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美國重症醫的圖書 |
![]() |
$ 760 | 基礎重症醫學(96/6 1版)
作者:美國重症醫學會 出版社:藝軒 ![]() |
|
一萬五千多年前,古印第安人自亞洲遷徙至北美大陸。16世紀歐洲開始殖民北美。現今的合眾國起始於東海岸的13個英屬美洲殖民地。歐洲七年戰爭後,大不列顛王國與其殖民地之間的爭議愈發劇烈,最終導致在1775年爆發美國革命。1776年7月4日,正與大不列顛進行獨立戰爭的各殖民地派出代表,協同一致發表《獨立宣言》。戰爭終止於1783年,大不列顛王國承認這13個北美殖民地脫離管轄而獨立,與其簽訂《巴黎條約》。這場戰爭也是第一場成功脫離歐洲殖民帝國的獨立戰爭。1781年,《邦聯條例》在邦聯13個構成州獲得通過,共同組成了邦聯議會。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完稿,將「美利堅合眾國」改制為聯邦體制,聯邦政府隨之成立。1791年,合稱為權利法案的十條憲法修正案獲得批准,擔保了基本民權。
自19世紀起,美國政府通過強行移置原住民,征服及購買等方法大力擴張領土,隨著逐漸不斷地承認擴張領地為新州份,至1848年時美國疆域已橫跨整個北美大陸。19世紀下半葉爆發的內戰,使曾經合法的奴隸制度得以終結。在19世紀末,美國已將其領土延伸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美國經濟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自那時起也開始蓬勃發展。隨後美西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勢力進入加勒比海地區及太平洋西部;而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奠定其作為一個全球性軍事力量的基礎。儘管在1930年代經歷經濟大蕭條,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勝利之後崛起成為超級大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核武器,也是唯一一個曾將其投入實戰的國家。戰後美國與蘇聯進行了數十年冷戰,頂峰時期的太空競賽促使了人類第一次登月計劃的成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至今三十年來,美國成為世上唯一的超級強國及經濟強國,在未來五十年也沒有其他國家能撼動美國的地位。
美國作為一個高度已開發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及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排名世界第一、而依購買力平均則位列第二。在國民平均薪資、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均生產力等社會經濟學表現指標上,美國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經濟已步入後工業時代,服務行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位列世界第一。同時,其生產製造業規模也極為龐大,位居於世界第二。僅占據全世界4.4%人口的美國,貢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三分之一的全球軍事開支,這使其在經濟和軍事上均處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地位。美國在政治和文化上是一支世界顯著並影響深遠的力量,也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上占據世界領導地位。美國是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國家組織等的創始成員國。
維基百科
美國重症醫學會(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自1970年創會以來即以介紹推廣Multidisciplinary 重症照護為主要訓練目的。由美國重症醫學會推廣之基礎重症醫學課程(FCCS),其目的在幫助醫師複習、學習及熟練所得之知識及技巧,並能穩定重症病患。
FCCS課程之主要教學目標在於瞭解重症照護之基本原則。若能對此基本原則有深入之瞭解,可避免病人之併發症,且能預防病患因其潛在之疾病或續發性之併發症而造成死亡。此課程包括演講、實地操作。於重症治療專家尚未到達時,病患狀況不穩定之最初數小時內,可提供一決定性之指標。此一課程就重症照護而言,並非小型研究訓練課程,亦非著重於加護病房病患之長時期照顧,而是對此全面性及特殊性的問題,有一很詳細之討論,並且提供日常醫療照護行為上一些重要之訊息及技巧。
美國重症醫學會(SCCM),發展出此一重症基礎醫學課程已超過八年,引起很多學者專家之迴響,提供基層醫師、護士、醫師助理及醫學生一均衡性之課程。自 1995 年後,FCCS的課程在美國本土及國際間,對現場之初步反應者提供確切的服務。此教科書之第三版由FCCS執行委員會完成,做為一獨立參考資料,對實際操作及其他之學習活動有進一步的補充及擴展。
SCCM希望經由此一課程,能夠對您在日常醫療工作上有幫助。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取得FCCS台灣授課權及第三版翻譯權。課程指導員、課程籌劃者、FCCS執行委員會及SCCM期望您的參與並有所指正,且成功完成此一課程。
譯者(依筆劃順序)
◎尹彙文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加護中心主任
◎朱凱民 三軍總醫院心臟功能室主任
◎江啟輝 台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感染及免疫科主任
◎柯文哲 台大醫院外科加護中心主任
◎胡為雄 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內科主任
◎常敏之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許淑霞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蔡清標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謝凱生 高雄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顏慕庸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副院長//榮譽顧問
◎丁予安 國立陽明大學內科教授
◎吳清平 三軍總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
FCCS 第三版中文版序
重症醫學是20世紀興起的新興醫學學門。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丁格爾率領事業護理團隊,在克里米亞戰場搶救傷兵的年代-當時南丁格爾為有效的救治大量傷兵,將傷情較重的傷兵配置較多的護理人員,反之,則配置較少的護理人員;第2次世界大戰後,各種外科手術的快速發展包含一般外科、心臟外科以及神經外科等的進步,亦使得細微照護的需求大增,集中人力做密度照護(Intensive Care)的新單位乃因此而成立;另一方面,20世紀70年代之後,心肺復甦術的快速推展,顯示了廣泛性臨床基礎性教育的重要性與可行性;但心肺復甦教育在重症醫療當中仍不足以涵蓋其全面之範圍。為彌補此不足,美國重症醫學會乃設立基礎重症支持課程(Fundemental Critical Care Support, FCCS),在美國已廣泛為醫療界採用作為推廣良床基礎性重症教育之課程FCCS;以2天的時間,簡要的介紹各項危重症的處置並有工作站配以小組實務教學以促進學習效果。本課程經丁予安教授及林世崇醫師引入國內,成為FCCS在美國國境外的先軀者之一,本會推展FCCS的成效,也深受美國SCCM所重視,自本會創會以來,本人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深感FCCS課程之重要,全力推動,迄今已舉辦過42場FCCS課程,有3160位學員參加,堪稱可觀;這也是本會創會理事長丁予安教授及全體歷任理監事、秘書長及全體相關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今FCCS已出版了第3版,為反映危重症醫學之進步,學會再組成專業工作小組,將FCCS第3版英文做中文翻譯及整理之工作,期望能藉中文版之發行,使國內各重症相關從業人員能更有效的吸收新知,有助於危重症醫療品質的提昇,是為本人在第2屆重症醫學會理事長任內最大之期望,期以本書之出版獻給本會全體會員及國內全體有志於重症照護相關專業的全體人士,感謝藝軒圖書公司對本書出版過程的鼎力相助並在此再次向協力一同,完成在FCCS第3版中文翻譯整理的全體工作小組成員以及學會秘書群的辛勞致上最深的謝忱。
謝凱生
重症醫學會第2屆理事長
國防醫學院兒科臨床教授
高雄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
章節 章名 譯者
簡介 尹彙文
第一章 重症病人評估 尹彙文
第二章 呼吸道之處置 尹彙文
第三章 心肺/腦復甦術 胡為雄
第四章 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與治療 江啟輝
第五章 人工呼吸器 尹彙文
第六章 基礎血行力學監測 胡為雄
第七章 休克之診斷與處置 朱凱民
第八章 神經系統之支持治療 蔡清標
第九章 創傷及燒傷之基本處置 柯文哲
第十章 急性冠心症候群 常敏之
第十一章 致命的感染:診斷與抗生素之選擇 顏慕庸
第十二章 致命之電解質及新陳代謝異常之處置 尹彙文
第十三章 特殊疾病處置 柯文哲
第十四章 妊娠之重症醫療照護 許淑霞
第十五章 醫學倫理學 謝凱生
第十六章 兒科相對於成人病人之一般考慮 謝凱生
附錄一 氣管內插管 尹彙文
附錄二 環狀甲狀軟骨造口術 尹彙文
附錄三 高階心臟救命術流程 胡為雄
附錄四 兒科高級心臟救命術流程 謝凱生
附錄五 去顫術/心臟整流術 胡為雄
附錄六 暫時性經皮心律調節術 常敏之
附錄七 骨內針穿刺 謝凱生
附錄八 美國重症醫學會臨床應用指標:
‧加護病房成人病患靜脈注射止痛劑和鎮靜劑之應用經用指標:執行摘要
‧嚴重成人病患接受持續性神經肌肉阻斷劑之應用指標:執行摘要 尹彙文
附錄九 胸廓造口術 柯文哲
附錄十 置放動脈導管 尹彙文
附錄十一 中心靜脈導管之置放 尹彙文
附錄十二 心包膜穿刺引流術 尹彙文
附錄十三 腦死及器官捐贈 蔡清標
附錄十四 Pediatric Normal Values 謝凱生
附錄十五 免疫不全病患之破傷風免疫預防措施 顏慕庸
附錄十六 短暫ACTH 刺激試驗 朱凱民
附錄十七 未分段收集處理之肝素抗凝血劑 朱凱民
附錄十八 輸送重症病患之處理指引 謝凱生
附錄十九 血管內壓力監測 朱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