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43個眷村介紹、環境變遷與歷史軌跡
台灣眷村的形成與發展是民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眷村在台灣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已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其特殊性台灣社會中自成一格。
第一單元透過1945~1987大事年表,介紹民國34年(1945年)接收台灣,台灣光復後當時國民政府如何有計畫的遷臺,穩定台灣財政、金融、社會經濟、及軍事發展所做的努力,直到民國76年(1987)開放大陸探親。
第二單元介紹台南縣、市還沒有合併前的台南市43個眷村,何時建造?列管單位?拆除後遷往何處?可以看出眷村以前分散在台南市各地,現在集中在幾個大型新城、公寓大廈的大略情形。再以圖說、檔案說明眷村普遍的狀況。
第三單元---從何而來?
心安頓。是以單元方式介紹台南市43個眷村:沿著鐵路由南往北依序的分別介紹。另類的平行線---大林、水交社眷村。有趣的三角形---精忠三村、大鵬八村、崇誨新村。知事官邸與眷村---博愛新村、四維新村、衛民新村。遺忘的眷舍---慈德二村、臺南眷舍、進學新村。劍獅的入口意象----臨海新村、履鋒東村、崇義新村、自強新村。四總醫院、配件廠----九六新村、實踐三村、公園新村、804軍醫院。大道新城。神秘的平行線---長榮新城、美國學校、自強新村(金馬新村)、果貿二村(中興新城)、自治新村、慈光十三村。除了照片介紹外,另外配合新聞事件做說明簡介。
本書特色
◎介紹台南市已經消失的43個眷村。
◎全彩照片,今昔對照,介紹各眷村的由來與變遷。
◎眷村拆除後,居民如何搬遷、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