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當小個兒遇上大塊頭--國際交換學生手記的圖書 |
$ 140 ~ 144 | 當小個兒遇上大塊頭--國際交換學生手記
作者:王青怡 出版社: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1-01-20 語言:繁體書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傑里米·邊沁於1789年首次使用了國際這個詞。今天這個詞主要有以下三個意義: 涉及到多個國家或者其公民的事物,比如國際條約。 作為形容詞國際也常用來表示超出一個國家的國界的事物,比如國際水域。 國際與超國家這兩個詞之間的邊界不很清楚。比如歐洲聯盟不是一個國際組織,而是一個超國家組織,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則是一個國際組織。
最近國際與「洲際」和「全球」等概念之間的差別逐漸減小。
另一個容易與國際混淆的概念是跨國。跨國是指一個同時在亞國家、國家和國際範疇內存在的事物,比如跨國公司或者跨國民間組織等。
維基百科
「......當了交換學生,我的心胸大了,看事情的角度廣了,原來世界那麼寬闊!這裡的生活,就像是細細的流水,把像似尖石的我磨得圓潤點。痛苦、孤寂,是有的,但那就是成長經過的美......」
作者雖只是高一的學生,卻以流暢的文筆,寫下這一年來她在美國小鎮當交換學生的點滴生活,也呈現了青少年的潛力、塑性與能耐,是超過我們的想像與期待的。
【目錄】
楔子──我的轉捩點
第一篇──地球另上端的家人
我的第一個接待家庭、我在傑登森家庭、貝芃莉、我在帕夫家庭、和接待家庭做文化交流
第二篇──校園筆記
交換學生趣事、小個兒在美國、美國人上英文課、猶太孩子的小故事、表演對嘴秀、慢跑情誼、田徑社、樂隊、我和鋼琴、畢業舞會、我的朋友安勃兒、午餐朋友、安迪給我的啟示
第三篇──新鮮的體驗
自然教室、第一次自己騎馬、打鹿季、初見下雪、瘋狂演唱會、復活節尋蛋、鬥牛記
第四篇──小小外交官
介紹臺灣、在美國過新年、外國阿媽最愛臺灣魚丸、遇見中國文化迷
第五篇──教育思考
美國高中的學分制
、活潑的教學、我到美國成為數學天才、數學的應用、看學校籃球社、愛辯論的布萊恩
第六篇──旅遊札記
美國筆友──有緣千里來相會、密爾瓦基之行、初識紐約、痴等李奧那多、飛機驚魂記
第七篇──想家的心靈日記
起飛、異鄉、國慶日遙想家園、閱讀和彈琴、在美國想念KiKi、用網頁寫日記
後記
還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回到臺灣了
作者簡介:
王青怡,民國七十二年生,國中畢業後參加EF基金會辦理的高中交換學生專案,於一九九九-二○○○年赴美國威斯康辛州Mindoro-Melrose高中就讀一年。回國後,現就讀於臺北市中正高中。
喜愛閱讀、寫作、學習,也執著於自己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