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科學讀書人-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三版)的圖書 |
$ 164 ~ 209 | 科學讀書人: 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 (第3版)
作者:潘震澤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12-18 共 9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科學與文學、藝術並無不同,
都是人類最精緻的思想及行動表現。
★ 第四屆吳大猷科普獎佳作
★ 入圍第二十八屆金鼎獎科學類圖書出版獎
★ 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十二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科學月刊》、《科學人》書評口碑推薦
◆性別歧視的荊棘路上,勇往直前的女性科學家──〈雅婁與柏森的故事〉
◆青出於藍引發的恩怨情仇?──〈師徒情節〉
◆宿便滯留毒害全身!究竟是事實還是流言?──〈宿便的迷思〉
◆引用文獻竟也是學術界對同行表達敬意的方式!──〈談無徵不信〉
3大主題 × 33篇科學散文
- 好書雋永,經典再版 -
科學能如何貼近日常生活呢?這正是身為生理學家的作者所在意的。在實驗室中研究人體運作的奧秘之餘,他也透過文字分享這些有趣的秘密,拉近了我們與科學的距離。
本書將帶你一窺生理學家的筆記裡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
本書為報刊專欄集結成冊之作品,全書分為3個部分,共收錄33篇科學散文。各篇內容獨立又彼此呼應,以介紹科學人物、科學發現為軸,作者的見解與看法為輔。
作者潘震澤教授撰寫與翻譯科普文章行之有年,兼具專業知識與寫作技巧。他以淺白的文字與詼諧風趣的筆調,將生理醫學界上的重大發現譜成一篇篇故事介紹給我們。透過這些生動的情節,不僅能體會研究之途的漫長與艱辛,更能窺見科學家間角逐名譽的勾心鬥角,讓看似遙遠又冰冷的科學也多了幾分人情味。
輯一科學與人生
首先談談做科學研究的「人」。
透過以科學家為主角的故事,揭露了學術象牙塔裡的生活。
同行除了無間合作,也少不了在研究上的角逐。
科學家也是凡人,一樣會爭強好勝、愛憎分明。
輯二科學拾穗
著墨在科學研究的「成果」。
避孕藥、小兒麻痺疫苗、DNA雙螺旋,
這些似曾耳聞卻又陌生的名詞,
為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輯三科學萬象
放眼於科學研究的「環境」。
從發問的藝術到該如何做研究,自師徒關係至科學論文的發表,
從字裡行間看見內行的門道。
作者簡介:
潘震澤
生於臺北,長於中壢、新竹;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研究所畢業,美國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先後於洛克斐勒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等校研究。
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及奧克蘭大學客座與兼任教授,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並曾獲慶齡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
現旅居美國密西根州,專職寫作與翻譯,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已出版著作有《科學讀書人》、《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及《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等書,譯著有《人體生理學》、《天才的學徒》、《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等二十餘本科普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