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橫跨一百七十年,是亂世走向盛世的過渡階段,
一位太后勵精圖治、一位太后敗壞朝政,北魏怎麼了?
亂倫、嗜殺、殘暴,劉宋的王朝代代頻出變態皇帝?
漢化政策×六鎮之亂×南梁北伐×河陰屠殺
這個以動亂分裂著稱的時代,是中國史最躁動最迷茫的輕狂歲月!
▎中國史的「青春期」:南北朝的動盪與成長
南北朝是著名的亂世,這一時代充滿了躁動和叛逆,是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重要過渡期。本書將這一時期比擬為一個青春期少年的成長歷程,從四二〇年至五八九年,這一百七十年的歷史背景充斥著南北對立和內戰連綿。書中不僅追蹤了南北朝政治的演變,也深入探討了文化、社會結構和民族融合的過程,展現了一個由內亂不斷進化而成熟的時代。
▎文化與政治的繁榮與衰落
從北魏帝國一開始的繁榮強大,到後期政治變革及不斷的權力爭鬥,最終也難逃盛極而衰的必然定律,同時,作者探討了如何從一片混亂中演變出統一的國家形態。這個時代的文化表現,文學上以「駢文」為主流,南方精緻柔婉和北方剛健質樸的文風各有特色;佛教也開始在此時期大放異彩,與儒學、道教等思想交流融會。社會結構方面,世族與寒門子弟的分化,也有著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社會層面的變遷和思想的激烈碰撞。
▎全力漢化的胡族: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北魏由鮮卑拓跋氏建立,掌權後積極想融入漢族的政治制度加以改革,包括對皇子進行正規的儒學教育、提拔漢人官員進入朝廷等等,本書深入描繪了民族融合的各個面向,游牧民族與漢族的互動不僅涵蓋了服飾、食物等日常生活層面,還包括了政治制度的相互影響與學習。這一時期的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漢族和各游牧民族之間的理解和融合,也為日後的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年少叛逆的中國
本書不僅重現了南北朝的政治紛爭與軍事衝突,還展現了文化融合與藝術繁榮的一面,從戎馬紛亂到煙花之地的江南,一切生動的歷史場景都歷歷在目。旨在透過富有詩意的敘事和嚴謹的學術分析,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南北朝不僅是戰爭與分裂,更是文化與智慧交織的時代的全新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南北朝時期的動盪與蛻變,作者以該時期的躁動、叛逆、思潮湧動將之比擬為中國歷史的「青春期」。從民族的融合到社會結構的轉變,展現出南北朝時期的衝突又豐沛的文化風貌,包括漢族與游牧民族在生活習性與制度上的碰撞、社會階級的僵化與流動、學術思想的交會流變等等,都體現出這個亂世像叛逆少年般的一面。
作者簡介:
張程,職業編輯、業餘作家。張程是創作活躍的歷史寫作者,閱讀與寫作興趣聚焦制度變遷與傳統社會運行。發表有《紫禁城家風與明清國運》、《「中國之治」的制度史遺產》、《官銜的表與裡》等文章;出版有《一把龍椅上,禪來禪去的歷史》、《讀完這本制度史,等於當官幾輩子!》、《當官老爺帶頭貪汙,皇帝也被騙得迷迷糊糊!》、《從「宮變」談中國宮廷史》等圖書。
章節試閱
主角是這樣煉成的
一
談到南北朝,首先要了解一下主角拓跋部落。
拓跋部和魏晉時期建立五個燕國的主角慕容部一樣,都屬於鮮卑族,都發源於東北地區。和慕容鮮卑的「少年得志」不同,拓跋鮮卑在歷史上長期是一個「跑龍套的」,直到南北朝時才熬出頭做了主角。
拓跋鮮卑作為中國古老的民族,可能發源於現在東北嫩江流域和大興安嶺附近地區,後來南遷。拓跋部的遷徙,不是漸進的鬆散的遷徙,而是所有部落人民集體性的徹底遷走,因此事後難以確定他們最初的居住地。等拓跋部發達後,《魏書》上說他們祖上發源於「大鮮卑山」,在山上鑿有石室作為祖宗之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還曾派人去祖宗發源地祭祀,《魏書》抄錄了祭祀的祝文。後人對拓跋部的發源地始終有爭論,直到一九八〇年在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旗大興安嶺北段巔峰東麓的嘎仙洞內發現了石刻銘文,與《魏書》所記載的祭祀祖宗之廟的祝文完全相同,這才證明嘎仙洞就是拓跋部落的祖宗之廟。而大鮮卑山就是現在的大興安嶺了。當時,拓跋部處於原始的氏族部落階段,沒有明顯的階級分化和組織形式。
南方溫潤的氣候和豐饒的物產,對遠處大興安嶺的拓跋部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恰好在東漢時期,占據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被東漢打敗西遷,空出了一大片無主的土地。拓跋部趁機向南、向西遷移,逐步占領、消化了原來匈奴人的領地。到東漢桓、靈二帝的時候,拓跋部已經生活在現在的遼河西部地區,開始了游牧生活。此後,他們沿著陰山山脈繼續向西南遷徙,進入到內蒙古南部地區。
隨著越來越靠近中原地區,拓跋部開始進入傳統史書的視野。不過他們僅僅被當做可有可無的配角,出現在朝貢表演和邊地逸聞之中。拓跋部的人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喜歡剃掉頭頂的部分頭髮,再把周邊的頭髮編成小辮子垂下來,所以他們被東漢稱為「索頭鮮卑」。
拓跋部的游牧生活過得很富足,部族人口不斷增長(其中也吸收了部分匈奴殘部)。他們保留著氏族社會的特點,加上不斷遷徙向未知的前方,內部凝聚力特別強。到了三國時期,拓跋部出現了一個傑出的領袖,叫做拓跋力微。他擔任大酋長時,帶著部落大規模南下,最後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一帶。力微施行強權統治,部落中有首領不服從號令或者僅僅是沒有按時參加部落集會就會受到嚴刑懲罰。這從反面證明,當時的拓跋部已經逐漸告別氏族社會,大酋長廢除了民主推舉而變為世襲,部落開始出現政權的雛形。不過,力微還沒有組建明確的政權形式,更沒有編練固定的軍隊,還是有事的時候就召集部落,沒事的時候聽任部落四散游牧。
力微先是臣服於三國中的曹魏,後來又是西晉的藩屬。拓跋部和中原王朝展開了積極的交往,用北方的皮毛、牲畜交換中原的糧食、布匹和金銀。魏晉為了籠絡拓跋部,不時給予豐厚的賞賜。拓跋部落的力量進一步增強。力微還派兒子沙漠汗去洛陽當「質子」(人質),結果沙漠汗嚴重漢化,幾十年後返回草原時儼然是一個漢族貴族的做派了。拓跋貴族們接受不了沙漠汗,又擔心力微將位子傳給他,就設下埋伏將沙漠汗暗殺了。
據說力微活了一百多歲。北魏建國後,追諡他為「神元皇帝」,廟號「始祖」。
這應該是一個民族在童年時期編造的神話。拓跋鮮卑類似的神話還有他們在遷徙過程中經歷的「九難八阻」,以及如何在上天的幫助下戰勝諸多困難等等。神話迭出,恰恰說明了一個民族還沒有發展成熟。
力微死後,拓跋部出現了短暫的動盪,最後力微的孫子拓跋猗盧重新統一了拓跋部落。猗盧很有祖父的風格,並且將祖父的強權統治發揚光大。他屠殺了任何膽敢挑戰自己權威的部落貴族和百姓,進一步打破了部落內部的民主傳統,把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當時,中原大亂,強大的拓跋部自然成了北方各派爭取和利用的對象。猗盧支持的是西晉的殘餘勢力,和劉琨勢力一起四處出擊。由於劉琨出面爭取,西晉在愍帝建興三年(西元三一五年)封猗盧為代王。拓跋部落第一次有了明確的政權名稱和形式。猗盧也徹底從一個部落聯盟的大酋長變成了割據勢力的君主。
猗盧死後,拓跋部又經歷了短暫的動盪,直到東晉咸康四年(三三八年)猗盧的姪孫拓跋什翼犍成為新一任代王。
什翼犍根據史書的描繪,天生就是君王像。他「生而奇偉,寬仁大度,喜怒不形於色。身長八尺,隆準龍顏,立髮委地,臥則乳垂至席」。如果什翼犍真長成這樣,的確不是「凡人」。什翼犍的經歷也很傳奇。他從小被當做「質子」前往後趙,居住在趙都襄國(今河北定縣)多年,漢化比較深。什翼犍學會了不少漢族的政治話語和手腕,比凶悍的同胞們更懂得收買人心。比如他有一次在作戰中被射瞎了一隻眼睛。後來抓住了射箭的敵人,大臣們提議將射箭的人活活割死。什翼犍說:「各為其主,何罪之有?」於是將其釋放了。
在政治上,什翼犍對拓跋部落的貢獻是里程碑式的。如果說爺爺猗盧為拓跋鮮卑描繪了政權的藍圖,那麼孫子什翼犍則實現了這個藍圖。他設官分職,頒布法律,制定國家機構,正式建立了代國。拓跋人建國過程中,漢族人幫了大忙。什翼犍以漢人燕鳳為長史、許謙為郎中令,幫助自己建立法制。經過一番作為後,拓跋部勢力大長,統治區域東到現在的遼寧,西到甘肅一帶,南距陰山,北盡沙漠,面積幾百萬平方公里。拓跋部的軍隊有多少呢?史書說什翼犍「帶甲四十萬」。這就過於誇張了。如果什翼犍真的有四十萬軍隊,早就可以爭奪天下了。比較可信的是,這四十萬人可能是拓跋部能夠動員的所有青壯年的總數。那時候,部落有事,青壯年都得跨馬橫刀出征,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都算是軍人。
什翼犍還想走得更遠,讓部落定居下來。他計劃在盛樂等地築造城池。可是,以他母親為代表的貴族們反對定居。他們的理由是,一旦定居下來就可能遭到敵人的包圍,到時候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還不如游牧來得安全自在。什翼犍覺得有道理,最終放棄了築城定居的計畫。
初生的代國四處征戰,到處擄掠,日子過得頗富足。可惜什翼犍的運氣實在不好,遇到了更強大的敵人——前秦。前秦在苻堅的率領下,逐一消滅北方割據勢力,勢力如日中天。苻堅不能容忍代國的存在,於西元三七六年率領五十萬秦軍大舉北伐拓跋部。什翼犍硬著頭皮應戰,結果敗得一塌糊塗,倉皇向蒙古高原逃亡。沿途因為缺乏糧草,拓跋部傷亡慘重。屋漏偏逢連夜雨。什翼犍的庶長子拓跋寔君又聽信讒言,先殺儲弟,後殺什翼犍。什翼犍時年五十七歲。苻堅捕殺了拓跋寔君,將拓跋鮮卑殘餘分別劃歸匈奴劉庫仁、劉衛辰兩部治理。代國正式滅亡。
二
如果是一般的部落,遭到如此重創,在歷史舞臺上的戲基本上就算唱完了。可是拓跋部不是一般的部落。他們在常年的遷徙和游牧中強化了內部凝聚力,如今即便亡國了相互之間還保持著緊密的關係,一心謀劃著復國。同時,他們要感謝動盪的年代。亂世中隱藏著大把的機會。
西元三八三年,前秦在淝水之戰中慘敗。被它征服的北方各族紛紛復國。西元三八六年,散落的拓跋部落一致推舉什翼犍的嫡孫、十六歲的拓跋珪為代王,正式復國。拓跋珪移居盛樂,不久改國號為「魏」。為了與三國時的曹魏相區別,歷史上將拓跋珪建立的魏國稱為「北魏」。拓跋珪就是北魏的道武帝。
拓跋珪稱魏王後,陸續擊敗周圍部落,兼併劉衛辰等匈奴部落(劉衛辰的兒子劉勃勃逃脫拓跋人的追殺,後來改名赫連勃勃,建立了夏國),勢力日益強大。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是慕容鮮卑建立的後燕。拓跋珪和後燕皇帝慕容垂有親戚關係。他的爺爺什翼犍曾向前燕的慕容皝求婚,迎娶了慕容皝的妹妹。按照輩分來排,拓拔珪是慕容垂的外甥。北魏起初也向後燕稱臣,作為後燕的附庸。慕容垂很關照什翼犍這個小外甥,客觀上他也需要在北方有個盟友安定邊境,牽制其他部落。所以,北魏和後燕很快進入了蜜月時期。拓跋珪得以全心全意在北方作戰,有的時候兵力不夠還向舅舅慕容垂求援。慕容垂也很爽快地出兵相助。
但是拓跋珪並不甘心做後燕的附庸,所以當慕容垂封他做西單于、上谷王時,他就不肯接受。又過了兩年,他的羽毛更加豐滿,對燕的態度更有變化。西元三八八年,拓跋珪派堂弟拓跋儀出使後燕首都中山。慕容垂問他,魏王為什麼不親自前來朝賀?拓跋儀回答說,北魏和後燕的先世都是晉朝臣子,兩國應該世代結為兄弟,委婉地提出了地位平等的主張。一心蕩平天下的慕容垂對此很不快。而拓跋珪等人看到「燕主衰老(慕容垂六十三歲了),太子闇弱」,判斷後燕強盛不了多久。北魏暗暗有了兼併後燕之心。
主角是這樣煉成的
一
談到南北朝,首先要了解一下主角拓跋部落。
拓跋部和魏晉時期建立五個燕國的主角慕容部一樣,都屬於鮮卑族,都發源於東北地區。和慕容鮮卑的「少年得志」不同,拓跋鮮卑在歷史上長期是一個「跑龍套的」,直到南北朝時才熬出頭做了主角。
拓跋鮮卑作為中國古老的民族,可能發源於現在東北嫩江流域和大興安嶺附近地區,後來南遷。拓跋部的遷徙,不是漸進的鬆散的遷徙,而是所有部落人民集體性的徹底遷走,因此事後難以確定他們最初的居住地。等拓跋部發達後,《魏書》上說他們祖上發源於「大鮮...
目錄
戰神傳說:陳慶之
小皇帝手刃大權臣
高歡「歡」起來
一次逃亡導致的帝國分裂
兩魏爭鋒: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
戰爭是發展最大的動力
癲狂高洋與傀儡羔羊
傀儡皇帝不是好當的
「佛門天子」蕭衍
昭明太子蕭統
侯景之亂:八百殘兵攻梁
侯景之亂:不是侯景太厲害,而是南梁太窩囊
侯景之亂:權力大過親情
蕭詧:自己挖坑埋自己
如何看待陳朝的篡國?
北齊是怎麼敗下去的?
又是統一,北周滅亡北齊
又是政變,這回主角是楊堅
金陵王氣黯然收
王羲之父子
大文豪、大狂人謝靈運之死
舊時王謝門前燕
佛教是如何在中國站穩腳跟的
說說南北朝官場的「臨時工」
南北朝歷史年表
參考文獻
戰神傳說:陳慶之
小皇帝手刃大權臣
高歡「歡」起來
一次逃亡導致的帝國分裂
兩魏爭鋒: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
戰爭是發展最大的動力
癲狂高洋與傀儡羔羊
傀儡皇帝不是好當的
「佛門天子」蕭衍
昭明太子蕭統
侯景之亂:八百殘兵攻梁
侯景之亂:不是侯景太厲害,而是南梁太窩囊
侯景之亂:權力大過親情
蕭詧:自己挖坑埋自己
如何看待陳朝的篡國?
北齊是怎麼敗下去的?
又是統一,北周滅亡北齊
又是政變,這回主角是楊堅
金陵王氣黯然收
王羲之父子
大文豪、大狂人謝靈運之死
舊時王謝門前燕
佛教是如何在中國站穩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