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經濟學Stanley B. Resor教授,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國際中心研究員。1972年在MIT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此後曾被多次授予榮譽博士或教授。他是國際經濟研究局副研究員、美國藝術和科學院研究員、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獎學金獲得者和美國哲學學會成員。希勒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以及市場公眾態度、意見與道德評判等方面,著作頗豐。其中包括《市場波動》(Market Volatility,麻省理工學院出版)和《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等。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 Thaler),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行為科學和經濟學Robert P.Gwinn教授,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助理研究員,在NBER他和其他人共同負責行為經濟學項目。泰勒被認為是在試圖填補心理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缺口的先驅者之一。他曾研究過的問題包括自我控制、儲蓄、心理核算、公平、稟賦效應、行為金融學。他是《贏者的詛咒》(The Winner』s Curse)和《准理性經濟學》(Quasi Rational Economics)的作者,是論文集《行為金融學新進展(I)》(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I))的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