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或滿足好奇心,進行科學和技術的研發,從而改變了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社會變革的
同時也激發了思想文化的繁榮。這些都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
這時期的突出成就包括:天文曆法,如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紀錄;物理學方面,如《墨經》中記錄的大量物理學知識;醫學方面,如名醫扁鵲發明的「望、聞、問、切」四診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科技成就,不僅遠遠超越前代,而且很多技術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符合108課綱社會領域學習內容
圖解科技*趣說歷史*難字注音*典故延伸*實用年表
豐富的圖解:以詳實的筆法刻劃器物,以幽默的風格描繪人物。
有趣的歷史:以淺白的文字、比喻、例子,解說古人的生活與發明。
實用的年表:參考教育部國語辭典編製,方便對照事件的發生背景。
難字加注音:古文物的名字很少見,原來是這麼唸的。
延伸小常識:輕鬆學到成語典故、名詞術語、趣味知識。
作者簡介:
總編審 余遠炫
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文學碩士,資深媒體人、歷史專欄作家,寫過幾本滿好看的少兒歷史小說。粉專「炫子說歷史」笑談古今,分享讀史心得與同好交流,頗受好評。
圖與文 智慧鳥
日本株式會社WISE BIRD,本團隊專精於科普童書的繪製,作品風格多元廣受小朋友喜愛,合作的國家包括,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阿拉伯等。
作者序
總編審序
談到中華科學文明與科技歷史,就會想到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教授與一群學者撰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李約瑟發現,中國除了在造紙、印刷、火藥與指南的發明世界第一外,在其他科技成就上的卓越與貢獻更是影響全世界。
看過《清明上河圖》上面畫的拱橋嗎?這項技術在當時可說讓全世界都驚呆了,沒有支柱的橋梁人可以在上面行走嗎?中國的造橋技術領先全世界。
知曉令人驚豔的青花瓷嗎?歐洲人在十四世紀接觸到東方瓷器,他們不知這瓷器是從中國來的,但卻接受了瓷器的精緻典雅;歐洲人也不知道瓷器怎麼製作的,想盡各種方式與辦法卻總是無法破解。直到西元1710 年,普魯士的煉金師貝特格與他的老師柴恩豪斯,才燒製出歐洲第一塊白色瓷器;與中國在東漢末年就已經知道燒製瓷器,整整相隔一千八百多年。
這套《給孩子的中華科技史》並不是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縮小版,而是專門為孩子編繪的一套書;有系統地介紹中華科技的發展,從上古到清末,每個時代在科技上的應用與發展,都有令人激賞的地方。如果聽過宋代著名的「澶淵盟約」,你也要了解宋代軍事科技的領先,靠著研發出來的「床子弩」,一箭射死遼國先鋒,換得百年和平契機。
了解中華科技發展,讓我們看見先人的奮鬥與偉大,在慎終追遠的同時,也應效法先人的智慧與精神,培養動手實做、解決問題的能力;讓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也使我們變得更有自信。
總編審序
談到中華科學文明與科技歷史,就會想到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教授與一群學者撰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李約瑟發現,中國除了在造紙、印刷、火藥與指南的發明世界第一外,在其他科技成就上的卓越與貢獻更是影響全世界。
看過《清明上河圖》上面畫的拱橋嗎?這項技術在當時可說讓全世界都驚呆了,沒有支柱的橋梁人可以在上面行走嗎?中國的造橋技術領先全世界。
知曉令人驚豔的青花瓷嗎?歐洲人在十四世紀接觸到東方瓷器,他們不知這瓷器是從中國來的,但卻接受了瓷器的精緻典雅;歐洲人也不知道瓷器怎麼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