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葉在庭(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老人照顧資源中心主任)
《生命週期完成式》將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延伸至八十歲以後的生命任務。艾瑞克森的發展理論一直是心理學重要的議題與研究方向,世界人口壽命的延長,引發我們對於老年人的關注,當超過八十歲以上的人口越來越多時,他們的心理狀態、生理需求及社會關係是值得重視的。
寫博士論文期間,看到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論文,因為它的主標題是:越老越有智慧,是英國學者Happe比較年輕人與老年人在心智理論能力所得到的結論。雖然後來的研究並不支持該結論,但是在我心中,「智慧」這個字眼深深的與老年人結合在一起,臨床的接觸中,的確讓我見識到在「智齡」者的身上,似乎有一盞明燈。他們時而在平凡的言談中,迸出一絲亮光,總讓人思想很久。有一次我在台上面對著眾多資深教授,陳述從十八歲到九十二歲不同年齡的大腦功能變化,原本一片肅穆的氣氛中,一位老師幽幽的說,我再兩年後就是你表格資料中老年人那一組,真希望看到功能越來越好啊!在那一刻,大家似乎從旁觀者的角色跳躍進入生命樂章的某一節,心中掛念著自己在這一段落中,是否能演奏出美好的樂譜!如果我們也以這樣的心情閱讀本書,抱持著「那將是我要面對的演出」的心情,相信一定收穫豐富。
本書認為生命週期的完成式,第九階段要面對生命中的不和諧,是絕望與附屬的議題,需要以超越的眼光看待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這樣的觀點很好,我認為智齡者的「超越」,大致有三個方向:一是超越自身身體的限制,接受生理功能退化的影響,轉換為心理的滿足,二是超越自身價值,不從社會職業肯定自己,轉換為生命週期的完成而肯定自己,三是超越今生的期待,轉換為對子女的祝福,對於智齡者而言,死亡是至終要面對、不可避免的事,雖然這個想法令人不愉快,但是如果年長者能坦然面對,並且繼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與家人,將會成功帶出世代間的祝福。
書中有一段引述艾瑞克森的話:「缺乏文化上可行的理想老年期, 我們的文明不算真的擁有整個人生的概念。」整體社會如何看待智齡者,將會影響整體社會的生命觀與安全感。今年六月至日本參訪老人機構,深植日本文化的想法是「老年人貢獻一生給國家社會,他們應該得到最好的照顧」,一位經營老人養護機構的資深主管對我們說:「在有限的人力與經費下,我盡量把空間、活動設計好,因為那就是我未來要被照顧的方式。」當她如此說的時候,其實已經接近七十歲,該機構中的智齡者平均年齡八十二歲!臺灣對於老年人的觀念一直在東方的被尊重與西方的被排斥之間擺盪,我深切地希望,藉由本書喚起社會中對智齡者的祝福與肯定。
一直很欣賞擷取基督教觀點的正向心理學對智齡者的祝福:
我們祝福你年老的日子,願你在這世界仍然有重要性和目標,願你能深知,仍然有一些人需要你。
我們祝福你一生的工作,使你能從一生的工作中得到適當的尊榮。願你在地上對社會的貢獻能被肯定和祝福。
我們祝福你的健康,使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我們祝福你與兒女的關係,他們尊榮你、看你是他們的祝福。他們能滿足你的需要,並照顧你。
我們祝福你的工作由田園轉到城門口。你能提供智慧和建議給下一代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願生命每一階段的樂章,都充滿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