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科學思維版畫大師:艾雪的圖書 |
![]() |
$ 260 ~ 432 | 科學思維版畫大師-艾雪
作者:張光琪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8-10-14 語言:繁體書 ![]()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蜥蜴〉、〈白天與黑夜〉、〈重力〉玄妙的幾何邏輯世界
20世紀的科學與藝術合謀之下的奇花─荷蘭版畫家艾雪的生涯與藝術介紹
荷蘭版畫家艾雪的作品,在20世紀畫壇上,像一朵新鮮的奇花,給予人們奇異而又繁複的印象。
莫裡茲.柯奈利斯.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荷蘭的雷歐瓦登市人,生於1898年6月17日。中學時美術課是由梵得哈根(F.W. Van der Haagen)教導,奠立了他在版畫方面的技巧。21歲時進入哈爾倫建築裝飾藝術專科學校讀三年,在該校受到一位老師美斯基塔的木刻技術訓練,這位老師的強烈風格,對艾爾後來的創作影響很大。
從1923年到1940年,艾雪到南歐旅居作畫。首先到義大利住在羅馬,後來到義、法、西三國地中海沿海地區遊覽,一直到1934年才離開義大利到瑞士住兩年。在布魯塞爾住五年。1941年回到祖國荷蘭黑弗森市定居。1972年3月27日逝於該城,享年73歲。
從這段簡單的生平看來,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艾雪隨著自中古歐洲北方畫派畫家的傳統習慣,在一生中花一段日子到南歐拉丁民族各國旅遊。旅遊的印象常常可以在畫家作品中,以某種形式或技巧表達出來。艾雪的不少木刻就是取材於南歐建築物或風景。再把它整理成自己的意象而表現出來。二是艾雪生長在廿世紀藝術繁盛時期,可是他的作品裡找不到一張是屬於某一畫派的。
艾雪的作品可能是與20世紀科學研究不謀而合的藝術創作。有數不清的數學家和科學家利用艾雪的純藝術作品,來幫忙瞭解一些科學上圖解構想。艾雪本人對這些事實感到驚奇和愉快,他承認說:「我對數學一點也不通。」
艾雪的木刻都是用梨樹依樹幹切開的木板刻成,即所謂的木口木版。因此很能夠刻出細緻的形象。
他一生的作品,可以分為數方面的表達法,當我們瞭解他的這種表現內涵時,自然就會對他的版畫發生許多有趣的聯想,不禁讚美他豐富的思考和幻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