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譬如諸位一聽到《形而上學》、《神學大全》、《方法序說》、《純理性批判》等書名時,也許很多人馬上能夠想到該書的作者或出版年代,甚至也知道書的內容。惟獨提到《大智度論》時,縱使能夠從書名裡略知那是佛教的著作,但真正的內容在討論什麼,恐怕就無從知曉了。
《大智度論》是《大論》與《智論》的簡稱,中國從北周時代起,就有註釋的典籍在流通,尤其隋、唐時代最多,在日本首推奈良時代,和江戶時代閱讀最普遍。這是《四論》之一,相當有名氣。其間,跟天台有關的學者,最習慣引用這本書。另外,它的原名叫做Mahaprajna=paramitasastra。
《大智度論》通常簡稱《大論》,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註釋書。作者龍樹菩薩(大約一五○─二五○年),譯者是鳩摩羅什(三四四─四一三年),譯書地點在長安逍遙園的百門閣,時代約在姚秦弘始四年(四○二年)四月廿三日。他譯完《大品》後才動手翻譯,直到弘始七年(四○五年)十二月廿七日完成,其間,他還翻譯《十誦律》、《百論》、《佛藏經》、《雜譬喻經》等大小木佛經。
關於本書的作者,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最極端的,甚至懷疑本書很可能是鳩摩羅什所杜撰的。因為這本書既無梵文本,也無藏文本,僅有一本漢譯而已。而且,在其他諸多梵文書或藏文書裡,也根本沒有提到這本書。根據譯序與後記,竟發現有鳩摩羅什任意的節譯。從各種說法裡,日本干瀉龍祥博士把它分成三類,各類都舉例說明。
A‧根本不是龍樹所說。
一、顯然不是龍樹的話,而是譯者鳩摩羅什的話。
二、雖然不到「明確」的地步,也「恐怕」不是龍樹所說,而是鳩摩羅什的話。
B‧(跟A相反)必然是龍樹所說無疑,有明確的特色,除龍樹以外,至少不以為在印度以外的地方,有像鳩摩羅什的人會說這種話。
C‧既不是A也沒有B的特色存在,換句話說,每一種都沒有明確的特色,只好人云亦云回到鳩摩羅什身上了。
最後,干瀉龍祥的結論是:「A部份是散見各處,但總共的文章份量倒不見得很多。C部份是人云亦云回到鳩摩羅什身上,即使今後有些變動,仍然有相當份量。B類主張龍樹所說無疑,而且不以為是龍樹以外的人所寫,結果是,《大智度論》大體上為龍樹的作品,在漢譯的情況,卻有些是鳩摩羅什個人補充潤筆的部份。」筆者個人完全同意這個觀點,而且以它為馬首是瞻。
關於龍樹與鳩摩羅什部份,不妨稍作說明。
龍樹是一位大辯論師,以印度的大乘佛教為基礎,主要著作有:《中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十住毗婆沙論》、《寶行王正論》等,後世佛教幾乎都受到他的影響,所以,尊稱他為「八宗之祖」。
鳩摩名叫羅什,頗有名氣,出生龜茲國,少年和青年時代,他在喀什米爾研究佛教及其他學問,回國時,他的聲望已從西域一帶傳到中國,雖然,他被邀請至中國,卻因戰亂頻仍,而在涼州住了十多年,才好不容易被後秦的姚興接去,在弘始三年底,才前往長安,前後在長安住了十二年,他翻譯了大約四十部三百卷佛經,也培訓一批弟子,在中國建立了佛教昌隆的基礎。而且,他的譯筆流利洗練,著名的《法華經》、《維摩詰經》、《金剛經》等,雖然也有別人經手的漢譯,但只有他一人的譯筆最受歡迎,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雖然,有人表示《大智度論》是鳩摩氏的節譯,原因是這樣的。現存的本論共計一百卷,龐然大物也。其中,有三十四卷係《大品》的初品註釋,譬如《大品》跟所有的經典一樣,都用「如是我聞」開始,那麼,「如是」到底指些什麼?首先分成七項來詳述,至於說到「我」,佛教豈非主張「無我」嗎?在相反論調方面也有詳細的答覆,這種做法是,一字一句都列出幾項來說明。誠如上述,光是初品就要用三十四卷。如果採用這種做法,《大品》九十品全部論完時,恐怕很不簡單。於是,鳩摩就在第二品以下,憑「秦人好簡故」的理由來節譯,才將第二品──第九十品收到餘下六十六卷裡,共計一百卷。在本論序文裡有「三分除二」這句話,但在後記裡說:「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依照這個算法做下去,恐怕會多達三百卷,甚至一千卷,到底是那一種呢?因為數目相差很大,就不免啟人疑竇了。為了提供參考起見,所謂卷的意思,係裝訂中國書籍的數字,而且,裝訂情況也各不相同。譬如上面記載《大品》二十七卷,但在另外編輯方面,則有三十卷,甚至別的編輯多達四十卷。在《大智度論》一百卷裡,也包括《大品》木文的翻譯,因有「經」、「論」之別,倘若《大品》的數量為二十七卷,那麼,《大智度論》的實際數量就只有七十三卷了。
通常,佛經總稱經、律、論等三藏,其中論(藏)是經(藏)的註解文獻。龍樹所寫的書,全是論藏,由此可見,在其他諸論裡,他的著作幾乎全是如此,始終都是艱深的論理與交談。在龍樹的著作裡,尤其以《中論》最出名,它把大乘佛教「空」的思想,完全用論理的、哲學的文脈建立起來。但是,只有《大智度論》跟龍樹的其他論著,以及其他論師的論著不同,因為文學部份相當顯著。當然,並非全部如此,但中間插入不少文學故事,從這些具體實例,來說明艱深的概念與實踐德目等。本來《中論》很強調「空」的思想,「破邪」方面很明顯,反之,《大智度論》卻在敘述「真空妙有」。其實「真空妙有」這句術語,卻是後代人任意加進去,它根本不曾出現在《大智度論》裡。或者,也有人表示《大智度論》等於當時佛教思想的百科全書。原因是,本書裡除了上述那些文學性敘述以外,也有極多部份引自經典,也引用諸說。
以前,我比較熟悉原始佛教經典裡的「說話」或「故事」,關於大乘佛教方面,除了若干經與律以外,所知有限,所以,我想在此以《大智度論》為資料,挑選「故事」那一類。原則上,我依據下面的標準。
一、根據《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五卷所收集的材料,除了二~三行短篇的東西,我都做某種程度的摘要。
二、根據漢文採用相當自由的口語翻譯,不省略任何語句。
三、省去煩雜的對照字句。
四、漢字的地名與人名等個別詞語仍然照用。
修訂版編案:所有人名、地名,原譯舛誤處,全依鳩摩羅什漢譯、妙蓮法師標校之《大智度論》訂正,除非必要,而以夾註輔讀外,其餘不另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