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全球化之經濟,充滿競爭與複雜多元的時代,科技快速地進步與生產方法的改變,以及為滿足現代社會生活型態改變的需求下,必須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與人力,以確保連續不斷地生產與服務,因此輪班作業的勞工有日漸增加的趨勢。為了維持生產線的繼續運作,或提供從不打烊的二十四小時服務,事業體必須仰賴輪班工作,由至少兩組以上的工作人員來進行生產;因輪班工作日夜顛倒的人口愈來愈多,包括高科技產業、24小時服務業、物流業及醫護人員等,台灣每天有二成以上就業人口在夜間工作,輪班工作成為常態,勞工健康與工作的壓力,成為各國的重要議題。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瞭解不同背景變項輪班工作者之職場壓力、身體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 以及透過介入性健康促進方案(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後,身體健康改善情況之探討。
以國內石化產業(petrochemical industry)之常態性輪班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運用壓力風險評估技術之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包括職場壓力風險因子[workplace stress risk factor]、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等問項) 評估、介入性健康促進方案執行、檢測資料處理與分析。 依據所提出之研究架構、研究目的、以及調查分析之結果,將其做一綜合性之歸納與整理,以提出本研究之結論,以供相關單位以及後續學術研究者之參考:
一、 職場壓力及健康狀況
1. 整體職場壓力傾向低度工作壓力,其中以「控制」及「主管支持」構面,感受壓力的程度最大,而對「關係」與「角色」二個構面所呈現的壓力較「控制」及「主管支持」構面小。
2. 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各構面情況:總體平均數最高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其次是人際支持,但由「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構面: 在健康責任認知、態度狀況較不足,其次在日常運動情形方面則普遍皆缺乏運動。
3. 石化產業人員對工作環境危害在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chemical hazard)與人體工學危害(ergonomic factors hazard)都有明顯的感受:在物理性危害(physical hazard) 90% 、其中以噪音最多;化學性危害方面有高達96.5%,其中以有機溶劑(organic solvent)最多;人體工學危害方面有高達61.5%;其中以工作檯、座椅設計不良最多。
4. 石化產業輪班工作者之睡眠品質狀況:有9%有失眠的情形; 有14%的人表示一覺醒來,但仍感到非常倦怠;69%表示睡眠品質偶爾會影響到工作;12%會利用安眠藥或其它物品(如酒精)協助入眠;69.5%的研究對象每日平均睡眠時數達6-8小時,但也有達27%的人睡眠是少於6小時。
5. 石化產業輪班工作者之背景因素對職場壓力構面之t考驗(t-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只有「年齡」、「學歷」與「婚姻狀況」之背景因素達顯著水準。
6. 石化產業輪班工作者之背景因素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構面之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婚姻狀況」、「子女數」與「經濟狀況」之背景因素達顯著水準。
二、健康促進活動介入檢測分析 石化產業員工透過十週之健康促進活動介入, 在身體組成及心率變異之前後檢測分析結果如下:
1. 前測有約60%的研究對象其身體脂肪率、有70%之身體質量指數與有50%之腰臀圍比皆是高於行政院衛生署公布之建議標準; 51~60歲的研究對象,在三項肥胖指標上超過行政院衛生署所建議之標準的比率最高。經過本研究之健康促進活動之介入,身體脂肪率顯著下降、身體骨骼肌肉的總重量增加。可見長期有計畫性的健康促進活動的介入,對石化產業輪班人員之身體組成,在健康因素上具有正向的意義。
2. 心率變異分析前後檢測顯示:在平均心跳、壓力指數、活力指數、低高頻功率等四項指標, 透過十週之健康促進活動介入後檢測均有顯著改善,只有在心臟功能方面未達改善。
三、健康促進課程成效分析
1. 石化產業輪班工作者在健康促進課程成效分析整體,在「輕鬆健康自我管理」、「芳香療法體驗」得分最高,顯示這二門課程員工對於在健康促進的認知上有所助益。
2. 課程成效滿意度排序得知:最滿意為「輕鬆健康自我管理」,其次為「芳香療法體驗」,排序第三個為「有氧運動指導」與「個別保健處方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