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項符合
疼痛:健康失調所發出的警訊
的圖書
健康
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謝效率的水平。
對人類而言,健康是指個人或群體面臨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挑戰時,適應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於1946年6月22日WHO於紐約舉辦的健康大會,61國簽署並於1948年4月7月生效的WHO組織法序言定義健康廣義來說是:「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此定義相當有爭議,特別在其實務上不易評估,以及用到「完全」一詞所引發的相關問題。後來也有組織提出新的定義,有些定義將健康及個人的滿足相關連。例如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及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等國際分類系統,也常用來定義及衡量健康的組成。
有關預防及治療人類健康問題及促進人類健康的系統性活動會由醫療保健服務機構進行,而有關動物的類似議題則會由獸醫進行。
健康一詞也常用在許多非生物,且對人類有影響的物體,例如健康社群、健康城市或是健康環境等。
已知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個人健康的狀態,例如背景、生活形態、經濟條件、社會條件及靈性,這些稱為「健康決定因素」。研究已發現過大的壓力會影響健康。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疼痛:健康失調所發出的警訊
內容簡介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
‧這是一本祝福、安慰之書,當我們把它送給正在受苦的朋友時,千萬別忘記自己是基督身體的榮耀身分。
作者之一保羅‧班德醫生是國際著名痳瘋病專家,另一位楊腓力則以宗教著作聞名。
這本書結合了兩者的智慧:醫療與生命觀!
書中描述了作者從年幼起就和疼痛相關的記憶和事跡,並闡述了班德醫生在治療痳瘋病的過程中,漸漸體悟出痛對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意義。
作者曾居住於印度、英國和美國等地,這些不同地域對於理解痛的不同方式,也促使作者更深一層地、以更哲思的方式來解讀何為痛:痛,絕非僅只是一種生理感受,它也是一種心靈感受。
經由閱讀這本書,讀者會更理解自己的身體,以一種幾近和身體對話的方式來聆聽痛所傳達給身體的訊息。
既然疼痛是不受歡迎,卻又不得不要它,要怎樣才能有效的與痛並存?
保羅‧班德將疼痛的經驗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痛的「警告」,當周邊神經感受危險,它便響起。
痛的第二階段,脊椎神經和大腦基部扮演「神經閘門」的角色,將數百萬的警告歸類,化作「訊息」,傳達到大腦。此處受損或有疾病,訊息就不能傳達到大腦。痛的最後階段發生在大腦皮質,它從預先篩檢的訊息,下達適當的「反應」。成人因為有更廣泛的經驗和感情,就更能藉心思左右痛感。可將疼痛轉化為更嚴重的「受難」,也可藉思想將疼痛感降到最低。
關於疼痛的第三階段有一個好消息,它允許我們事先對疼痛做好準備。催眠術與安慰劑的效果證實人類心靈具備了控制身體痛苦的力量。我們要學習的便是開發這些潛能。「感恩及喜樂」的心是最有益健康的良藥。
這本書的最末章,楊腓力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作結。
「瑪莎不想要天使的翅膀,她要的是不會癱往一邊的手臂、不會淌口水的嘴巴、不會垮的肺葉」,瑪莎是一個漸凍人患者。
你如何教一個飽受身體衰殘和心靈恐懼的人看見慈愛的上帝和永生的盼望?然而,神做到了!瑪莎最終是帶著神的愛離開的。
專文推薦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本重要的教科書。……我希望醫科學生能夠讀它,在他們行醫救人之前;醫界同仁能夠讀它,在他們治療失敗之後;更重要的是,疼痛病人在他們絕望之時,也能夠讀它。」——孫維仁 醫師 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羅‧班德 (Paul Brand, 1914-2003)
世界聞名的手部外科醫生和痳瘋病專家。
晚年半退休的他,曾任華盛頓大學骨科系退休名譽臨床教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顧問。
他多年蓽路藍縷投身痳瘋工作,為他贏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素負盛名的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獎、達米達頓(Damien-Dutton)獎,和大英帝國至上勳章。
他在擔任路易斯安那州卡維爾痳瘋中心的復健主任時,獲得公共衛生部傑出服務獎。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著有《受害時神何在?》(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和《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等書。
此外,他也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雜誌的特約編輯;著作豐富,多次榮獲美國ECPA書藉金牌獎。
譯者簡介
江智惠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普羅旺斯大學MBA肄業。
曾任教職及出版社編輯。
陳怡如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碩士。
曾任報社編譯,現居美國,為專職翻譯。
目錄
推薦序 孫維仁
推薦序 埃弗利•庫普
第一部:踏上醫學之路
1 無痛的夢魘
2 死亡山峰
3 覺醒
4 疼痛之穴
5 痛學良醫
6 印度醫療模式
第二部:畢生研痛
7 繞道奇納坡
8 張放鳥爪手
9 偵查原由
10 改頭換面
11 投入大社會
12 移居牛軛湖畔
13 可愛的敵人
第三部:與痛為友
14 心靈深處
15 未雨綢繆
16 處理痛苦
17 疼痛的增強物
18 快樂與痛苦
後語:痳瘋病與愛滋病
序
序
前台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孫維仁
從疼痛治療醫生的角色來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開始有點鬱卒。我們花了好些年的功夫,不斷地著書立說,宣導疼痛治療的重要性。在許多公開的訪問和演講中,我們鬥志十足地向癌症疼痛及術後疼痛宣戰,把這些痛苦的症狀當成十惡不赦的惡棍,消減這群敵人成為我們一生中最神聖的使命。然而就在社會大眾及醫界同仁開始接受這個理念時,偉大的保羅•班德醫師卻要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來接受疼痛。就我的印象所及,他固然是極負盛名的整型外科權威,但是在他行醫的過程中從來沒有一天是在疼痛治療中心待過,也沒有寫過任何相關的學術論著,我的疼痛學界同仁也沒人聽過他的大名,他怎敢如此暢言這些相反的論調呢?
直到我看到他與桑德斯( C. Saunders)女士的會面過程,我的疑惑就得到解答。原來,大多數的疼痛醫師都有同樣的激烈情緒反應。桑德斯女士在疼痛界受到極高的尊崇,她所創立的安寧病院足以獲得本世紀最偉大的人道主義獎,而她們也對班德醫師的論點提出嚴重抗議。可是,這些人都接受了彼此的看法,更吸收了彼此的菁華,最後大家都同意疼痛治療的必要性,只是採用不同的觀點罷了。其實臨床醫師強調精確的用藥再輔佐精神上的關懷,而班德醫師是希望病患能夠先自立自強,學習如何與疼痛為伍,這樣一來醫療的幫助將會更為有效。兩者之問殊途同歸,並無衝突。
有了這一層瞭解,我們再來看這本書時,任何人都應該對疼痛有更深的體驗。就生理的意義而言 ,「疼痛」是動物界最有效率的防衛機制:尖銳的釘子刺進了腳跟,不僅是引起一陣哀嚎和痛覺而已,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迅速跳起,遠離了傷害的刺激,整個反射過程在百分之二秒的瞬問完成,宛如汽車安全氣囊的爆開剎那的戲劇性。然而疼痛並不因此而結束,在往後的幾天內疼痛訊號持續在脊髓和大腦中強力的放送,告訴我們的身體:「不要碰我的腳!不要碰我的腳!……」這個反覆播出的電訊,好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般日夜不停地閃爍,直到組識的復原令人滿意為止。是什麼力量將疼痛拷貝成類似錄音帶的訊號?原來,中樞神經藉助細胞質內的次級傳信者(例如,鈣離子)的活化把放大的訊息往前傳遞外,更透過三次傳信在細胞核內開啟沉睡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序列,錄製許多疼痛相關的蛋白質,這種過程居然和記憶十分類似。所以我們相信,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有著完全不同的生理意義,治療的態度和方法也不一樣。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683814叢書系列: 醫療保健 規格:平裝 / 448頁 / 15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66折: $ 396
66折: $ 924
66折: $ 297
66折: $ 634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276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1-08
$ 270
$ 331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 190
作者:Chairman 椅人(何秉錡)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7
$ 356
$ 316
作者:山田惠庸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6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