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科學家的哲學基礎的圖書 |
![]() |
$ 130 ~ 352 | 科學家的哲學基礎
作者:潘朝闊 出版社:水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03-01 語言:繁體書 ![]()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本書將一位科學家在哲學方面,所應具備的基礎觀念與認知,搜羅哲學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資料編著成書,從「世界存在的基本假設」談起;其次論及宇宙的奧妙、真理與必然真理、自然界的規範與自然定律;最後綜合介紹科學家的哲學基礎。全帙條理清晰,系統井然, 為相關學科的教學書籍中的佳作,也是提供科學研究者與一般讀者在思索哲學問題時的良好參考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