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佛陀賜給我與癌症病人溝通的密碼,
我要把癌細胞變成愛細胞,將活細胞變成佛細胞,
幫助其他病友走過生命的幽谷。
◎罹癌簡直像結交新朋友一樣,說發生就發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而生病真的是業報嗎? --釋德寅
◎這本書雖然談的是一堂生死的課,我認為無論生不生病,只要有生命,都值得一讀。 --林幸惠
◎明含歷盡苦難,「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不斷豐富生命,讓慧命成長,如今已是一位發光的人間菩薩,也是一顆塵盡光生的燦爛明珠,真正可喜可賀。 --林靜曜
作者明含歷經罹癌考驗,更清楚了自己面對生命的方式,也堅定她分享的心情,本書就是她的病後記錄。作者切身體驗與熱情的態度,那分真實的心情讓人極易進入文字中,坦率與幽默的口吻,相信會鼓勵所有讀者,慢慢累積仔細修心,當能自在寬容;就把那些難解的苦痛,當作是「生命的奇遇」。
*
……想帶著不愛看書的病友,做一做「心靈SPA」,讓他們即使只翻前幾頁,也能一掃心靈的窒悶,揮別「心障病」。想要放很多很多「大自然」的相片,讓無法外出接觸大自然的病友,也可以想像置身山林。因為自己臥病落髮以來,突然好想及時尋訪到世間的桃花源,突然很嚮往去看看山野花影、聽聽鳥叫蟲鳴、吸吸傳說的芬多精,找到蘊藏奇藥的大寶山,求得能醫百病的千年靈芝、冰山雪蓮,和可以遠離塵囂、終老一生的人間淨土。
化療期間,原以為白髮會比黑髮先掉;原以為化療之後長出的會是直髮;原以為失去乳房對女人沒什麼大影響;原以為吃荷爾蒙藥就像吃感冒藥稀鬆平常;原以為人生一切運作的軌道都像從前一樣。……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答案,只有時間能揭曉,好多事情急不來的。時間,既是成就一切智慧的重要元素與考驗,而等待,則是唯一的方法。
佛陀愛人,爲每個人配製了醫病醫心的法藥,而法藥放在跟你有相同生命密碼的人身上,等著你去解讀,「見苦知福」則是唯一的通關密語。
--明含
作者簡介:
明含
現任教職,行政院文建會「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類得主,並獲多次歌詞、童詩創作獎項,作品散見各報。著有《含沙的明珠》等書,並為靜思人文編輯「愛的希望」系列叢書。為感念不識字的父母一生劬勞,發願要為市井小民寫下一本本淺顯易懂的「情書」,故為文沒有華麗的詞藻、縹緲的場景,只見生命的原汁原味。喜歡觀察卑微的小人物,體悟人間至情;常被別人感動,自己也愛讓人流淚。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罹癌是業報嗎? /釋德寅
癌症,說得含蓄一點是惡性「腫瘤」,聽起來果然不那麼嚇人。
但是有醫學研究者直言:「現代人,每個人都在排隊等著得癌症。」確實,此話不假!看看我們四周,罹患癌症或許比中獎還容易。又如一般人總以為出家人清修苦行,道行高、作孽少,應該能避免「惡有惡報」的疾病上身。事實上,出家人一樣會得癌症,也一樣因癌危及生命。
罹癌簡直像結交新朋友一樣,說發生就發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而生病真的是業報嗎?
以佛家觀點來看,什麼都是業報,遇到好事是業報,遇到壞事也是業報,有因就有果,這個果就是業報。業報不一定都是壞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當然也有不好不壞的。因此,業報只是一個觀點,一個結果,並不是判刑定罪,更不能容許任何人以善意之名、藉此來傷害別人。
生病的人已經夠苦了,需要的是支持與關愛,不是理性的病因剖析──「生病,那是你自己的業報!」這種行為,就像看到有人溺水,不想辦法去救,卻叉著手站在岸上對溺水的人說:「誰叫你不早學會游泳!」說這種話的人一點也不慈悲,完全不懂得將心比心。
假使你剛好是生病的那個人,這種話就不必聽了,以免加重自己的心靈「業報」──因為別人的話,以致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那麼,當我們依照號碼,「輪到」罹患癌症時,究竟要如何面對?身與心兩方面如何安頓?我覺得,參考「前輩」過來人的話,是實際也較容易的做法。因為面臨生命的大考題,浪費精神體力和不懂的人一起瞎闖,簡直是開玩笑;身心隨著四面八方而來的意見翻湧起伏,更是傷身又傷神。
明含師姊因為自己走過,知道生病的甘苦,所以發願要以自身經驗,幫助同樣受苦的人。閱讀明含師姊的文字,除了作家特質──條理清晰、文筆流暢,織綴在字裡行間的,更是一顆真誠分享的心,以及一股堅強的生命勇氣。
震驚、疑惑、憤怒,尋找、解謎、重生,重生不僅是指身體狀況穩定下來,更是心靈的洗滌與提昇。明含師姊在治療上與醫師配合,飲食、生活上作調整,心理上也與宗教、心靈導師對話,跌跌撞撞,哭哭笑笑,終於也找到了平衡點。這一切她都不吝分享,書中點點滴滴都是她「成長」的痕跡。
身為編輯,我認為這是一本有內容、好讀的、對人有用的,值得出版的好書。身為讀者,雖然我的身體還沒輪到得癌症,但是心靈癌症──生活中的煩惱障礙,則從中獲得了許多啟發。
〈推薦序〉上一堂生死課 /林幸惠
人生無常,沒有什麼事是永恆的,可是有些事是永遠不會忘記。
經由生老病死的苦,讓我們學習珍惜時間與身體。如果沒有這些病痛、老化與生死的警覺,我們怎麼知道健康與時間有多重要呢!
本書作者明含的筆觸,字裡行間有著寬廣的愛與深厚的情,獨特而迷人。她的生命充滿愛與感恩,包含著追逐她那部舊車與陌生人。可是透過本書,最重要的是要傳達人生應當如何面對病苦,適應它的變動,恢復它對自己內心的創傷。
我最喜歡書中的心靈SPA,很有舒解壓力的療效,明含因已取得與癌症病人的溝通密碼,而發願寫此書。尤其她在許多章節中分享復健的心情,確實是點燃癌症患者心靈的一盞明燈,點亮了,內心病痛的洞見會油然而生,可以領悟到生命的全新價值,而不會再自怨自艾了。
這本書雖然談的是一堂生死的課,但我認為無論生不生病,只要有生命,都值得一讀,值得與大家分享。明含的現身說法,經驗分享,衷心期盼的是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明含其實已為這世界做出了貢獻。
從本書中我得到的教導是:最幸福的人,並不是擁有最美好一切的人,而是最會充分利用與珍惜、感恩自身所擁有一切的人。
證嚴上人的靜思語:「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讓每天都有值得珍惜的理由吧!
〈推薦序〉塵盡光生的明珠 /林靜曜
和明含第一次見面時,我不認識她,她也不認識我,只因吳佩真師姊邀我跟她去開導一個兒子往生的母親,明含與我相對而泣一整晚。
人生的因緣真奇妙,有緣的人,不必開口說話都投緣。
她的人生際遇與體悟,與我有許多相似之處,加上我廿八歲那年罹患子宮頸癌,明含四十四歲罹患乳癌,或許因此我倆更加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經常互相加油打氣,分享養生之道與修行體悟。
明含雖罹癌,大病初癒,卻常送我補品及加油卡片,時時不忘關心我,讓我深深感動,內心感覺無限的溫馨與幸福,那種老了還能被愛的感覺真好!
《生命的奇遇》是她罹癌後的心得分享,《含沙的明珠》則是她成長的心路歷程。我忍住眼晴的乾澀,將全書看完。一邊看,眼淚一邊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實在太感人了。內心雖然深感不捨及心痛,但也深深被她的勇氣感動,更感佩她生命的韌性……。
明含歷盡苦難,「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不斷豐富生命,讓慧命成長,如今已是一位發光的人間菩薩,也是一顆塵盡光生的燦爛明珠,真正可喜可賀。
最後,祝福她平安吉祥, 順心如意!讓我們共同牽手,跟隨上人在慈濟菩薩道上,精進再精進,福慧雙修!
名人推薦:〈推薦序〉罹癌是業報嗎? /釋德寅
癌症,說得含蓄一點是惡性「腫瘤」,聽起來果然不那麼嚇人。
但是有醫學研究者直言:「現代人,每個人都在排隊等著得癌症。」確實,此話不假!看看我們四周,罹患癌症或許比中獎還容易。又如一般人總以為出家人清修苦行,道行高、作孽少,應該能避免「惡有惡報」的疾病上身。事實上,出家人一樣會得癌症,也一樣因癌危及生命。
罹癌簡直像結交新朋友一樣,說發生就發生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而生病真的是業報嗎?
以佛家觀點來看,什麼都是業報,遇到好事是業報,遇到壞事也是業報...
章節試閱
第四章 變髮唯心大修行──短期落髮修行
一向自己打理頭髮,卻因開刀之故,左手無法舉高,只能上美容院洗頭。
美髮師梳理後的頭髮真美,但我卻無緣出門見人,只能鎮日躺在床上、窩在沙發上,因此沒一會兒,頭髮又全亂了。臥病在床的人真無助,連愛漂亮都是奢求!
怕今生再也不能梳慈濟頭了,於是瞞著先生,要兒子陪我去相館拍妥「遺照」。沒想到,拉著兒子跟我擠進小小的更衣室,要他幫我穿旗袍時,卻因傷口疼痛,久久無法套下旗袍,當場蹲在地上失望落淚。
此刻多麼希望慈濟委員的旗袍、八正道,都能改良成側邊全排拉鍊式的,讓所有開刀的病人,都能輕易穿上它,正常外出做慈濟,用付出的法喜來減輕疼痛。
擇定九月廿八日教師節,請來一位師姊為我落髮,作為「明含短期出家圓頂紀念日」,算是給自己一份最特別的教師節禮物。
先生孩子都去上班、上學,無法「觀禮」,我只好請出爸媽的遺照,在他們面前跪拜,懺悔我的不孝,不能保住頭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樣的古訓,如今體會至深,忍不住頻頻落淚。
兒子回家,看到我的光頭,竟誇獎我的頭型真美,還問我要不要讓他再去理光頭,陪我一起出去「耍酷」,還說反正他常理光頭,不差這一次。他的體貼,讓我窩心至極!
也疑惑著為何同樣理光頭,兒子習以為常,甚至已經成了他的註冊商標;而我卻要心疼落淚,不敢面對鏡子?……
第二次化療後,陸續掉髮,才新生的短髮也反覆被摧毀脫落;反倒是白髮的生命力特別強,始終緊黏著頭皮不放。誰說白髮是衰老的表徵?它比黑髮還要堅韌啊!
慶幸自己落髮前,已先將頭髮剪下,做成了一頂假髮。但落髮四個多月後,直到除夕圍爐前幾天才拿到它,興奮得差點落淚。欣慰能和睽違已久的頭髮一起圍爐吃團圓飯,身體髮膚總算在除夕夜「大團圓」,戴著它回娘家,也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了。
只可惜,它被設計成一頂俏麗年輕的短髮,讓我覺得好生疏。所幸細心的假髮師,連我剪短的白髮都植回,彷彿在證明「如假包換」。過去我厭惡自己的白髮,如今卻欣慰它能為我「驗明正身」,找回真愛。
但我不得不告別二十幾年來長髮披肩的造型了,也遺憾假髮的長度,讓我不能再梳慈濟頭。不時掐著手指細數,真髮還要幾個月才能長到足夠的長度,讓我再度以慈濟人的形象復出?當然,我不免也擔心癌症復發,果真如此的話,就可能永遠盼不到梳慈濟頭那一天的到來了。
頂著我的假髮新造型外出,卻有許多法親和學生都不認得我了,連過去關心備至的家扶中心寄養學生,多次與我擦身而過,都沒認出我這個疼愛她的「生命貴人」。
想起自己過去常承擔大型活動的主持人,是螢幕上的焦點人物,現在換一個形象就沒人認識了,才深切理解到人的形骸軀殼都是虛假的,因此要去我相,也不要執著當永遠的貴人,或希冀永久的光環。
學校同事紛紛說我變年輕了,有幾人甚至也和我一樣改變造型,剪短頭髮。沒想到罹癌的我,還能帶動時尚潮流呢!
新髮長出後,令人詫異的是我居然有了一頭濃密的捲髮,好似上天親手幫我設計剪燙過的,除了有一種復古的感覺,也挺時尚有型的!
我像個帥氣的小男生,梳著西裝頭上班,先生屢次忘神地看著我的新造型,誇獎我五官分明,輪廓好美!雖然他的讚美,無非是想給我信心,但至少表示我還有幾分姿色,他對我還有幾分愛戀。
原來短髮也不賴,何必太執著以前的形象呢!
第四章 變髮唯心大修行──短期落髮修行
一向自己打理頭髮,卻因開刀之故,左手無法舉高,只能上美容院洗頭。
美髮師梳理後的頭髮真美,但我卻無緣出門見人,只能鎮日躺在床上、窩在沙發上,因此沒一會兒,頭髮又全亂了。臥病在床的人真無助,連愛漂亮都是奢求!
怕今生再也不能梳慈濟頭了,於是瞞著先生,要兒子陪我去相館拍妥「遺照」。沒想到,拉著兒子跟我擠進小小的更衣室,要他幫我穿旗袍時,卻因傷口疼痛,久久無法套下旗袍,當場蹲在地上失望落淚。
此刻多麼希望慈濟委員的旗袍、八正道,都能改良成側邊全排拉鍊式的,讓所有...
作者序
〈自序〉沒負擔,不孤單 /明含
終於決定交稿出書了,雖然還不知能不能稱為「定稿」,因為還不知自己對癌症的認識是否完整了。
生病以來,一直有人鼓勵我將抗癌的心路歷程出書,我也義不容辭地答應,畢竟這是很「殊勝」的因緣。
既然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經的歷程,既然人人面對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的惶恐不安,何不當自己考上了癌症「先修班」,比別人提早修行生死的大課題,坦然面對癌症。
我是個很認真的病人,化療結束才半年時間就完稿,交出心得報告了,卻遲遲不敢出書發表。因為陸續發現自己對癌症並不那麼了解,怕誤導病友,還不能與人分享。這其中包含化療期間,原以為白髮會比黑髮先掉;原以為化療之後長出的會是直髮;原以為失去乳房對女人沒什麼大影響;原以為吃荷爾蒙藥就像吃感冒藥稀鬆平常;原以為人生一切運作的軌道都像從前一樣。…
才發現,人生有很多答案,只有時間能揭曉,好多事情急不來的。時間,既是成就一切智慧的重要元素與考驗,而等待,則是唯一的方法。
這一等,將近一年。身心沒有新的狀況,表示一切應該都穩定,該是分享的時機了。
每次出書之前,總搶著當第一個讀者的兒女,這次嫌我寫的書內容太少了,我說自己只想出一本「薄薄的書」。
大半生都在看書、編書、寫書、管書的我,現在才發現過去拿的書,對絕大部分的病友來說都太沉重了。更何況癌症病友還扛著超重的生命包袱,不忍再多給他們重量了。
開刀切除乳房之後,因淋巴循環嚴重失調,造成手臂腫脹麻痺,不僅不能提重物,成了名副其實的「少奶奶」,就連托著一本只有兩百多頁的書,也讓我有如舉磚塊般吃力,可以一連酸痛好幾天。
於是,「為病友寫一本沒有負擔的書」,對我是一種使命。
想將書的字體變很大很大,因絕大部分的病友都昏天暗地地躺在床上、癱在家裡,不能再給他們視力的負擔,讓他們放棄有限的人生視野和求生意志。
想要給他們一本彩色印刷的書,提醒病友不要因臥病太久,忘記了人生的繽紛多彩,只記得醫院的冷白和死亡的黑影。
想帶著不愛看書的病友,做一做「心靈SPA」,讓他們即使只翻前幾頁,也能一掃心靈的窒悶,揮別「心障病」。
想要放很多很多「大自然」的相片,讓無法外出接觸大自然的病友,也可以想像置身山林。因為自己臥病落髮以來,突然好想及時尋訪到世間的桃花源,突然很嚮往去看看山野花影、聽聽鳥叫蟲鳴、吸吸傳說的芬多精,找到蘊藏奇藥的大寶山,求得能醫百病的千年靈芝、冰山雪蓮,和可以遠離塵囂、終老一生的人間淨土。
病中好友「奶媽」更提醒我只寫罹癌的「光明面」。但,幾經思考,不該刻意隱晦某些心情。明知病友在人際關係上適應不良,在現實生活中被貼上標籤,在職場上受人排擠,該?病友如何「坦然接受」才是。因為,這就是癌症的全貌,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也如細胞有新陳代謝,一切都是自然法則,避重就輕就如自欺欺人。
得到癌症的我,畢竟還是凡夫,說不曾哭泣是騙人的,說不怕死更是騙人的。但癌症既是廿一世紀的頭號隱憂,有四分之一的人將會罹癌,那我就不孤單,只是不小心提前上了車,經歷了這段生命的奇遇。
乳癌雖讓我失去了一個乳房,但我還可以看清楚全世界;而且乳癌還有藥醫,還有那麼多病友可以分享醫療經驗,比起身罹罕見疾病者的孤立無助,我已幸運太多,何苦悲觀?
佛陀愛人,為每個人配製了醫病醫心的法藥,而法藥放在跟你有相同生命密碼的人身上,等著你去解讀,「見苦知福」則是唯一的通關密語。
我已上過癌症「先修班」,取得跟病友溝通的密碼了,希望您也可以為自己或為家人,「選修」這門生命的大課題!
〈自序〉沒負擔,不孤單 /明含
終於決定交稿出書了,雖然還不知能不能稱為「定稿」,因為還不知自己對癌症的認識是否完整了。
生病以來,一直有人鼓勵我將抗癌的心路歷程出書,我也義不容辭地答應,畢竟這是很「殊勝」的因緣。
既然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經的歷程,既然人人面對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的惶恐不安,何不當自己考上了癌症「先修班」,比別人提早修行生死的大課題,坦然面對癌症。
我是個很認真的病人,化療結束才半年時間就完稿,交出心得報告了,卻遲遲不敢出書發表。因為陸續發現自己對癌症並不那麼了解,怕誤導病友,還不能與...
目錄
推薦序一 罹癌是業報嗎? /釋德寅
推薦序二 上一堂生死課 /林幸惠
推薦序三 塵盡光生的明珠 /林靜曜
自 序 沒負擔,不孤單
第一章 遇見無常是正常
大悲大喜同一天,一切唯心造
生命遇強颱,人生被迫放長假
無常頻寄預告信
第二章 名利難保有尊嚴
我撿到二千六百萬的土地買賣合約書
掌大權者臥病在床,權力是一種負擔
有人工作只為了謀生,有人則為了求生
比鼻炎藥還便宜的抗癌藥品
第三章 親身入苦去感受
我得到與癌症病人溝通的密碼
認真生一場病,也有大功德
感冒戴口罩也是做功德
眾生多苦難,並非只有我一人在受苦
你想和誰交換命運?
第四章 變髮唯心大修行
短期落髮修行
一頂假髮,遠離憂鬱
轉女成男願,如願竟恐慌
我是上天升級授證的捨身菩薩
第五章 心若能定則自在
天天有人死亡是常態
日日虔誠禮拜無常
福德圓滿難求,善解無常得自在
預立遺囑,走得更從容
第六章 缺角杯子視為圓
感恩生命中的缺憾
兒女提前轉大人
最美的癌症病人
歡喜還,打八折;不願還,加利息
第七章 無分敵我愛細胞
和癌細胞「和平相處」,即有敵我之分
最大的腫瘤是懷孕
每日膚慰細胞的辛勞
第八章 素食護生又護身
開刀打麻醉猶恐慌,日日殺生卻無視動物的哀嚎
吃素的功德,等同天天放生
吃素可排毒,改善體質並不難
「煮」婦吃素,可以減輕全家的業障
第九章 養生先養簡樸心
多吃新鮮蔬果
親近大自然,回歸簡樸
簡單過生活
找對養生方法,不必花大錢
任何的養生,都比不上心裡有正念
第十章 工場用心即道場
豐富的經驗加用心,良能比儀器還準確
用心能成大醫王,不用心成大魔王
認真的人,也會草菅人命
第十一章 行善之念不可無
關心別人,回向自己
積善自有功德財
小小的關愛,大大的鼓勵
送善書與人結緣,務必先過濾內容
買保險是布施
最保險的人生,是接觸良善之人
第十二章 佛在自心不遠求
心中有佛的人,自有佛的庇佑
人人都有與佛陀溝通的頻率
念珠是上人的法髓基因,不可亂了序
後記 佛陀為我配製的法藥
推薦序一 罹癌是業報嗎? /釋德寅
推薦序二 上一堂生死課 /林幸惠
推薦序三 塵盡光生的明珠 /林靜曜
自 序 沒負擔,不孤單
第一章 遇見無常是正常
大悲大喜同一天,一切唯心造
生命遇強颱,人生被迫放長假
無常頻寄預告信
第二章 名利難保有尊嚴
我撿到二千六百萬的土地買賣合約書
掌大權者臥病在床,權力是一種負擔
有人工作只為了謀生,有人則為了求生
比鼻炎藥還便宜的抗癌藥品
第三章 親身入苦去感受
我得到與癌症病人溝通的密碼
認真生一場病,也有大功德
感冒戴口罩也是做功德
眾生多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