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本書收錄的38篇專文,發表於香港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全書以張愛玲系譜建構發掘張學多義性符碼與敘事體系,闡發其所隱含的多重符號空間與隱喻,為當代學術作出具有創見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以解構與建構視野為角力的文學、歷史、文化、社會與其他媒體與文類對照的學術舞會,各種體系交錯、相互傾軋的文學與學術鑽研。在間離與超越的批評語境中,從文學修辭到學術對話,乃至薩依德所指的「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概念,涉及了眾多不同群體所熟悉與不熟悉的思想建構與學術探究的邊界。
類似商業巿場中的所謂文化中介,本次張愛玲紀念活動或許也具有扮演學術界與文學界的文化中介功能,試圖建構張愛玲學乃至當代文學研究的模式,以及主題、理論與論述等結構的模式探索。結合歷史與社會文化資源進行多元交叉跨越的系統論證與歷史評價,為未來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值得當代學術界重新深思與解讀。
作者簡介:
千野拓政
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中文系)。
王羽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王曉鶯
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講師,翻譯學博士。
古遠清
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台港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池上貞子
日本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教授。
朱妍紅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文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朱崇科
廣東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
呂文翠
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邵迎建
日本德島大學綜合科學部教授。
李婉薇
香港嶺南大學高級授課導師。
周英雄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國立中正大學與交通大學,並兼任院長、副校長和講座教授。
河本美紀
日本長崎衛斯理公會大學現代社會系講師。
金良守
韓國東國大學校中文系副教授。
林幸謙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淑貞
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姚玳玫
中國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陳子善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倪文尖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馬春花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陳麗芬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符立中
作家、樂評家。
莊宜文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麥欣恩
筆名麥浪,現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
許通元
現任南方學院馬華文學館主任,南方學院圖書館副館長,《蕉風》編委會主席暨執行編輯。
張曼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副教授,碩士導師。
許維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黃念欣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彭雅玲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所教授。
楊佳嫻
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萬燕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董麗敏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常務副系主任。
鄭滋斌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副教授。
蔡登山
《作家身影》紀錄片的製片人及編劇、秀威出版社總編輯。
盧應初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羅秀美
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蘇偉貞
成功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所副教授。
龔剛
澳門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副教授。
秦賢次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理、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司水險委員會主任委員。
章節試閱
林幸謙 《小團圓》的情/慾身體與敘事建構
一.女性自傳體敘事:從愛情故事到熱情風月
張愛玲當年寫作《小團圓》的動機之一,是因為朱西甯去信對她說他要動手寫她的傳記。這是張愛玲於1975年10月16日致宋淇夫婦信中所提到的話:由於朱西甯要根據胡蘭成的記憶動手寫她的傳記,因此她要趕在別人之前寫出自身的傳記,才有了日後這一本自傳體小說。雖然,張愛玲已回信告知朱西甯希望他不要寫這傳記,然而她並不相信這話會被朱西甯所接受,並擔心朱西甯的傳記文章寫成後將會「有一半以上也都不相干」的內容出現。顯然,張愛玲很擔心、也不願意朱西甯或胡蘭成等人來撰寫她的生平往事。因此她想趕在這些不真實的傳記之前完成她自己的傳記,不難看出作家想要通過自傳的方式自我發聲,形構自我,並在自我形象中重新書寫身體、乃至主體建構的意圖。
朱西甯所說的傳記資料,除了胡蘭成的親身經歷外,應也包括當年他們相戀時互通的情書內容。可惜張愛玲的這些信件日後已被作家索回,這在《小團圓》中有所點明,而在她給宋淇夫婦的信中再次提到此事:「我的信是我全拿了回來,不然早出土了。」這些索回的信,當年張愛玲赴港時沒有帶走,想是留在她姑姑處。如果保存至今,又或者朱西甯果真寫出一部他根據胡蘭成資料的張愛玲傳記,也許可從另一個視角為張愛玲早年的事跡增添更豐富的參考資料。然而日後朱西甯似乎沒有動手寫出有關傳記文章,而這些當年張愛玲離開上海赴港時留下的書信似乎也踪跡全無—張愛玲在《小團圓》中顯然不想進一步透露她如何處理這些信件。
在《小團圓》中,張愛玲以其自身的經歷重新演繹了女性成長過程的自我與主體形構,在時空交錯兼富跳躍性的女性敘事中展開她的身體書寫,很多在某種程度上都涉及女性在社會-文化建構中所受到的各種衝擊與影響。雖然書中的人物關係及其社會文化結構涉及許多相當具有爭議性的女性(作家)隱私的情/慾內容,但從張愛玲寫給宋淇夫婦的信件可看出,其實張愛玲自己很清楚這些涉及個人生活隱私的爭議性質。或許正因為如此,她才要用自己的敘事方式和視角來寫,而不是讓他人去杜撰她的戀愛故事與家族事蹟。
2009年初,張愛玲遺囑執行人宋以朗決定出版《小團圓》,表示要還給讀者多一個選擇的空間。事實上,這只是還原了張愛玲當年想要出版此書的意願。正如他在最新出版的、張愛玲兩本中譯版新書所言,張愛玲乃是通過這些著作親自完成了她在文本敘事文體中的自我形象建構。通過《小團圓》,張愛玲進一步將散佈於各部作品間──包括小說和散文背後的張愛玲形象拼湊起來,成為更加有血有肉的真實而多重面貌的張愛玲。
在《小團圓》中,張愛玲除了完成自我形象的全圖畫像外,也為自我形構及其相關的男女愛情、母女兩代關係以及有關精神生活與情慾畫像作了令人驚異的詮釋與註腳。在這基礎上,張愛玲在《小團圓》一書中針對男女關係的情/慾銘刻內容,顯示出張愛玲先鋒意識的女性主義思想:作為女性作家,早在七十年代她已經敢於書寫較大膽而露骨的男女關係及其情/慾身體書寫。因此,本書的身體書寫與自我形象建構實富有許多令人動容的焦點,以及宋淇夫婦所謂的「震動」之處。
針對她重寫早年的初戀與婚姻經驗等自傳內容,張愛玲給宋淇夫婦的信中明白道出:
我寫《小團圓》並不是為了發泄出氣,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1976年4月4日信)
經過前兩本英文小說《雷峯塔》和《易經》的寫作後,張愛玲對本書的自傳體內容可說駕輕就熟,對於其中有關個人自我形象的重新建構以及女性主體的體認與想像,自然也更加深思熟慮。這一點張愛玲本身也十分清楚,因此她給宋淇夫婦的信提到了此中曖昧之情,擔心他們會「窘笑」她,但張愛玲表示預備在港台同時連載本書(1975年9月18日信)。可見張愛玲完成《小團圓》後,雖有自覺地認識到這方面的爭議問題,卻仍然有清晰而堅定的自覺意識,主張盡快出版。
事實上,除了張愛玲的初戀故事外,本書其中一個最具爭議性的主題,相信就是備受大家關注的、關於張愛玲/盛九莉與胡蘭成/邵之雍之間的兩性關係刻劃及其情/慾身體書寫內容。在這本自傳體小說的寫作中,張愛玲更進一步指出她寫作的基本立場並沒有完全站在自身有利的視角去肯定自己而忽視他人,她自言在這本傳記小說中並沒有厚此薄彼:
這兩個月我一直在忙著寫長篇小說《小團圓》,從前的稿子完全不能用。現在寫了一半。這篇沒有礙語,在《小團圓》裏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這種地方總是自己來揭發的好。當然也並不是否定自己。(1975年7月18日信)。
可是張愛玲在此自傳體小說中採取相當客觀的態度,並沒有刻意為自己辯護,這是她尊重事實的可貴表現。同一封信中,張愛玲也指出這篇小說沒有礙語等等問題,一再表明這本書的內容基本上有很高的可信度,沒有偏重自身的利益而寫。這情況說明即使有因情節需要而重組虛構的內容,亦可視為是出自於她內心的想像,是來自於她個人情感的投射,亦富有參考價值。這種書寫應該像司馬遷寫《史記》的紀傳體文章類似,主要事件/歷史內容沒有失真或塗改,然而在事件與情節的詳略、變常、曲暢和措辭等等則可能有所增刪與重組。
從愛情到情慾,不僅只是不同層次的內容與文化視野,兩者往住也只是一線之隔,對於一個知名女作家來說,以自傳體小說表述自己的情/慾身體銘刻與個人隱私生活內容,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這事發生於相對保守的、七十年代的中國文學/文化界。
上海時期的張胡戀情,不但是構成張愛玲個人生平最重要的中心事件之一,同時也是構成現代文學史最受人談論的爭議性戀愛事件:很多讀者都好奇張愛玲晚年時將會如何重寫自己的初戀經歷。1942年張愛玲從香港回到上海後不久即開始了她的作家寫作生涯,作品於第二年1943年起開始大量發表。在她開始寫小說的初期,她自知本身是一個沒有戀愛經驗的年輕寫手,書寫愛情小說讓她感到很「心虛」。她在《小團圓》中,記述她開始以寫作賺取稿費的初期,有一個晚上走在回家路上,明月當頭,心中想起這一心事而感到一陣陣空虛:
二十二歲了,寫愛情故事,但是從來沒戀愛過,給人知道不好。
這裡的心虛,不只是因為沒有戀愛經驗寫愛情小說一事而言,更是直指她內心深處的寂寞與孤芳自賞。此一孤獨與寂寞心理,其實張愛玲在港大遭受日軍炮彈轟擊時,在死裡逃生中突感到沒有人可以傾訴的悲哀。因此當這一個寫了一篇小說評論她的男人,從編輯文姬(蘇青)處拿到她的住址找上家門時,她情不自禁地愛上這一位說著一口湖南腔國語的男人。此後他們的相戀,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留下一段爭議不斷的愛情故事,也才有了今日《小團圓》中複雜敘事體的傳記。
此一愛情故事,正是《小團圓》一書除了張愛玲的成長主題、以及她與家人、親友等人關係的故事以外,另一個最受人關注的重心。她通過初戀的重寫,銘刻了她年輕時期複雜迂迴的內心情感生活。自然,最令大家驚異的是,她通過情/慾身體書寫重新詮釋四十年代女性的情慾生活內容──這原本是女作家處於他者的文化角色與位置中的主題。她的這項努力,顯然轉變了前一世代女作家在情/慾問題上被長久定位於被動、消極、他者的位置,為當代中國文學建構富有女性情/慾主體的可能空間。
我們不難在1975年9月18日的信中發現,其實張愛玲已經預見到宋淇夫婦倆人可能對此情/慾身體敘事的反應,指出他們將對書中的某些描寫產生不安:「這篇小說有些地方會使你與Mae替我窘笑」。果真,張愛玲對宋淇夫婦的預測相當準確:
你早已預到(小團圓)有些地方會使我們覺得震動──不過沒關係,連我都不像以前那麼保守和閉塞。我相信沒有別一個讀者會像我那樣徹底瞭解你為什麼寫這本書。(宋鄺文美致張愛玲信1976.3.25)
可見在寫作初期,張愛玲已意識到這本情/慾敘事的自傳體小說將會引人不安,她不但已有自知之明而且預側宋淇夫婦會因此感到不自在或窘笑。而宋淇夫婦所用的詞語是「震動」,可說在張愛玲的預感之內,卻又略為強烈些,更沒料想到會遭來反對出版之初衷。
《小團圓》一書中,張愛玲從自我形構到初戀情愛的追憶,再轉入情慾書寫,可說走過了同時代(女)作家所不敢也不願走的道路,不能不說具有某種程度較為超前的、先鋒性的女性意識。從這些信件內容來看,《小團圓》當初沒有出版的主要原因正是宋淇夫婦所擔心的、書中有關那些令讀者「震動」和「窘笑」的情/慾內容。因此這裡所討論的有關張愛玲情/慾身體書寫問題,反映了張愛玲對於當時大環境中有關情/慾道德的保守立場與文化姿態,正可從另一個側面透視作家自我形構與情/慾問題所涉及的整體時代、文化大環境。此種大胆的女性情/慾身體敘事所構成的自傳體小說,不但令宋淇夫婦感到「震動」,最終也在宋淇夫婦的勸戒下被擱置了下來,開始了漫長的、三十三年「等待」出版的歷程。
林幸謙 《小團圓》的情/慾身體與敘事建構
一.女性自傳體敘事:從愛情故事到熱情風月
張愛玲當年寫作《小團圓》的動機之一,是因為朱西甯去信對她說他要動手寫她的傳記。這是張愛玲於1975年10月16日致宋淇夫婦信中所提到的話:由於朱西甯要根據胡蘭成的記憶動手寫她的傳記,因此她要趕在別人之前寫出自身的傳記,才有了日後這一本自傳體小說。雖然,張愛玲已回信告知朱西甯希望他不要寫這傳記,然而她並不相信這話會被朱西甯所接受,並擔心朱西甯的傳記文章寫成後將會「有一半以上也都不相干」的內容出現。顯然,張愛玲很擔心、也不願意...
作者序
林幸謙 緒言:後張愛玲時代
誕辰vs.逝世
傳奇再生,神話終止。
面對「後張愛玲」的時代,我們以十五年的時間從「逝世」走向「誕生」,從告別的哀悼迎向新生的張愛玲。
回顧往年,學界都是以「逝世」名義紀念張愛玲,此次我們改用「誕辰」的理念舉辦了張愛玲的紀念活動;並特意摒棄一般傳統所用的冥誕、生忌等幽暗字眼,選用了「誕辰」一詞,以此取代「逝世」的框架,象徵張愛玲的傳奇延續了九十年,而不是十五年的告別歲月。在精神上,張愛玲仍然與我們同在。這也是學界第一次以張愛玲誕辰周年的名義紀念她,而不再以逝世周年的名義紀念她,標志了張愛玲研究進入新的話語紀元,邁入更為多元結構的張學體系。
張學新版圖
少女的她曾是一位預言師。雖然她試圖預測他人,卻始終未能預言自己未來的命運。
這一位以少艾之齡就已寫下生平最重要作品的作家,在她的中學時代就扮演過手執水晶球的算命者,而後搖身變為日後文學版圖的探索家與創造者,今日她已成為虛擬空間與想像地理世界中的敘事大師,當代文學與學術的一大重鎮。
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張愛玲早已被公認是一個傳奇的誕生。因此,2010年秋,圍繞張愛玲的西曆生日為中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聯合幾個部門單位舉辦了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經過一年多的擘畫,共舉辦了七大項紀念活動,向這位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致敬,表揚她在華文文學、翻譯、電影、學術、文化和繪畫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和影響。
以張愛玲的文藝本色,跨越國際視野,推動張學建構與文學系譜,這是紀念活動的宗旨之一。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來自美、英、日、韓、中、台、新、馬、澳門和本港等近七十位學者參與,雖然有幾位參與者臨時未能出席參加,盛況亦屬空前。除了張學重要學者參與以外,本次研討會,除了研究張學的重要學者以外,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張愛玲研究領域中的新生代學者參加。他們可被視為張學的中堅接班人,各自以其不同的新視角重新探討了張愛玲的文學遺產,並提升與促進了整體學術研究成果。
學派的拓展與演進,原屬茲事體大。因此,此次研討會在專題演講的人選上,我們大膽採取新的構想,試圖跳出張學的局限,特地邀請現當代文學領域中知名的權威資深學者來談論張愛玲,而非一般的張學專家。這是深具挑戰性的嘗試,也是十分困難的一步棋。一般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知名學者通常並不願輕易接受這一挑戰,必須具有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學識與氣魄才行。我們很高興能夠邀請到周英雄教授和陳芳明教授前來擔任此是項專題演講,實榮幸之至。他們為現當代文學中的張愛玲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學術創見,進一步開拓了整體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新方向,為學術做了更多元的建構與貢獻。在此我要再次向他們致最崇高的敬意。
《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是此一研討會的成果。由於論文收集篇章甚多,文字量大,加上其他各種客觀因素的考量,最終通過匿名評審後,本文集只能選取大約一半的論文出版,實屬無奈之舉。所有與會論文都各有強項論點,事實上很多沒有入選的論文早已在知名核心刊物發表,可見是次研討會的論文質量之高。現按內容主題大致分為以下四個專輯加以體現研討會成果:
一、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二、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三、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四、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本文集以張愛玲系譜建構發掘張學多義性符碼與敘事體系,闡發其所隱含的多重符號空間與隱喻,為當代學術作出具有創見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以解構與建構視野為角力的文學、歷史、文化、社會與其他媒體與文類對照的學術舞會,各種體系交錯、相互傾軋的文學與學術鑽研。在間離與超越的批評語境中,從文學修辭到學術對話,乃至薩依德所指的「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概念,涉及了眾多不同群體所熟悉與不熟悉的思想建構與學術探究的邊界。
類似商業巿場中的所謂文化中介,本次張愛玲紀念活動或許也具有扮演學術界與文學界的文化中介功能,試圖建構張愛玲學乃至當代文學研究的模式,以及主題、理論與論述等結構的模式探索。結合歷史與社會文化資源進行多元交叉跨越的系統論證與歷史評價,為未來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值得當代學術界重新深思與解讀。
華麗緣:張愛玲紀念活動
五年前我們以「文學‧電影‧舞台」為主題舉辦了張愛玲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共同緬懷張愛玲這個二十世紀的文化圖騰。首次將張愛玲的電影和舞台作為張學主題加以討論。如今張愛玲的電影和舞台元素已為當代藝術注入新的血液,呈現熱烈的景象。五年後,我們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試圖再度拓展張愛玲研究,進一步把繪畫藝術帶入張學建構。「傳奇」代表張愛玲現象及其影響,「性別」鑽研張愛玲的生平,及其文本中的性別課題;而「系譜」則是張學及其相關研究的歷史論述和發展走向,包括翻譯、電影、劇本、文學等課題之梳理與研究。
此外,為了配合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除了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外,紀念活動還包括:張愛玲繪畫獎及繪畫展、張愛玲電影工作坊、張愛玲手稿及書信展,張愛玲主題紀念舞台演出:情場如戰場和雷峯塔‧易經:張愛玲新書發表會。另外有三場論壇和講座:華麗緣‧從小說/電影到舞台、張愛玲‧90後和舞台心聲。其中,亦設有一場特別精心設計的、以鋼琴現場演奏,配合張愛玲影像投射和奉獻紅玫瑰花的「張愛玲誕辰懷念儀式」。
此系列大型紀念活動共有七大項目,涉及三場論壇與座談會、三場電影工作坊、一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一項繪畫比賽、一項繪畫展、一項書信展、一項為時近一個月的舞台演出、一項張愛玲生日懷念晚會,以及一項張愛玲新書發佈會。將張愛玲研究引伸到更多元的各領域之中,促進張學更多元化的發展與影響。此次的張愛玲國際研討會,更進一步站在學術前沿中把張愛玲研究擺上當代文學史的案頭。這次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一系列紀念活動,被香港《信報》推選為香港2010年度十大文化活動之一。
其中,《華麗緣‧從小說/電影到舞台》圓桌論壇,我們邀請到知名戲劇人中英劇團藝術總監的古天農生先,now香港音樂創作總監的金培達先生,和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的鄧樹榮教授,談論張愛玲的舞台成就。
此外,由焦媛實驗劇團製作的音樂劇《情場如戰場》,亦於同期上演。高志森改編《情場如戰場》為音樂劇,焦媛實驗劇團等人傾情演出。此一張愛玲主題紀念舞台演出的構想,是進一步把張愛玲影響力推擴到社會各層面,和社會大眾共襄盛舉。其他紀念活動包括張愛玲電影工作坊、張愛玲繪畫獎比賽及其畫展,以及張愛玲文物展等活動都如期圓滿舉行。
在張愛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我們也有幸把張愛玲請來當主角,以她最新的兩本中譯自傳體著作《易經》和《雷峯塔》,這也可能是張愛玲最後的兩本著作,為研討會議加持,實在是錦上添花的美事,可謂百年難得一見。最後,還有一場精心安排的「張愛玲誕辰懷念儀式」,與會者以紅玫瑰献花儀式表達我們對於張愛玲的懷念。
今天張愛玲不只是當代文化現象,也是文學圖騰。我們在香港浸會大學再一次舉辦張愛玲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通過學術交流共襄盛舉,繼續燃燒張愛玲的傳奇薪火。不但為張愛玲研究作出更多元的學術與藝術貢獻,同時也是我們與張愛玲之間的另一種約會,另一種知識與精神意義上的團聚形式。
總的來說,這系列紀念活動是一次跨學科、跨媒體、跨界別的盛會。來自學術界、文學界、電影界、戲劇界、藝術界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聚首一堂,重建張愛玲與女性文學的地位。
如今,在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之後,經過一年多各種艱困的努力,終於出版了。此一研討會論文集,連同另一本張愛玲的精美紀念畫冊,獻給所有喜愛張愛玲的人。這兩本新書,無疑是今年和張愛玲有關的盛事,特別對於研究張愛玲的人來說更有特別的意義。本人深感欣慰,並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各界人士。
神話終止,傳奇再生。
林幸謙 緒言:後張愛玲時代
誕辰vs.逝世
傳奇再生,神話終止。
面對「後張愛玲」的時代,我們以十五年的時間從「逝世」走向「誕生」,從告別的哀悼迎向新生的張愛玲。
回顧往年,學界都是以「逝世」名義紀念張愛玲,此次我們改用「誕辰」的理念舉辦了張愛玲的紀念活動;並特意摒棄一般傳統所用的冥誕、生忌等幽暗字眼,選用了「誕辰」一詞,以此取代「逝世」的框架,象徵張愛玲的傳奇延續了九十年,而不是十五年的告別歲月。在精神上,張愛玲仍然與我們同在。這也是學界第一次以張愛玲誕辰周年的名義紀念她,而不再以逝世周年的名義紀...
目錄
林幸謙 緒言 後張愛玲時代
專題演講
周英雄 驚訝與眩異:張愛玲的他鄉傳奇
陳芳明 我們的張愛玲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倪文尖 「輕性知識分子」與張愛玲:中國現代性問題的一個側面
朱妍紅 瞬間與永恆:談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性
盧應初 市儈‧現代‧性:佟振保與都市俗眾文化解讀
李婉薇 娜拉在尋找什麼:略論張愛玲在女性文學系譜上的位置
呂文翠 五詳《紅樓夢》,三棄《海上花》?:張愛玲與中國言情文學系譜的斷裂與重構
馬春花 發明張愛玲、重寫文學史與後革命中國
林淑貞 遮蔽與彰顯:〈紅玫瑰與白玫瑰〉男性書寫中的對蹠性
董麗敏 「性別化」張愛玲:一種文化政治的解讀
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朱崇科 身體、身分與「身影」(再現):重讀張愛玲〈色,戒〉
千野拓政 間諜的命運:試讀〈色,戒〉,小說和電影
麥欣恩 〈半生緣〉與〈色,戒〉中動情之關鍵:從時間與空間看情愛之敘述
彭雅玲 性愛論述與權力的關係:從張愛玲〈色,戒〉到李安《色‧戒》(未到)
金良守 作為國族空間的「舞臺」:論《色‧戒》
陳麗芬 童言流言,續作團圓
楊佳嫻 才子佳人變形記:從〈五四遺事〉到《小團圓》
黃念欣 「考」與「老」:從語源學與晚期風格論張愛玲《小團圓》的擬真策略
林幸謙 《小團圓》的情/慾與敘事建構
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陳子善 范思平,還是張愛玲?:張愛玲譯《老人與海》新探
張曼 文學性堅守:翻譯由意義的傳達到詩意的探索──以張愛玲自譯小說The Gold Cangue 為例
羅秀美 張愛玲的「翻譯」文學:試論她如何以「翻譯」傳播並接受他者/自我的華文小說
王曉鶯 張愛玲英譯《海上花列傳》的女性主義翻譯詩學
許通元 成也愛玲,敗也愛玲:論張愛玲小說跨文本性的銀幕電影
符立中 張愛玲的電懋時代
河本美紀 《國際電影》中的張愛玲
莊宜文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龔剛 吹開變態倫理的迷魂香:從張愛玲的一則影評審視其兩性觀
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蔡登山 張愛玲「上海十年」(1943-1952)與其他作家交往初探
池上貞子 上海時代與張愛玲相關的日本人:池田篤紀與阿部知二
邵迎建 女裝‧時裝‧更衣記‧愛:張愛玲與恩師許地山
鄭滋斌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對張愛玲〈中國人的宗教〉的影響
姚玳玫 介入世界的兩種方式:《丁玲》與《對照記》對讀
許維賢 借「張」還魂,「癖」字當頭:李天葆對張愛玲的操演
古遠清 國民黨中央黨部為什麼不認為《秧歌》是「反共小說」
蘇偉貞 連環套:張愛玲的出版美學演繹:以1995年後出土著作為文本
萬 燕 生命有它的圖案:評張愛玲的幾組圖畫
王 羽 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析辨張愛玲的虛無與感念
秦賢次 胡蘭成生平與張愛玲關係考釋
林幸謙 緒言 後張愛玲時代
專題演講
周英雄 驚訝與眩異:張愛玲的他鄉傳奇
陳芳明 我們的張愛玲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倪文尖 「輕性知識分子」與張愛玲:中國現代性問題的一個側面
朱妍紅 瞬間與永恆:談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性
盧應初 市儈‧現代‧性:佟振保與都市俗眾文化解讀
李婉薇 娜拉在尋找什麼:略論張愛玲在女性文學系譜上的位置
呂文翠 五詳《紅樓夢》,三棄《海上花》?:張愛玲與中國言情文學系譜的斷裂與重構
馬春花 發明張愛玲、重寫文學史與後革命中國
林淑貞 遮蔽與彰顯:〈紅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