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當代法國倫理思想(簡體書)的圖書 |
![]() |
$ 94 | 當代法國倫理思想(簡體書)
作者:馮俊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規格:19*13cm / 初版 / 264頁 ![]() ![]() |
|
今日之法國本土於鐵器時代由高盧人征服,前51年又由羅馬帝國吞併。486年法蘭克人又征服此地,其於該地域建立的早期國家最終發展成為法蘭西王國。法國至中世紀末期起成為歐洲大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眾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國。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國,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國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已開發國家,其GDP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國是歐盟人口第二多的成員。法國被《富比士》列於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
維基百科
幾百年來,法蘭西形成了悠久的倫理思想傳統。當代法國倫理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法國倫理學為理論基礎,它和法國社會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緊密相聯,是法國社會存在的反映;又和哲學、文學一脈相承,反映出法國社會和西方社會的時代精神。本書就當代法國思想界一些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倫理思想作一概觀,既有全景式的掃視,又有局部的深入分析。本書合適大學哲學系學生和法國哲學研究者閱讀。
馮俊,1958年生,湖北省英山縣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 師、副校長。1987年底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4一1995年間在英國牛津大學做 高級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著有《笛卡爾第一哲學研究》、《法國近代哲學)、 《當代法國倫理思想概論》等;合著有《后現 代主義哲學講演錄))、《西方哲學史新編》、《西方哲學問題研究》、《當代外國倫理思想研究》、《西方哲學史》等;主持翻譯《勞特利奇哲學 史》 (十卷本)和《布萊克韋爾哲學指導叢書》 等哲學著作和教材20余種。本書是全面系統地研究西方近代哲學的創始人、理性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笛卡兒哲學的一本學術力作。作者對笛卡兒的理性主 義的基本原則、方法論體系、我思故我在、 天賦觀念論、對上帝存在和外物存在的證明、心身關係、形而上學和物理學的關係等核心 理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并對笛卡兒哲學在西方近現代哲學中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做出了全面和準確的描述。本書不僅深化和推進了我國對于西方哲學的研究,而且為廣大讀者展示了理性主義思維方式的精彩畫卷。
導言 當代法國倫理思想發展的特點
第一章 當代法國倫理思想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 實證倫理學傳統
一、“實證的道德”
二、真、美優于善
三、道德是一種社會強制
四、描述倫理學
第二節 非理性主義倫理學傳統
一、新批判主義倫理學
二、“觀念力”倫理學
三、生命倫理學
四、封閉的道德和開放的道德
第三節 宗教倫理學傳統
一、從“同意”到“認同”
二、“行動哲學”
三、“行動中的形而上學”
第二章 價值哲學和人格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法國價值哲學發展的道路
一、正題:雷蒙·博蘭
二、反題:勒塞納
三、合題:讓·皮塞勒
第二節 莫尼埃的人格主義
第三章 新托馬斯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馬里坦“以神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思想
一、個體性與個性
二、個人與社會
三、道德法則與意志自由
四、美德和幸福
五、“以神為中心的人道主義”
第二節 德日進基督教進化論的倫理思想
一、倫理學的理論基礎——基督教進化論
二、“進化論的新人道主義”
第四章 存在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薩特以“自由”為核心的倫理思想
一、“自由”是薩特倫理思想的核心
二、“自為的存在”和“存在先于本質”
三、自由選擇和道德責任
四、自我與他人——沖突和共在
五、對薩特倫理觀的幾點批判
第二節 加繆的“荒謬”和“反抗”
一、人生的意義問題是哲學的根本問題
二、人和世界的關係是荒謬
三、“荒謬的人”的道德
四、反抗創造價值
五、加繆倫理觀與薩特倫理觀之比較
第五章 現象學和解釋學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勒維納斯現象學的倫理思想
一、作為“第一哲學”的倫理學
二、他者的臉:總體性和無限性
第二節 利科意志現象學和解釋學的倫理思想
一、從現象學到解釋學
二、人是意志和非意志的統一
三、人的實在的二律背反
四、惡的倫理觀
五、自由與價值
第六章 結構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結構主義是“反存在主義”和“反人道主義”
第二節 拉康精神分析學的倫理思想
一、從“鏡像階段”到“俄狄浦斯階段”
二、“想象界”、“象征界”、“現實界”
三、人成為“能指”
第三節 阿爾圖塞論“理論上的反人道主義”
一、反對將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化
二、“認識論的斷裂”.
三、“理論上的反人道主義”
第四節 福柯從“人的死亡”到“自我關切”
一、“人的死亡”
二、自我關切
第七章 “新左派”、“新哲學”、“新右派”的政治倫理思想
第一節 “新左派運動”的政治倫理思想
第二節 “新哲學”的政治倫理思想
第三節 “新右派”的政治倫理思想
第八章 后結構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德里達解構哲學的倫理思想
一、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倫理意蘊
二、對勒維納斯倫理學的評析
三、人道主義和形而上學
第二節 德勒茲“欲望哲學”的倫理學思想
一、價值重估和游牧民族
二、反俄狄浦斯
結語 法國倫理思想的發展趨勢
一、從理論思潮的層面上看
二、從社會心態和價值觀念的層面上看
三、從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層面上看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