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1
每一天都是生日
當別人問我什麼時候出生?還有我是否慶祝生日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算作是我的生日。只要是快樂的場合,總是值得當作生日來慶祝的,因為在這些快樂的時光中,我們的確可以說是重生了。如果我們學會去感激生活中簡單的快樂,那麼每一刻都可以是慶祝生日的時刻。我們會覺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出生,時時保持著清新又快樂的感覺。
人人出生入死
這個看法其實也沒什麼新鮮。早在二千多年以前,佛陀就說過,每一個眾生隨時都在經歷著生與死。我們的心和身體,還有四周的一切,都持續地在出生和死亡。世間的一切都在持續改變著,這就是「無常」,也是禪的中心思想──了解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本性。
對許多人而言,衰老與死亡看起來是很悲傷的事情,但即使是悲傷,也是持續生滅的。如果一個人對死亡一直抱持悲傷的態度,那麼他一定也會持續將悲傷帶到生命中。我們每一個行為與念頭,都在生滅,而每一個行為都會製造業因,將來這個因會成熟,然後生起新的緣。這種行為與結果的循環,就是業的循環。在我們經歷生、老、病、死的時候,我們同時也不斷透過行為及其結果,建構自己的未來。
時時都是新的生活
佛教徒相信,我們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種下業因,影響下一世的出生與緣分。因此,我們應該特別小心自己身、口、意的行為。如果你知道,每一刻我們都在創造自己的未來,那是應該感到高興的。因為這表示我們有機會讓自己的行為變好,這樣將來所結成的果,不但對自己好,對他人也有益。如果時時無私地為了所有眾生的福祉而努力工作,那麼你就可以說,自己時時都在過著新的生活。 ──選自《禪門第一課》
書摘2
怕死怎麼辦?
所謂平安,便是不受環境困擾而起煩惱,不因環境的動亂而內心也跟著波動不安,心定能如止水,能如明鏡,能如萬里無雲的一片晴空,則身體雖住五濁惡世,也不會使我們感覺到煩擾不安,就能將此混濁的世界,看成人間的淨土。
怕死也沒有用
例如有一次我們的汽車,正在高速公路行駛,突然發現後邊有一輛車,飛快超過我坐的車,另外,後面又來了一輛汽車,加速緊跟,也想超入我們前面的車道,結果,使我們的這輛車,變成進退維谷,開快會撞上前車,開慢會被後車撞上。我的駕駛弟子,則一邊大叫,一邊嚇得面色發青,心跳個不停,我坐駕駛座旁,始終保持沉默。當危機閃過之後,他問我說:「師父!你為何不怕,差一點就被撞死了!」
我說:「既然有師父在車上,還會撞車出事嗎?」實際上那僅是安慰他的話。
我又說:「要死,如非死不可,怕也沒有用;不死,反正不會死,也就不用怕。以後你要學著用這樣的心態,心平氣和地謹慎開車。」
他回說:「師父,我尚無如此的工夫。」
我勉勵他說:「你要學著每天打坐,保持心緒平靜,再遇到如此的情況,就能夠不慌不忙,該如何應對就如何處理了。光是臨危大叫,不濟事的。」
臨急應變,切忌慌張,若有定力,便知天下本來無事,好好處理就是。
智慧不起煩惱
若能修智慧,便不起煩惱。無我的智慧,可從聽聞佛法、體驗佛理、反觀自我、洞察人生中獲得,也可從修行布施、廣結善緣、常知慚愧、並修禪定中獲得。有了智慧的人,便不會以煩惱心來處理自己的事,又能用平常心來面對當前的環境,心平氣和,愉快自在。既會將人間視為修行菩薩道的環境,又能把善惡、得失、是非、利害,看成因緣所生幻起幻滅的現象,不需要欣喜欲狂,也不必痛不欲生。
有智慧的人,知道世間一切現象的發生,都有其原因,若能以事前的努力及事後的補救來加以改善,當然極好,萬一已經成了定局,那就放開胸懷來承擔接受。怨天尤人於事無補,於人無益,何必愚癡,煩惱不已。
所以,有智慧的人,雖然生活於此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卻能享受到佛國淨土的無礙自在。 ——選自《念佛生淨土》
書摘3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面對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面對死亡的三種態度
以禪修者的立場來看,死亡可以分三個層次或三種態度:
1. 隨業生死──生和死,自己做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夢死。
2.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與死,活要好好地活,死要勇敢地死;活得快樂,死得乾脆。
3. 超越生死──雖然有生有死,但是對於已經解脫、超越生死、大悟徹底的人來講,生不以貪為生,死不以怕為死;生與死不僅僅相同,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能生則必須求生,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時能使自己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因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萬種的責任,帶著一生的功德,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生死的現象,猶如日出與日沒。日沒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消失,其本身並不會消失;日出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懸於太虛空中。
人的肉體雖然有生與死的現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淨佛性,永遠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懼它;對我們的未來,應該充滿著希望。
當以喜悅的心,勇敢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於自己一生的行為,不論是善、是惡,都要感謝,因為那是歷練的經驗,應當無怨、無悔、無瞋、無傲。過去的已成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此時最為重要。
修行而隨願、隨念往生
往生時的心態,有六種因素,可以決定死亡後未來的前途:
1. 隨業──善業、惡業,哪一種較重,就到哪個地方去。
2. 隨重──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3. 隨習──未作大善、大惡,但有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時,便隨習氣的趣向而投生他處。
4. 隨緣──哪一種因緣先成熟,就到哪裡去。
5. 隨念──由臨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決定去處。
6. 隨願──臨命終者的心願是什麼,就決定死亡後到哪裡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隨念、隨願,如果變成了隨業、隨重、隨習、隨緣,那是非常可憐的。
臨命終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親友應當以虔誠安定的心,為他誦經、持咒、念佛菩薩聖號,或者在他旁邊禪修,以定力和信力,幫助他的神識免於茫然,免於昏亂,而能得到安定,迎向光明,這樣才不會使亡者下墮,而能超生。
死亡的尊嚴,原則是不能違背平安與寧靜,不是讓臨終的人痛苦地走,不論是在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對死亡的人有害無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嚴,切忌慌亂地用器械搶救,不可呼天搶地地哭喊。重要的是,讓他平安、寧靜、祥和、溫馨地離開人間。 ——選自《平安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