我作對時
堅定的信心使我相信,不論現時如何混亂,神依然在掌權;不論我如何自覺無價值,我對神真的很重要。
Part3--上帝:接觸看不見的上帝
神冒了大險,把這個充滿變故、自由、痛苦的宇宙當作惟一讓愛能滋長的環境,
讓人有一天能領略、喜歡、回應祂的歡愉之愛。
Part4--契合:無可比擬的友誼
神並不想藉著與本我完全不同的個性工作,祂就是要原來的我。
Part5--成長:屬靈成長的三階段
我們必須學會分辨赤子之心──進天國的先決條件,與孩子氣的行為──阻礙成長的記號。
Part6--重建:達到極致的神人關係
藝術家手中雕刻的石頭,或是鑄模的銅,若是有什麼缺口或不完
美的地方,他還是能化為精緻的線條或是更美麗的神韻。
Part1--渴望:對神的渴望
我們這些活在物質世界,軀體包裹在一層皮膚裡的人,希望神在這個世界與我們接觸是可以理解的。
Part2--信心:當神似乎不存在、漠然、甚至跟我作對時
堅定的信心使我相信,不論現時如何混亂,神依然在掌權;不論我如何自覺無價值,我對神真的很重要。
Part3--上帝:接觸看不見的上帝
神冒了大險,把這個充滿變故、自由、痛苦的宇宙當作惟一讓愛能滋長的環境,
讓人有一天能領略、喜歡、回應祂的歡愉之愛。
Part4--契合:無可比擬的友誼
神並不想藉著與本我完全不同的個性工作,祂就是要原來的我。
Part5--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