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的圖書 |
$ 150 ~ 266 | 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
作者:盧嵐蘭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5-01 語言:繁體書 共 5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文化和文明有時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維基百科
隨著現代媒介的蓬勃發展,傳播環境也變得日益複雜,人們面對眾多傳統媒體與新興媒介的層層包圍之際,必須具備基本的思辨及批判能力,方能清楚認識傳播環境的發展特性和主要影響,進而能夠了解自身處境以及尋思適當的因應行動。本書呈現當代媒介文化的主要批判觀點,它們皆是探討傳播媒介時的重要基礎,包括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的文化工業理論、葛蘭西的霸權理論、阿圖舍的意識形態理論、傅柯的論述理論、布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本書說明各個理論的主要內容,並分別闡述這些觀點所彰顯的媒介文化特性,全書聚焦於這些學說為當前傳播社會提供基本的與重要的批判架構。
作者簡介:
作者:盧嵐蘭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博士
現職: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著作:《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2005,揚智)
《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1996,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譯作:《社會世界的現象學》(1991,桂冠)
《舒茲論文集》(第一冊) (1992,桂冠)
《社會學導論》(1996,桂冠)
研究興趣:傳播社會學、閱聽人研究、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