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初刊於明崇禎十年(西元一六三七年),全書共分三編十八卷,內容詳述中國古代農業、礦業、製造業之生產技術與經驗,舉凡飲食、衣物、陶器、冶煉、礦產、染料、兵器、紙墨等,無不具備。堪稱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及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譽為「十七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除了對中國古代生產力發展提供極寶貴的參考資料外,更有助於讀者知新應古。
本書上編包括穀類、棉麻栽培、養蠶製絲、食品加工等。中編盡述磚瓦、陶瓷、銅鐵器具之冶鑄、舟車構造及採煉石灰、煤炭、硫黃、煉油、造紙技術。下編則包括五金開採及冶煉、兵器、火藥、朱墨、顏料的製造及珠玉採琢。
此書於十七世紀後,海外陸續出版日文、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多國譯本,法國漢學家儒蓮稱此書為「科技百科全書」,達爾文稱為「權威著作」,而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則稱譽宋應星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中國的狄德羅」。
本書特色
1.宋明時期,士人追求性理,虛談玄學,不問民生,而宋應星獨闢蹊徑,窮究農工等應用技術之本源。本書始自〈乃粒〉,終於〈珠玉〉,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意,更體現出作者重視農業民生的思想。
2.書中事物皆為作者所見所聞,實地觀察,為有系統之紀錄,而非援引他書所作。遇有疑異之處則順記於末,以便讀者參閱。
3.重視蒐集、整理、歸納、分析等科學性統計方式,對於生產各產品所需之人力、時間、原料、產量,工具的規格、尺寸,火器的配製比例,兵器的射程與殺害力等,亦以實際數據加以說明,此法於三百多年前實屬罕見。
4.以科學與事實角度辨正世傳迷信之說,如〈乃粒〉篇中論及鬼火非鬼,〈珠玉〉篇中則言:「珍珠必產蚌腹,其云蛇腹、龍頜、鮫皮有珠者,妄也。」
5.附百餘幅插圖,隨文參詳,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翔實樣貌。
作者簡介:
宋應星(1587-1666),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人。宋氏為奉新望族,其曾祖宋景,字以賢,明嘉靖年間都察院左都御史。萬曆四十三年,宋應星與兄應昇同舉於鄉,時人稱為「奉新二宋」,崇禎七年任分宜教諭,十一年陞任汀州府推官,十四年遷亳州知州,明亡後不仕。
作者序
出版緣起〡新編《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在主流的世界裡,我們失去的是什麼?
中國自古以來,以科舉取士,學子們一生皓首窮經,為的就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主流思想,亦使農業、工業等民生技術的社會經濟地位普遍低下,人們不僅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任由這些代代傳承累積下來的珍貴智慧在無聲無息中消逝。
十八世紀以降,工業革命興起,全球進入工業化時代,直至今日,人類品嘗到了工業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科技化一躍而成現今社會的主流。人們追求永無止盡的突破,農作物的基改、動物的複製、人工智慧與傳統智識爭鋒,就在我們挑戰自然界的一切,甚至為戰勝自然而歡呼的同時,原本由上天賜與人世間的美好更迭,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也在無聲無息消逝了。
自古至今,主流引導著所有人的生活,而人們盲目的跟隨,也使得世間許多事物偏頗失衡,無論是外在的環境或是內在的人心。人與自然之間,從來就不是征服與歸順的關係,天生萬物養人,人則順應萬物,巧施智慧,使萬物盡性發展,與自然界達成平衡共生,尋求更好的生活與更深切的感悟,而非征服自然,企圖以人工凌駕天工,最終在失衡中傾頹。
《天工開物》一書為明人宋應星所著,宋氏有感於時人「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釜鬵之範鮮經,而侈談莒鼎」,「晨炊晚饟,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於是在科舉失利後轉向實學,整理編纂其應試期間,數番遠行中對於農業、手工業等關乎民生生計等應用科學的實際考察,所見所聞,於崇禎十年付梓刊行。此書問市之初曾一度引起重視,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識》即為較早引用《天工開物》之相關論述。然而到了清朝,因此書多處出現「北虜」、「東北夷」等字樣,而其兄宋應昇所著《方玉堂全集》又提倡「華夷之辨」,致使《天工開物》一書幾成禁書,消失於中國。雖是如此,但清代出版的《古今圖書集成》、《授時通考》等書中仍多處轉引《天工開物》內容,惜仍未見全貌。
所幸此書曾於十七世紀東傳日本,民國三年,地質學家丁文江讀《雲南通志》,其中所引《天工開物》中冶銅法頗為詳晰,故遍尋書肆,然未可得。直至民國十一年,丁氏於天津金石學家羅叔韞(振玉)處尋得日本翻刻之菅生堂本借覽,此乃羅氏以古錢若干枚自日本易之而歸。後羅氏函索原書,交付天津藏書家陶湘(涉園),據《圖書集成》校訂、臨摹附圖刊印出版,終於使這本在中國絕跡近三百年的科技百科再次重現世人眼中。
世界書局早年出版《天工開物》一書,內文採用一九三五年董文校勘句讀本,此次本局重加注釋語譯出版,希望更有助於讀者閱讀。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或許有許多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術不斷被發明,然而無論是對物質生活的極致追求,或是對於另一層面「人定勝天」的挑戰欲望,都應掌握限度,適可而止,而非肆無忌憚的揮霍我們自以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事實證明,一旦自然界負荷不了人類的任性妄為時,人類也同樣承擔不起自然界的反撲,人謀與天工,兩敗俱傷。對於科學倫理的反思,是人們在科技發展的同時,需要靜心沉澱的課題。猶如《天工開物》引導我們領悟的,除了技術,還有更多對自然界的敬畏與尊重;除了運用上天賜予的一切,還有更多的珍惜。「造化天工,開物成務」,唯有人心開悟,能謹遵天道自然運行之理,與萬物相輔相成,和平共存,才是真正走向美好世界的唯一道路。
世界書局 謹誌
二○二○年驚蟄
出版緣起〡新編《白話注譯天工開物》
在主流的世界裡,我們失去的是什麼?
中國自古以來,以科舉取士,學子們一生皓首窮經,為的就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主流思想,亦使農業、工業等民生技術的社會經濟地位普遍低下,人們不僅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任由這些代代傳承累積下來的珍貴智慧在無聲無息中消逝。
十八世紀以降,工業革命興起,全球進入工業化時代,直至今日,人類品嘗到了工業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科技化一躍而成現今社會的主流。人們追求永無止盡的突破,農作物的基改、動物的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