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你想去哪個朝代冒險?
找到時間隧道開關的穿越小隊,這次要降落漢朝了!
和張騫一同周遊西域,一探古國風情,
你準備好了嗎?
✦✦✦隨書附贈「西王母的前世今生」圖鑑海報✦✦✦
★是豹尾虎齒的老嫗,還是貌美如花的少女?
★一起認識史籍上最多稱號的超資深女神代表!
(尺寸:14.8×26.5公分)
◆適合9-15歲閱讀
◆「甲骨文學校」系列第二集精彩上市
中國陝西漢中出土的漢代彩棺上,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赫然發現了自己的圖像。為了查明原因,三人憑藉一顆神祕的玻璃珠,來到了漢朝。
在草原上,他們認識了新朋友張綿,沒想到他的父親竟是被漢武帝派去出使西域的張騫。此時,張騫已被困匈奴多年,為了要完成使命,連通西域各國,悠悠三人協助他踏上了征途。
他們遇到想讓大家只有快樂沒有憂愁的哈哈大王、似真似幻的西王母和九尾狐、失誤墜落地球的「外星人」、會說話的駱駝和汗血寶馬……,到底張騫能否順利找到大月氏,而三人能否順利解開彩棺圖象之謎呢?
一場讓刺激又驚險的穿越之旅即將展開,等你一起來挑戰!
【主要人物】
●周悠悠─11歲,男生,國小五年級,是個想像力和創造力豐富,有點散漫的男孩,鬼點子極多,在緊急時刻意外的可靠。
●小布丁─6歲,周悠悠的妹妹,是個肉嘟嘟的小女生,只眼睛一睜開,小嘴沒有停過,不是在吃,就是在說。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被悠悠懷疑是來自外星的寶寶。
●何田田─11歲,女生,她是品學兼優的班長,也是周悠悠的同學兼鄰居,父母是考古學家,自幼被奶奶帶大,最近似乎有進入青春期的徵兆。
●張綿─11歲,張騫和匈奴女性生下的孩子,他喜歡草原的生活,在兩種文化間掙扎,連帶和父親的感情複雜。
●張騫─漢代的探險家。曾奉漢武帝之命,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兩次被匈奴軍隊俘虜囚禁,歷時十三年終於逃回長安復命,從而成功開拓了絲綢之路。漢武帝也因此封張騫為博望侯。
作者簡介:
黃加佳
兒童文學作家、記者,曾探訪報導過諸多考古、歷史、文化遺跡,善於發現隱藏在大歷史背後的小細節。她是歷史的挖掘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既了解孩子也熱愛歷史,相信可以找到一條路讓孩子愛上歷史,愛上閱讀。
■繪者簡介
LONLON
澳門出生,兒童漫畫出道。漫畫風格熱鬧、溫馨、歡樂且平易近人,擅長營造賀歲片般的氛圍。作品有《再見信天翁》、《阿甯咕與地下的反抗軍》小兒子漫畫系列。
■審定者簡介
劉欣寧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審訂】
劉欣寧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界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彥陞|時空偵探、《世界古文明之旅》作者
李貞慧|童書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名人推薦:【專業審訂】
劉欣寧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界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小壁虎(蔡孟耘)老師|竹林國小教師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彥陞|時空偵探、《世界古文明之旅》作者
李貞慧|童書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楊傳峰|《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推薦序
導讀
當東方遇上西方
劉欣寧
歷史學者或考古學者經常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偵探:過去已經過去,只留下蛛絲馬跡,學者或偵探必須仔細尋找、觀察這些蛛絲馬跡,推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來想像過去發生了甚麼。然而越久遠的過去,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必然也越稀少,沒有人有把握甚麼才是真正的事實。這個時候,多麼羨慕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能夠利用小帳棚穿越時空,親自一窺過去。
這次的故事以一個奇特的墓葬開端,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來到中國北邊的草原地帶,遇到漢朝的大探險家張騫。張騫的處境遠比後來唐朝的玄奘和尚艱難地多,因為當時對西域幾乎一無所知,更別提路途中面臨惡劣的環境與匈奴的威脅,但他還是憑藉過人的膽識與毅力抵達西域。所謂「西域」包含今日的新疆和中亞地區,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歷史上將張騫的成就稱為「鑿空」,可以想像成開鑿一條連結中國與西域的隧道,從此以後中國與西域能夠直接接觸、交流,意義可以和發現新大陸相比擬。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當然是以中國的視角出發。漢朝的死對頭──匈奴早就遊走於中國與西域之間,甚至與更西方的世界互動。考古學者發現從東歐到北亞的草原地帶,經常出現具有動物造型、風格相似的金屬飾品,年代早在張騫通西域以前,因此這片廣大的草原很可能正是早期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在草原上活動的是騎在馬背上、以游牧為生的人群,他們的移動帶來信息與物質的交換。這些游牧民族沒有文字,無法書寫自身的歷史,他們的事蹟卻引起周邊地區的歷史學家的關注:西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是斯基泰人,記錄於希羅多德的《歷史》;而東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則是匈奴,記錄於司馬遷的《史記》中。
司馬遷描述匈奴居無定所、沒有城郭,不從事耕作、以肉食為主食,正好與中國的農業文明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從小習慣騎、射,匈奴人自然成為天生的戰士,經常在中國的邊境地帶進行掠奪,帶給中國很大的困擾。然而匈奴為什麼要掠奪呢?其實與游牧經濟型態有關。農業社會可以自給自足,光靠游牧卻很難滿足食衣住行的各種需求,因此游牧人群必須依靠貿易等方式獲取生活資源。然而,雖然我們常說務農是「靠天吃飯」,游牧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衝擊,天災往往導致牲畜大量死亡,讓游牧人群沒有盈餘可以進行貿易。這個時候掠奪就成為他們維持生存的必要手段。
匈奴的掠奪固然有時情有可原,漢帝國邊境的人民遭受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失也萬般無辜,萬里長城正是為了對抗匈奴的侵擾而建立。長城的防禦機制可不僅僅是蓋好一道牆而已,沿線都需要派兵駐守瞭望,一旦發現匈奴的蹤跡,必須馬上傳遞烽火信號,警告駐軍與人民嚴加戒備。漢朝的男子有服兵役的義務,要遠離家鄉,到荒涼的邊境地帶守衛,絕不是一件輕鬆好玩的事。而大批軍隊駐守邊境,糧食、物資的補給也是個頭痛的問題。總之,為了應付倏忽飄渺的匈奴,漢帝國投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自然期待能夠一勞永逸、一舉殲滅匈奴的辦法,這正是張騫通西域的重要背景。而當兩國敵對之時,最痛苦的莫過於夾在中間的人們了。故事中的張綿不斷追問自己到底是匈奴人還是漢人?這種認同上的煎熬想必會一直伴隨著他。
張騫經歷九死一生所抵達的大夏,位於今日中亞的阿富汗北部一帶,距當時兩百年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曾征服此地,張騫與亞歷山大的足跡在此重疊。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帶到西亞和中亞,這兩百年間被稱為「希臘化時代」。而正在張遷出行前夕,羅馬攻陷迦太基,也占領了希臘本土,希臘化時代結束,羅馬時代正式展開。漢與羅馬兩大帝國,在歐亞大陸兩端相互輝映。不過,張騫尚未得知羅馬的存在,東漢以後,羅馬才進入中國史書的記載中。
田田爸爸發掘的墓葬主人,為什麼「腰上繫著匈奴風格的銅皮帶扣,身邊放著一把漢代銅鏡,胸前還放著一枚古希臘風格的金幣」,「手裡還拿著一顆能與現代工藝媲美的玻璃珠」呢?
讀者不妨也當起偵探,跟著悠悠、田田和小布丁,一起踏上這段充滿國際色彩的解謎之旅吧!
導讀
當東方遇上西方
劉欣寧
歷史學者或考古學者經常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偵探:過去已經過去,只留下蛛絲馬跡,學者或偵探必須仔細尋找、觀察這些蛛絲馬跡,推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來想像過去發生了甚麼。然而越久遠的過去,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必然也越稀少,沒有人有把握甚麼才是真正的事實。這個時候,多麼羨慕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能夠利用小帳棚穿越時空,親自一窺過去。
這次的故事以一個奇特的墓葬開端,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來到中國北邊的草原地帶,遇到漢朝的大探險家張騫。張騫的處境遠比後來唐朝的玄奘和尚...
作者序
導讀
當東方遇上西方
劉欣寧
歷史學者或考古學者經常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偵探:過去已經過去,只留下蛛絲馬跡,學者或偵探必須仔細尋找、觀察這些蛛絲馬跡,推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來想像過去發生了甚麼。然而越久遠的過去,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必然也越稀少,沒有人有把握甚麼才是真正的事實。這個時候,多麼羨慕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能夠利用小帳棚穿越時空,親自一窺過去。
這次的故事以一個奇特的墓葬開端,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來到中國北邊的草原地帶,遇到漢朝的大探險家張騫。張騫的處境遠比後來唐朝的玄奘和尚艱難地多,因為當時對西域幾乎一無所知,更別提路途中面臨惡劣的環境與匈奴的威脅,但他還是憑藉過人的膽識與毅力抵達西域。所謂「西域」包含今日的新疆和中亞地區,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歷史上將張騫的成就稱為「鑿空」,可以想像成開鑿一條連結中國與西域的隧道,從此以後中國與西域能夠直接接觸、交流,意義可以和發現新大陸相比擬。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當然是以中國的視角出發。漢朝的死對頭──匈奴早就遊走於中國與西域之間,甚至與更西方的世界互動。考古學者發現從東歐到北亞的草原地帶,經常出現具有動物造型、風格相似的金屬飾品,年代早在張騫通西域以前,因此這片廣大的草原很可能正是早期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在草原上活動的是騎在馬背上、以游牧為生的人群,他們的移動帶來信息與物質的交換。這些游牧民族沒有文字,無法書寫自身的歷史,他們的事蹟卻引起周邊地區的歷史學家的關注:西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是斯基泰人,記錄於希羅多德的《歷史》;而東方最著名的游牧人群則是匈奴,記錄於司馬遷的《史記》中。
司馬遷描述匈奴居無定所、沒有城郭,不從事耕作、以肉食為主食,正好與中國的農業文明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從小習慣騎、射,匈奴人自然成為天生的戰士,經常在中國的邊境地帶進行掠奪,帶給中國很大的困擾。然而匈奴為什麼要掠奪呢?其實與游牧經濟型態有關。農業社會可以自給自足,光靠游牧卻很難滿足食衣住行的各種需求,因此游牧人群必須依靠貿易等方式獲取生活資源。然而,雖然我們常說務農是「靠天吃飯」,游牧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衝擊,天災往往導致牲畜大量死亡,讓游牧人群沒有盈餘可以進行貿易。這個時候掠奪就成為他們維持生存的必要手段。
匈奴的掠奪固然有時情有可原,漢帝國邊境的人民遭受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失也萬般無辜,萬里長城正是為了對抗匈奴的侵擾而建立。長城的防禦機制可不僅僅是蓋好一道牆而已,沿線都需要派兵駐守瞭望,一旦發現匈奴的蹤跡,必須馬上傳遞烽火信號,警告駐軍與人民嚴加戒備。漢朝的男子有服兵役的義務,要遠離家鄉,到荒涼的邊境地帶守衛,絕不是一件輕鬆好玩的事。而大批軍隊駐守邊境,糧食、物資的補給也是個頭痛的問題。總之,為了應付倏忽飄渺的匈奴,漢帝國投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自然期待能夠一勞永逸、一舉殲滅匈奴的辦法,這正是張騫通西域的重要背景。而當兩國敵對之時,最痛苦的莫過於夾在中間的人們了。故事中的張綿不斷追問自己到底是匈奴人還是漢人?這種認同上的煎熬想必會一直伴隨著他。
張騫經歷九死一生所抵達的大夏,位於今日中亞的阿富汗北部一帶,距當時兩百年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曾征服此地,張騫與亞歷山大的足跡在此重疊。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帶到西亞和中亞,這兩百年間被稱為「希臘化時代」。而正在張遷出行前夕,羅馬攻陷迦太基,也占領了希臘本土,希臘化時代結束,羅馬時代正式展開。漢與羅馬兩大帝國,在歐亞大陸兩端相互輝映。不過,張騫尚未得知羅馬的存在,東漢以後,羅馬才進入中國史書的記載中。
田田爸爸發掘的墓葬主人,為什麼「腰上繫著匈奴風格的銅皮帶扣,身邊放著一把漢代銅鏡,胸前還放著一枚古希臘風格的金幣」,「手裡還拿著一顆能與現代工藝媲美的玻璃珠」呢?
讀者不妨也當起偵探,跟著悠悠、田田和小布丁,一起踏上這段充滿國際色彩的解謎之旅吧!
導讀
當東方遇上西方
劉欣寧
歷史學者或考古學者經常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偵探:過去已經過去,只留下蛛絲馬跡,學者或偵探必須仔細尋找、觀察這些蛛絲馬跡,推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係,來想像過去發生了甚麼。然而越久遠的過去,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必然也越稀少,沒有人有把握甚麼才是真正的事實。這個時候,多麼羨慕悠悠、田田和小布丁,能夠利用小帳棚穿越時空,親自一窺過去。
這次的故事以一個奇特的墓葬開端,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來到中國北邊的草原地帶,遇到漢朝的大探險家張騫。張騫的處境遠比後來唐朝的玄奘和尚...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章 田田失蹤了
第三章 你爸爸是張騫?
第四章 父子大戰
第五章 我們會騎馬
第六章 賽馬大會
第七章 大沙暴來了
第八章 忘憂城
第九章 西王母的提示
第十章 誰在說話?
第十一章 獨目妖怪
第十二章 天降之神
第十三章 大宛國
第十四章 汗血寶馬
第十五章 亞歷山大城
第十六章 大夏國的奧運
第十七章 女巫婆婆
第十八章 攝魂板
尾聲
絲路是一條什麼路
引子
第一章 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章 田田失蹤了
第三章 你爸爸是張騫?
第四章 父子大戰
第五章 我們會騎馬
第六章 賽馬大會
第七章 大沙暴來了
第八章 忘憂城
第九章 西王母的提示
第十章 誰在說話?
第十一章 獨目妖怪
第十二章 天降之神
第十三章 大宛國
第十四章 汗血寶馬
第十五章 亞歷山大城
第十六章 大夏國的奧運
第十七章 女巫婆婆
第十八章 攝魂板
尾聲
絲路是一條什麼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