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的圖書 |
$ 343 ~ 351 | 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
作者:石之瑜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5-12-01 語言:繁體書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本書是石之瑜教授將他近年來在各地講學所撰寫的論文集結成的專著,共五編十章,涉及範圍廣泛,但都環繞著同一主題:對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具有主流論述地位的科學主義之批判與反省。作者通過對於科學主義研究方法論及其實踐的批判,企圖解構以科學主義為基礎的主流論述及其霸權結構,強調文化研究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從而喚醒社會科學工作者對於「他者」的平等對待,以及對弱者的關懷之情。各章均採取強迫對話的方式,直接提出文化研究者對於當前主流社會科學研究的省思,針對具體的研究議程,鋪陳迥異的研究設問與方法論,既引介來自文化研究學者對於社會科學主義的檢討,也探究文化研究學者如何對於社會科學研究另闢蹊徑。藉此批判精神的實踐,邀請讀者也能針對知識之性質,共同參與探究,進而深思當代社會科學與政治知識的意義,摸索自己的立場,開闢有助於鼓勵對話的知識平台。 科學主義與文化研究是兩種不同的知識立場,同時通曉兩種立場的研究者,才能對兩種知識的意義都有所掌握與尊重。文化研究看似不能脫離科學範疇,但科學主義也不能捨文化研究不顧,畢竟一套可經驗證的科學規律,不能脫離歷史時空而存在,也不能限定未來歷史脈絡中的隨機過程。本書所探討的課題,應當視為一個參照系,使得國內科學主義教育的推廣,有一個意義脈絡更為寬容的範疇當背景,從而在日後有機會進階研究時,有能力與科學主義以外的研究成果對話,進而擷取其中的啟發。
作者簡介:
石之瑜 教授
1958年生。現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並於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開授中國研究、文化研究與政治心理學等課。研究論述甚多,著作包括《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後現代的政治知識》、《政治學的知識脈絡》、《權湘詩鈔》、《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Navigating Sovereignty(Palgrave)、Negotiating Eithnicity in China(Routledge)、Collective Democracy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of Hong Kong)、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Lynne Rienner)、Symbolic War(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hina’s Just World(Lynne Rienner)、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cmillan)等著作五十餘本。涉及領域從國際關係理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女性主義,到中國少數民族、與新左派之意識形態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