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髮型與頭飾
1. 古人的髮型
人們有了羞恥心以後,開始美化自我,不斷生長的頭髮始終困擾著人們,影響美觀。為此人們在解決溫飽問題後,開始著手修整頭髮。中國古人也不例外,遠在史前時代,他們就開始用梳子梳頭,用笄固髮,用裝飾品美髮。其中,婦女的髮型更為多樣,這可能是父系社會的產物,當時的婦女社會地位低,為取悅丈夫,不惜在髮型上做文章。
先秦時期,依舊流行原始時期的披髮、斷髮、梳辮等髮式。此時的髮髻形式比較簡單,多為錐狀;到戰國時期,開始出現複雜的髮型,並且大量髮髻的飾品出現。這些都可從目前出土的文物資料中找到證據。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結髮至頂、腦後垂辮;洛陽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玉雕人,梳有垂髻。
秦漢時期,髮型複雜多樣,如秦始皇兵馬俑中的士兵有多種髮髻。這一時期髮髻的主要特點是,髮髻不高,多垂於顱後或肩部;在日常生活中,髻上不加飾物,以頂髮向左右平分式較為普遍。到東漢時期,髮髻從顱後移至頭頂,錐髻或椎髻為平民男女普遍髮式,高髻在少數貴族女子中流行。秦漢時期流行的髮髻:秦有望仙九鬟髻、凌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與此同時,髮式妝飾也日趨流行。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髮型名目繁多,髮式的妝飾也由質樸趨於奢華;髮式造型崇尚高與大。據〈妝臺記〉記載:「太元中,王公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用髮既多,不可恆戴,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名假頭。至於貧家不能自辦,自號無頭,就人借頭。」當時的婦女為使自己的髮髻好看,不惜戴假髮。與此同時,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影響,髮式及妝飾多樣。據各種雜記記載:魏有靈蛇髻、反綰髻、百花髻、芙蓉歸雲髻、涵煙髻,晉有纈(ㄒㄧㄝˊ)子髻、墜馬髻、流蘇髻、蛾眉驚鵠髻、芙蓉髻,宋有飛天髻,梁有回心髻、歸真髻,陳有凌雲髻、隨雲髻。
唐代開放的國風促進了中外文化交融,在髮型上也有所展現。這一時期的髮式和妝飾極為豐富多彩。據現存資料記載,唐有半翻髻、驚鵠髻、倭墜髻、望仙髻、回鶻髻、角髻、雲鬢等。當時一些髮式取名雲髻、雲鬟、雲鬢等,是一種極為形象化又恰如其分的形容,鴉、雲、綠雲、青雲、青絲等常被古人用來借指婦女頭髮又密又黑之貌。鬢式又與髮式相搭配,各式鬢角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大小不等,其名如蟬鬢、叢鬢、輕鬢、雲鬢、雷鬢、圓鬢等。
宋代婦女的髮式多承晚唐五代遺風,亦以高髻為尚。例如在福建福州南宋黃升墓中出土的球形高髻,此種高髻大多混雜著從他人頭上剪下來的頭髮。甚至有人直接用剪下來的頭髮編結成各種不同式樣的假髻,需要時直接戴在頭上。其使用方法類似於今日的頭套,時為「特髻冠子」或「假髻」。除此之外,宋代的髮式主要有朝天髻、包髻、雙蟠髻、三髻丫、流蘇髻、同心髻。
遼國男子的髮式別具一格。按契丹族習俗,多髡髮,將頭頂的頭髮剃去,只留耳側兩撮頭髮。婦女髮式則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頂梳錐髻、高髻、雙髻、螺髻等;但有少數披髮者,額頭處以巾帶結紮,謂之帕巾。
金國人以辮髮為時尚,男辮垂肩,女辮盤髻。據《大金國志》記載:「金俗好衣白,櫟髮垂肩,與契丹異。垂金環,留顱髮繫以色絲,富人用金珠飾。」
元代雖與金國同樣髡髮,但蒙古族男子僅剃除頭頂及前額兩側的頭髮,在前額留一撮瀏海。這種髮型稱為「婆焦」,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通用髮型。據《蒙韃備錄》載:「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國人,皆剃婆焦,如中國小兒留三搭頭,在囟(ㄒㄧㄣˋ)門者稍長則剪之,兩下者總小角,垂於肩上。」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時期的髮式。嘉靖以後,婦女的髮式有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時興的髮型,婦女將髮髻梳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髮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其變形髮式有「挑尖頂髻」、「鵝膽心髻」、「墮馬髻」等,種類繁多。還有其他髮式,如一窩絲、雙螺髻、假髻、牡丹頭、杭州攢等。
清代統治者在關內建立政權以後,強令漢族男子遵循滿族習俗,剃髮留辮,將頭頂及兩側的頭髮剃光,只留腦後部分頭髮,並編成辮子。清代初期,滿漢兩族婦女的髮式及妝飾還各自保留著本民族的特點。滿族女子梳旗頭,如架子頭、兩把頭,其中的兩把頭又叫大拉翅,為滿族婦女特色髮式;漢族婦女還是梳晚明髮式,以後逐步有了明顯的變化。清中期以後,漢族婦女開始梳顱後髮髻,特別崇尚高髻,如模仿滿族宮女的髮式,將頭髮均分成兩把,俗稱「叉子頭」。此後又流行平頭,謂之「平三套」或「蘇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風俗。頭髮裝飾也很有特色,老年婦女多好佩戴的「冠子」即是一例。
2. 戴假髮與時樣髻
就中國來說,自古及今都有戴假髮的風俗。這是為何?古代婦女以長髮為美,頭髮的長度成為衡量女子容貌的一個標準。長髮的婦女梳起髮髻,尤其是在流行梳高髻的時候自然風光無限;而那些頭髮稀疏的婦女,在自己的頭髮裡摻入一些假髮,也能達到時尚的標準。春秋時期,女子就盛行戴假髮。當時叫「髢(ㄉㄧˊ)」;用假髮製成的髮髻叫「副」,又稱為「副貳」、「編」、「次」等。魏晉時期,貴婦流行佩戴一種名為「蔽髻」的假髮。有時為了使髮髻高聳,還在髮髻中夾雜襯物。而這些襯物多元,材料多為鐵質、銅質、銀質等,以其數量的多寡劃分等級。貧家女子因無錢置辦假髻,為應付一些必要場面,就設法借用別人的,由此產生「借頭」一說。唐代還出現過用來襯墊髮髻的「環釵」、「亂髮」、「藤木」等。宋代的朝天髻就是一種假髻。明代宮中侍女、婦人鍾愛一種名為「鬏(ㄐㄧㄡ)髻」、「髮鼓」、「假髻」的飾物,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髮,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流行假髻,在一些首飾店鋪中,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每個朝代都有流行的髮髻樣式,多為貴婦所梳。秦有望仙九鬟(ㄏㄨㄢˊ)髻、凌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墮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南北朝時期,魏有靈蛇髻、反綰髻、百花髻、芙蓉歸雲髻、涵煙髻,晉有纈子髻、墜馬髻、流蘇髻、蛾眉驚鵠髻、芙蓉髻,宋有飛天髻,梁有回心髻、歸真髻,陳有凌雲髻、隨雲髻,北朝婦女有叉手髻,北齊有偏髻等。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等。唐有雲髻、雲鬟、雲鬢、寶髻、樂遊、愁髻等。宋代有朝天髻、包髻、雙蟠髻(龍蕊髻)、三髻丫等。明代有桃花髻、桃尖頂髻、鵝膽心髻、仿漢代的墮馬髻、雙螺髻、假髻、牡丹頭等。清代有叉子頭、平三套、蘇州撅、大拉翅等。
3. 古人剪髮
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見古人很看重頭髮。古人從不理髮嗎?至少清代人會,政府頒布剃髮易服令,為此有的地方還抗爭過,最後還是順從了。那麼清代以前的人從不理髮嗎?並不是這樣的。早在漢代,便已出現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到宋明時期,理髮業更為發達。古時理髮師和現在一樣,不僅理髮,也替人盤頭梳髻,修剪鬍鬚。透過外文書籍也可了解中國古人的剪髮情況,如《源氏物語》記載,學習漢文化的日本貴族會找吉日修剪過長的頭髮,並且將頭髮收集起來做成假髮。古代男子以擁有美鬚為榮,如美髯公關羽。如果不修剪護理,鬍子會沿著整個下巴和兩腮亂長,甚至長成虬鬚,如張飛。中國古人有將修剪下來的頭髮、鬍鬚收集起來,最後隨自己帶進墳墓的習俗。如今在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樣的風俗,老人們將脫落的頭髮、剪下的指甲收集起來,然後找地方藏起來。這應該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展現。以上情況足以證明,中國古人是理髮的。
4. 披髮與綰髻
披髮是人類最初的一種原始髮式,當時生產力低下,男女皆披散頭髮,任其生長。進入文明時期以後,中國西北地區還保留著「披髮覆面」的習俗。關於這種習俗的起源,流傳著一個傳說:羌族首領爰劍愛上一個遭受劓(ㄧˋ)刑的女子,並與她結成夫婦。這個女子為遮擋自己的缺陷,將頭髮披散開,擋住臉部。羌族人見狀,紛紛仿效,於是成為習俗。披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使所有頭髮下垂;另一種就是「斷髮」,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豐富,人類具備一定的審美之後產生的髮式。
綰髻出現的時間較披髮晚一些,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具體時間尚無定論,但是作為綰髻的有力物證——髮笄在新石器時代的墓地被發現。這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懂得將頭髮梳起來,盤成髮髻,用髮笄加固。考古發現,這類髮笄多出現在中原地區,其他周邊地區也零星出現過一些髮笄,說明中原最先使用髮笄並流行開來,影響了周邊地區。一九七二年,甘肅靈臺百草坡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玉人,頭髮被紮在頭頂部,盤曲狀如蛇,是一種原始的「髮髻」造型,這也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髮髻造型。在周代,逐漸形成及笄禮,即女子在十五歲時行笄禮,如果許嫁(訂婚),就可以將頭髮盤起,插上髮笄,結成人髮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