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作者專為臺灣人所寫的首爾故事
捨棄觀光的視角,卸下首爾的妝容,探索城市的真實紋理
依循拾荒者的足跡,拾起首爾地景中的叛民碎片,踏上一場議題漫遊之旅本書挑選了臺灣人最常造訪的19處首爾景點,捨棄觀光的視角、動線與慾望,聚焦於首爾各地微小的「反叛」,嘗試呈現觀光地景背後的故事。一如人類的皺紋反映了自身的經歷與逆境、快樂與悲傷、回憶與煩惱、欣喜與痛苦,都市的紋理亦復如是。本書以文字記錄「首爾的紋理」,提供另一種探索首爾的可能性。
第一部〈他者∕我們–1〉著眼於首爾與外部、韓國與世界的關係。自19世紀以來,朝鮮半島與外部勢力發生了各種衝突與交流,作為首都的首爾親身經歷了這波浪潮。從漢城到京城,從京城到首爾,改名換姓的歷史總會在關鍵之處瞥見「外國」的身影。在第一部中,我們藉由韓國華僑的故事(明洞)、與日本的歷史鬥爭(宮殿∕景福宮)、與美國的微妙關係(龍山美軍基地),揭開首爾的多元面貌。
第二部〈江南,慾望之境〉描寫了在首爾堆疊的韓國慾望。1963年以前,江南仍是個滿布稻田、牛車穿行的農村地區,如今此地卻已成為韓國的慾望象徵,第二部描寫了這些慾望。江南的開發與仕紳化(新沙洞林蔭大道);外貌至上主義與整形熱潮中的性別議題(江南站10號出口);文化工作者的貧富差距與極端競爭(淸潭洞K-Star Road);對一流大學的偏執與教育資源的落差(大峙洞補習街)。
第三部〈首爾的日常與片斷〉著眼於慾望所造就的陰影。韓國經濟起飛時期的慾望打造了今日的江南,然而這些慾望的黑影卻也壟罩著首爾。在第三部中,我們遊走於夜幕低垂的首爾地景。不受慾望資本所青睞的地方(水色);套房公寓屋主為了自身利益,阻撓大學校方興建宿舍的奇聞(新村合宿街);在窄小房間中努力撐出日常餘裕的考試村(鷺梁津考試村);與大型超市抗衡以求得立錐之地的傳統市場(南大門市場);備受抨擊、疏遠與排除,老人與男同志的據點(塔谷公園與鍾路三街);自殺的意義與現場(麻浦大橋)。
第四部〈保存與剝製,開發與再生〉描繪了慾望的風暴過後,頓失依循的首爾。當經濟起飛的榮景不再,都市的戰略便從大規模的土地開發,轉向土地的高階開發。過程中,各方立場南轅北轍,在保存與剝製之間游移,而首爾正處於這場爭奪的核心。我們將在第四部一一探究這些地方。傳統商業化與常民生活的衝突(北村韓屋村);在主事者強烈的意志與推進之下,大肆進行的都市整頓(清溪川);工人的街角與故事(昌信洞縫紉村與全泰壹)。
第五部〈他者 / 我們–2〉進一步描繪內部的他者與我們。政治權力與資本力量縝密交織,人們在此過程中區隔出「他者與我們」。有別於地理上的區分,這種區隔劃出了一條嶄新的界線,將勾結與疏遠、加害與被害、執行與驅逐一分為二。因政商勾結而不斷擴大的資本堡壘(蠶室的樂天,樂天的蠶室);國家安全企劃部橫行國家暴力的痕跡(南營洞與南山);都市與權力的冷酷,將拆遷戶連根拔除(龍山慘案現場)。我們將藉由這些場景走入邊界。
作者簡介:
郭奎煥(KWAG KYUHWAN)
「窓Project」團隊企劃者,致力於推動臺灣—韓國文化交流,將《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等書引介至韓國。關注東北亞的主要媒介及交會空間。爲了轉移與傳達各地陋巷的風景和情緒,正在流浪中。
南霄兒(NAM SORA)
現居臺北,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班進行臺—韓比較研究,同時也在師大進修推廣學院教授韓文。曾經參與過臺—韓文化交流推動團隊「窓Project」,為《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韓文版譯者。嘗試將臺灣的風景與聲音傳遞給韓國。
【校訂者簡介】
韓哲旻(HAN CHEOLMIN)
韓國慶北大學歷史系畢業,曾在臺生活8年,就讀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曾為臺灣—韓國文化交流團隊「窓Project」代表。
譯者簡介:
顏思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畢業,在韓國光州獲得入世實踐的啟蒙與養分,曾任職於台灣人權促進會、國會辦公室。與朱立熙、鄭乃瑋合譯《趙英來評傳:改變世間的美麗熱情》一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主編
阿潑│文字工作者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楊智強│記者
鄭凱文│日日春放送局(韓國獨立音樂評介粉絲專頁)
「《翻轉首爾》首先以中國、日本與美國在城市中的歷史性現身,來架設國族尺度的他者∕我們的理解框架,立即令人揣想臺灣的類似處境及其相應的空間區位。接著,首爾的江南新市區對照著臺北東區,以及林蔭道商圈、仕紳化、整形美容聖地、補習街、廉租房間、老人、性工作者與同志、大學周邊景觀、都市更新與拆遷抗爭、時尚專區與成衣產業、橋梁自殺勝地、河川景觀化,以迄財閥權勢、國家暴力與民眾生存的另一層他者∕我們框架,無一不有臺北和臺灣的版本。於是,讀者在跟隨書中敘述而進入首爾時空逡巡之際,臺北也會不斷以疊影姿態浮現。換言之,《翻轉首爾》不僅以19個場景帶領我們穿梭首爾,考掘觀光符號之外的歷史地理和人性試煉,也誘使我們反身思索,甚至重新體驗臺北的人文風景。」——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原帶著探討議題的預期心態閱讀,以為只會看到『叛民』的批判性,不料,卻收穫了一本對歷史與社會議題帶著深切情意的『都市物語』。作者善於爬梳都市的皺摺紋理,並在此中拉出當代議題,例如勞動、商業、性別,甚至是自殺,皆清晰有據,讓歷史與當代於這方空間中對話,並展現不同層次的深意。我尤其讚嘆作者筆觸的文學性,以及章節文末留下的哲思,讓人低迴不已。」——阿潑(文字工作者)
「包括臺灣人在內的觀光客,喜歡來首爾旅遊,但其目的不外乎是購物和品嚐美食、追星和體驗韓流魅力,卻多半不知曉雙腳所踏上的各個景點,成形為現在這副模樣的各種因素。《翻轉首爾》這本書,一一探尋今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首爾各處,是如何在時代與世代交織下生成,這背後有各種政治、經濟與社會因素,引發諸多人情冷暖與悲歡離合,逐漸積累成首爾的樣貌。《翻轉首爾》記錄了許多連住在這裡9年跑新聞的我,還不見得曉得或可清楚解說的都市發展現象,這本書是能夠幫助您深度了解南韓的一面鏡子。」——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明洞、江南、還有清溪川等,19個大家熟悉的景點,背後居然有這麼多故事。作者帶著讀者一路走過李氏朝鮮的興盛衰落、日殖時期的愛恨情仇、軍事威權的傷痛記憶,最後結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差距。作者不時拿這些地點與議題跟臺灣做比較,讓讀者在看似遙遠的距離中,找到最貼切易懂的解釋。這本書能讓曾造訪首爾的旅客,浮現想要再回去一探究竟的動力;也能協助從未到訪首爾的讀者做足功課,來趟絕非走馬看花的深度之旅。推薦本書給喜愛韓國,或是還不認識韓國的你。」——楊智強(記者)
「這是一本專為臺灣人所寫的首爾進階文化導覽。隨著訪韓次數增加,臺灣遊客會明白在明洞、景福宮、東大門之外,這座城市還有更多有意思的街區及故事。作者不只介紹 19 個街區的前世今生,更帶出臺灣青年同樣會遇到的議題──諸如新村與居住正義、江南與女性主義。此外,本書作者與臺灣淵源頗深,從明洞華僑的故事,再到中華民國與臺灣之間的微妙關係,交代得十分細膩,這在大部分介紹韓國的作品中較難見到。」——鄭凱文/日日春放送局(韓國獨立音樂評介粉絲專頁)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主編
阿潑│文字工作者
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楊智強│記者
鄭凱文│日日春放送局(韓國獨立音樂評介粉絲專頁)
「《翻轉首爾》首先以中國、日本與美國在城市中的歷史性現身,來架設國族尺度的他者∕我們的理解框架,立即令人揣想臺灣的類似處境及其相應的空間區位。接著,首爾的江南新市區對照著臺北東區,以及林蔭道商圈、仕紳化、整形美容聖地、補習街、廉租房間、老人、性工作者與同志、大...
章節試閱
第五章
江南站10號出口:整形聖地的熊熊炬火
整形共和國「韓國」,整形的聖地「江南」
各位如果經過江南站附近林立的大樓,千萬別匆匆離開,不妨觀察看看這些大樓多半是由什麼行業進駐。最佳的觀察路線是從江南站10號或11號出口出站,一路走到論峴站。這段路程距離約1.5公里,如果慢慢走大約要花30分鐘左右。走在這座水泥森林中的半小時裡,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不對勁,「整形外科」幾乎攻占了所有大樓。從大樓一樓的標示即可得知,在這一帶開業的店家幾乎過半都是整形外科、皮膚科等與美容相關的行業,相當令人驚訝。在寸土寸金的江南,竟然能這樣大規模營業,這也意味著整形外科的客源有多麼可觀。
整形手術最初的用意在於導正身體部位的畸形,無論是出於先天或後天的因素。根據這個定義,韓國應該滿街都是外傷患者。當然,事實並非如此;橫行於江南一帶的整形手術,大部分是所謂的「美容手術」。美容手術非常功能導向,為了美觀在完好如初的身體部位大興土木。這也是為什麼這附近的醫院除了整形外科,次多的就是皮膚科。韓國的整形外科有40%以上分布於江南周遭(論峴站到江南站之間、狎鷗亭站與新沙站);如果把韓國稱作整形共和國,那麼江南就是名符其實的「整形聖地」,整條街林立著輝煌氣派的「神殿」。走在江南站一帶,這些大樓的樓層標示讀來讓人有種身處「靈修空間」的氛圍。
外媒也對這樣的現象相當關注。「在競爭激烈的韓國社會,整形手術成為就業與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NBC)、「雖然選美大賽的參賽者大多有整形的傾向,但韓國女性容貌的相似度尤其令人驚訝。像是呼應了整形共和國的稱號」(《哈芬登郵報》)、「韓國,整形手術的聖地」(CNN)、「韓國颳起整形的風潮」(BBC)、「韓國的演員與歌手等多數藝人都曾整形過,一般顧客也偏好整成明星的樣子」(《今日美國》),類似的報導已稀鬆平常。但這些「整形現象」的新聞大多只是隔靴搔癢,若真的要進一步探究外國對韓國整形的興趣,得先看見那些「出入江南的人」。
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的統計,為了接受整形外科診療而入境的外國人,從2009年的2,851名,暴增至2013年的24,075名。整形外科相關人士透露,比起誠實揭露入境目的,更多人是以觀光簽證(或免簽證)的方式來韓國接受整形手術。因此,實際上在韓國完成「整形洗禮」後返國的外國人,比起統計數字還要高出許多。「手術—觀光—住宿」這樣的江南旅遊行程逐漸成形。或許也因為如此,江南處處可見以中文和日文標示「整形」的廣告看板。而對照我在日本、臺灣與中國旅行的個人經驗,各地確實都有不少整形醫院的廣告強調團隊具有「留韓進修經驗」。這就像是某種通行於世界各地的信仰,無關國境與年齡,支撐著江南這個地方。
外貌至上與技術主義
若要具體描述這份信仰的內涵,恐怕不是那麼容易;這份信仰愈發彰顯的原因也難以正確分析。因為信仰是根基於徹底的個別化,這也是我無法斷然引用相關研究與分析的理由。但支撐這份信仰的因素是可言說的,「外貌主義」與「技術主義」是支撐信仰運作的兩個軸心:外貌主義動搖信徒(顧客)的意志;技術主義則負責打開信徒(顧客)的荷包。
女性對於外貌的自主性曾受到家父長制的價值壓迫。家父長制的價值觀忌諱整形,將打扮視為不敬,尤其強調社會(職場)上「端正的女性容貌」該是什麼樣子。因此,整形可以說是女性在外貌的自主權上,對家父長制的不服從。然而,這同時也是急於迎合社會審美標準的行為。悲劇的真正根源在於,判斷女性外貌美醜的標準存於女性群體之外。如果說美貌是一種權力,那麼真正的掌權者並非擁有美貌的當事人,而是那些判定何謂美醜的主體。
這也是外貌主義令人恐懼的原因。一旦落入甄別「醜」或「不算美」的判斷,形同將外貌置於「疾病」的觀點之中。當「理想中的女性美」被大肆宣揚,「不理想的女性」也隨之誕生。此時,強調且不斷再現女性演藝人員美貌的媒體,與那些以女明星為廣告模特兒的整形外科產業相遇了。這些人沆瀣一氣,一邊說「妳不美」誘發女性的不安,一邊偽善地伸出援手說「妳也可以變美」。一旦墜入這份不安與希望的圈套中,個體對於美的詮釋便從此喪失自主權。
接著登場的是技術主義。外貌主義堆疊出來的不安感與希望,是無法單靠一己之力解決的;意即衣著或化妝並非根本的解決之道。這時,救世主出現了,祂能夠讓妳擁有知名藝人的美貌;這名救世主就是醫學。醫學是壟斷的,非醫學專業者在醫學的領域無從置喙。他們用絢麗的詞藻與業績證成技術的可信,將「不安」與「希望」置換成「期待」與「信賴」。荷包就這麼敞開了,裡頭白花花的鈔票再次富足了神殿與聖召。這也是為什麼江南一帶的整形廣告多半會打出各種醫療技術的名號,業者明知這些文字對於非醫療背景的人來說難以理解,卻仍將複雜且多樣的醫療技術一項一項寫上去。因為技術足以展現權威,而權威是將不安與希望化為信賴的墊腳石,踏上這顆墊腳石就能迎向財富。深知這點的業者擅於吸納廣大的信眾前來,而位於江南的雄偉建築,讓這項技術更為完善。
江南就這麼登上了整形聖地的寶座。來自韓國、日本、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貨幣就這麼湧入江南;地價水漲船高。業者為了擔負上漲的地價,更賣力地宣揚這種不安與希望,累積更炫目的技能與業績。「父母生養我,院長打造我」這段廣告文句甚至猶如聖經一般被傳誦;但沒有足夠資本的人是見不到院長的,荷包決定了造訪神殿的資格,無法進入神殿的人也就無法驗證信仰。
每當批判這些現象與圍繞在現象周邊的權力時,總會面臨「啊這不是妳們自己想要的嗎?」、「誰強迫妳了啊?」、「妳們明明也很在意男人的外表不是嗎?」等類似的反詰。在外貌至上與技術主義日漸主流且相互結盟的現實之下,要一一反駁這些論調,甚至指出其為男性權力中「老練的暴力」,其實相當困難。一位不可知論者站在十位虔誠的信眾面前,註定惹來一身狼狽。何況這份權力並非透過軍事政變一夕取得,而是在漫長歲月裡,於社會的各個領域積累而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察覺這份權力,卻也難以撼動這份權力。也因此,抵抗的聲音甚至在尚未抵達神殿的世界之前便已粉身碎骨,更多神殿被威風凜凜地豎立起來。然而在2016年,聖地的中心、神殿林立的水泥森林裡發生了一起悲劇。這場悲劇催生了許多懷疑論者,他們擲出疑問的石頭,讓原本猶如銅牆鐵壁的信仰出現破口。這些懷疑論者與過去的前輩不同,對於信仰的正當性,他們不再只是靜靜地歪頭懷疑,而是大聲疾呼,奮力抵抗。他們是一群戰士。
江南站10號出口
2016年5月17日凌晨1點,從江南站10號出口往新論峴站方向步行約5~8分鐘路程的某間KTV裡,一名23歲的女性被發現陳屍在其中一間男女共用的化妝室中,身上有多處遭凶器刺傷的痕跡。當天上午10點,警察及時逮捕了持有凶器的加害人。他最初否認犯行,但在6小時之後坦承犯案。加害人與被害者並不相識,加害人犯案前在化妝室等待行兇時機,先是放過了六名男性,直到一位女性進來,隨即持長約32.5公分的廚房用刀,朝該名女性的左胸刺了四刀。加害人表示:「我平常總是被女生無視,這次再也忍不下去,所以才會犯案。」當時的媒體將這起事件定調為「江南隨機殺人事件」,但許多女性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加害人放過了前前後後進來如廁的好幾位男性,加上他自述平時被女性無視的經驗,讓許多女性認為這起事件有明確的原因。更精確地說,這起事件喚醒了女性長期被壓抑的感受與情感,以及那些客觀存在的事實。許多女性認為自己在這起事件中也屬於受害的一方,追思活動隨之展開。
追思活動由一位網友發起,難以計數的人群湧向江南站10號出口。他們不只流淚,也寫下了自己的感受。群眾開始在便條紙上寫下夾雜著惋惜與憤怒的文字,並將其黏貼在江南站10號出口。最初只有一張、兩張,但沒過多久,江南站10號出口就布滿密密麻麻的紙條。仔細閱讀便會發現,這起事件對於女性而言並非「隨機殺人事件」,她們真切感受到這是「一起明顯的謀殺,暴露出男性權力的厭女症」。群眾寫下的留言像是「(被害女性)凌晨1點去化妝室,到底有什麼錯?」、「你可以說『並不是所有男人都這樣』。是啊,這就像說『不是所有女人都死了』一樣」、「即使被全天下的人輕賤,也不能被女人無視的男人」、「我是一名偶然倖存至今的女性」、「請不要保護女性。我們應該攜手打造一個不需要刻意保護女性的環境」、「旁觀也是共犯」,無止境地一張接著一張。
從那時起,韓國的女性主義運動也變得更加活躍。「江南站殺人事件」強烈觸發了女性的情感,那是男性無法感同身受的畏懼與驚恐。她們認為自己是代替遇害的女性繼續活著,也意識到這個社會的權力運作是以男性為中心,且潛藏著對女性的憎惡與差別待遇。對她們而言,這起事件已跨越單一事實的層次,往揭露真相的契機走去。因此,在江南站10號出口貼滿便條紙的追悼方式,對女性而言深具意義。在這樣的追思空間裡,她們透過書寫說出自身的畏懼與驚恐、悲傷與挫折、慚愧與憤怒,並將這些情緒轉化為對既得利益者的批判。2016年5月,韓國女性擲出的火炬,在江南站10號出口前烈焰燎原。
交鋒的憤怒,距離的惆悵
反撲也隨之而來。「難道男人生來就活該被當成潛在的犯罪者嗎?」、「如果一個窮人殺了有錢人,所有窮人都是潛在的殺人犯嗎?」類似的留言紛紛湧入SNS(社群網路服務),以保守言論著稱的網路論壇「最佳網文日報儲藏所」,甚至訂做了寫有「不要忘記因為是男人而死去的天安艦勇士!」字句的花環送到江南站。5月20日,一名男性身穿粉紅色大象的人偶裝,在集會現場和追悼的民眾發生衝突。這名男性手持的標語寫著:「肉食動物不是壞蛋,壞的是那些犯下罪行的動物。請讓大韓民國成為一個沒有歧視、沒有偏見的動物城市。雖然我們的治安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我們還是可以一起創造對男性、女性都更加安全的大韓民國。」5月21日下午,數百名前來追悼的民眾從江南站10號出口繞行到事發現場,當時也發生了類似的肢體衝突。首爾市政府擔心事態一觸即發,派出數十名警力待命。網路上也不乏男性與女性之間激烈的言詞交鋒,這些筆戰內容至今仍可在SNS上搜尋得到。
反詰的聲音仍然把焦點放在加害人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之上;他們認為將一個精神病患的偶發犯罪,擴大解釋成男人都是潛在的加害者,這樣的言論讓人徬徨也憤怒。他們無法理解圍繞著此一事件的追悼與憤慨,已不僅僅是針對這起事件本身,所以永無止境地在「加害人與案件的事實關係」這點上打轉,不斷強調事件的「特殊性」。
在這個節骨眼上,韓國社會的權力核心位於何方,早已一目了然。既得利益者總是充耳不聞,頂多佯裝聆聽,再自顧自地跳針。他們嚷嚷女性「誤解了這起事件」,強調他們不想成為這份誤解的「被害者」,反覆云云著事實關係。看著江南站10號出口前無數的留言字條,以及眼前發生的事情,不免讓人黯然神傷。
火炬
江南站10號出口滿是便利貼的光景發生2年後,如今Me Too運動也在韓國延燒。無論是最近發生的,還是相隔數十年之久的性暴力,來自各方的舉發與對峙比比皆是。這是對社會整體提出的疑問,女性主義相關書籍占據書店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榮登暢銷排行榜;人們在網路與現實世界言詞交鋒,指摘對方是仇男或厭女。相關討論所涉及的範圍、頻率與程度,早已超越扁平的是非對錯與事實關係,觸及的層面既深且廣。可以確定的是,相較於過去,政府與社會開始在疑問中甦醒並謹慎回應。這樣的反應也在個人的層次中發酵,韓國社會最近吹起的「脫去緊身胸衣」運動就是一例。暫且不論對這場運動的價值判斷,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運動的出發點始於質疑與抗議「為什麼必須要美麗?」及「審美標準由誰決定?」。雖然江南依然坐擁聖地的地位,各家華麗的神殿也一如以往屹立不搖;但懷疑論者與不可知論者已逐漸增加。對於原本固若金湯的信仰而言,這些人像是戰士般的存在。他們擲出問題與質疑,讓看似堅不可摧的理所當然出現破口。面對這些信仰所加諸的當然,我們為什麼必須欣羨?為什麼必須渴求?為什麼必須追逐?如今站在江南站的眾多神殿之前,我們不需感到怯懦退縮。匯聚在江南站10號出口前的我們,在便利貼上寫下的每段文字,都是一把把點燃的炬火。也惟有更多聲援,才能星火燎原。
第五章
江南站10號出口:整形聖地的熊熊炬火
整形共和國「韓國」,整形的聖地「江南」
各位如果經過江南站附近林立的大樓,千萬別匆匆離開,不妨觀察看看這些大樓多半是由什麼行業進駐。最佳的觀察路線是從江南站10號或11號出口出站,一路走到論峴站。這段路程距離約1.5公里,如果慢慢走大約要花30分鐘左右。走在這座水泥森林中的半小時裡,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不對勁,「整形外科」幾乎攻占了所有大樓。從大樓一樓的標示即可得知,在這一帶開業的店家幾乎過半都是整形外科、皮膚科等與美容相關的行業,相當令人驚訝。在寸土寸金的江南,竟...
作者序
緒論
入陣去:反叛旅誌
動機,都市紋理
2016年2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公布了「2015年觀光旅客動向調查」,上述這20個景點取自其中,並依照「臺灣人最常造訪的首爾景點」排序。這些景點所蘊含的經驗、記憶、聽覺、視覺與閱讀,建構了多數臺灣人對首爾的印象。就像大部分韓國人對臺北的印象,來自市中心的西門町、龍山寺、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臺北101、永康街等景點,以及近郊的野柳、九份、十分、金瓜石、淡水等地,這些景點所蘊含的經驗、記憶、聽覺、視覺與閱讀,形塑了觀光客的認知。
「2015年觀光旅客動向調查」彙整了旅客的造訪目的和旅遊型態,造訪韓國的臺灣旅客,大多以購物、娛樂、參觀與美食嚐鮮為主要目的,這樣的傾向在臺灣當地也感受得到。在臺北幾家大型書店晃晃,瀏覽與首爾相關的書籍,就會發現介紹人氣店家與美食的旅遊書占據架上前排的位置;從人文社會科學角度切入的著作不多,且品質參差,不乏對韓國存有誤解的內容;也很遺憾幾乎不見聚焦於韓國生活肌理的書籍。大部分的描述都是「美化過的首爾」。
因此,我們希望帶出「首爾的紋理」。就像歲月留下的痕跡一樣,都市也有自己的紋理。一如人類的皺紋反映了自身的經歷與逆境、快樂與悲傷、回憶與煩惱、欣喜與痛苦,都市的紋理也是如此。即使再怎麼擦脂抹粉,皺紋也不會因此消失;比起妝扮,歲月的痕跡更加深遠。因此,我們期許以文字記錄下首爾的紋理。如果能夠理解人們的皺紋,對其中的故事產生共鳴,我們便能在旅行的過程中深入不同群體的脈絡。我們也希望在這樣的思路下,提供另一種探索首爾的可能,讓各位在旅行中不只看見妝扮後的首爾,也能讀出首爾歷經風霜的皺褶。
反叛旅誌
我們試著把前述的「首爾」置換成「臺北」,將「臺灣」置換成「韓國」,不難發現眼前的現象幾乎如出一轍。事實上,前述的構想源自《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2015,王志弘編,游擊文化∕公共冊所出版;韓文版由山鷹出版社出版)一書的翻譯企劃案。當時我們對於韓國理解臺灣的方式感到相當遺憾,因為大部分韓國人對臺灣的理解與體驗,依舊是「美化過的臺灣與臺北」。我們在遺憾的盡頭開始構思「異質的都市敘事」,著手翻譯《叛民城市》一書,接著策劃了這本書。也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叛民城市》的姊妹作,也是一部續集。
本書的目標是「(微小的)反叛」,或者說「(微小的)堆疊」,希望能稍稍撼動臺灣讀者對首爾既有的認知,使其產生些許龜裂的縫隙,將不同的敘事堆疊上去;就如同《叛民城市》作為一本反叛手冊,是希望能打破長年以來對臺北(旅遊)的認知。《叛民城市》依循反叛的敘事軸線,以徒步旅行的方式帶領讀者感受臺北的叛民經驗,透過52處地景描繪反抗者與遭歧視者的故事;本書的敘事軸線則略有不同,旨在「翻轉議題」。我們挑選了臺灣人最常造訪的19個首爾景點,寫下這19個地方歷經的波折,以及其所象徵的首爾紋理。從美化過的首爾,轉向首爾真實的紋路,這是我們呈現的主軸。因此,不會有詳細的指南聚焦於觀光的視角、動線與慾望,我們在意的是這些被定義為觀光對象、被觀光相關詞彙及文化所掩蓋的地景其下所隱含的故事。
釐清了動機、目標與軸線之後,再來是策略。本書的策略是形式與文體。我們借鏡都市漫遊專家華特.班雅明的精神。班雅明一生鑽研「都市」,將都市描繪為現代資本主義的核心,象徵著資本主義所豢養出的榨取、不公與排除等必然之惡。在此過程中,班雅明對歐洲大城市的美與野蠻皆沉醉不已。對他而言,都市既是歡愉與希望的泉源,同時也是仇恨與絕望的來源,在愛的同時蘊藏著憎惡。這樣的悖論與日漸緊繃的對峙牽引著他走向都市,進而產出文章。
我們關注的並不是班雅明鑽研都市的結果,而是他探究的方法。他與都市的里程碑擦肩而過,並不著眼於宏觀的敘事與一般性的解說;他拆解了都市的妝容,找出「鉚釘的接縫」,滴灌些許的機油。「鉚釘的接縫」是隱密的存在,必須凝神注視才看得見。班雅明經歷了1920年代的都市樣貌,首度揭開像威瑪、巴黎、莫斯科等地的建築結構與框架。建築、都市與世界所呈現的框架,以及那些在背後支撐的隱蔽結構,班雅明漫步在兩者的張力之間,一一拾起在日常地景中懸浮的碎片,建構新的認知工程。這時,班雅明發展出多樣的形式作為戰術,也就是即時的語言,藉由傳單、小冊子、雜誌文章與宣傳海報等迅速靈活地傳達訊息。這裡的核心並非即時的語言,而是異質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這本書定位為「銘刻首爾紋理的異質性,以及那些關於差異的故事」。也因此,與其說這是一本都市人文書籍或旅行小品,它更像是一本小冊子,記錄首爾紋理的小冊子。感受、脈絡、訊息與詮釋,隨著各個地景而有不同的比重,我們試圖產出一本輕巧而不淺薄、踏實而不沉重的反擊旅誌。
組成:五大主題與19個場景
本書涵蓋了19個空間與場景,依據臺灣人偏好的首爾景點進行主題式的撰寫。各個章節都圍繞著三個主軸展開敘事:替代空間、議題翻轉與象徵事件。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也做了一些調整,我們從臺灣人常去的20個首爾景點中排除了非特定的「博物館∕紀念館」;另外,南山∕N首爾塔與南山韓屋村兩處空間的同質性高,所以合併在同一篇;另一方面,有許多故事可談的龍山則分成兩篇。19個場景與五大主題就這樣編排而成。
第一部〈他者∕我們–1〉著眼於首爾與外部、韓國與世界的關係及其相關風景。一如其他東亞國家,朝鮮半島自19世紀以來,便與外部勢力發生各種衝突、交流,也面臨外部干政。此時作為首都的首爾,親身經歷了這波衝突、交流與干政的浪潮,尤其是中國、日本與美國,對於首爾的地景與思緒有顯著的影響。與外部勢力的交手讓韓國門戶洞開。從漢城到京城,從京城到首爾,改名換姓的歷史總會在關鍵之處瞥見「外國」的身影。在此過程中,朝鮮半島與首爾時而成為受迫的被害者,時而成為歧視的加害者,也時而成為緘默的旁觀者。在第一部中,我們藉由韓國華僑的問題(明洞)、與日本的歷史鬥爭(宮殿∕景福宮)、與美國的微妙關係(龍山美軍基地),揭開首爾多元的面貌。
第二部〈江南,慾望之境〉則是以現在的視角,分析在首爾堆疊的韓國慾望。江南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首爾。韓國在韓戰的餘波盪漾中恢復,邁向經濟起飛之時,在江南大興土木。1960~70年代大量湧入首爾的人口與資本的慾望,和政府的野心一拍即合,這樣的結合體現於江南。從此以後,韓國的各種慾望無不立基於江南,並開花結果。以金錢、成名、成功、投機等為名的慾望,縝密地進化成今日的模樣。過去,競爭的粗鄙與野蠻顯而易見;現在的競爭卻是相當幽微而隱蔽的。雖然慾望的本質依舊,但達成的方式卻已截然不同。第二部描寫了這些慾望。在投資與投機之間量產出合法的掠奪──仕紳化(新沙洞林蔭大道);外貌至上主義與整形熱潮之中內隱的性別議題與成功的壓迫(江南站10號出口);大眾文化從業人員的貧富差距與極端競爭(淸潭洞K-Star Road);對一流大學的偏執與教育資源的落差(大峙洞補習街)。
第三部〈首爾的日常與片斷〉與第二部具有相關性(但不代表彼此互為因果關係)。江南表面上是「眾人欣羨的首爾慾望」所開展的空間,第三部的空間卻恰巧相反。慾望造就了第二部的空間,它的黑影卻也籠罩在第三部的地景之上。眼下韓國的社會問題大部分源自經濟起飛時期的慾望(韓國社會的成長也是)。慾望與資本,或者說不受慾望資本所青睞的地方(水色);套房公寓屋主為了自身利益,阻撓大學校方興建宿舍的奇聞(新村合宿街);慾望與社會,或者說無法立足於充滿慾望的社會,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窄小房間中,努力撐出日常餘裕的考試村(鷺梁津考試村);猶如巨獸般的大型超市囊括了人們消費的慾望,與之抗衡以求得立錐之地的傳統市場(南大門市場);由於異質的性主體性與老化的必然,而備受抨擊、疏遠與排除的存在(塔谷公園與鍾路三街);自殺的意義與現場(麻浦大橋)。在第三部中,我們遊走在夜幕低垂的首爾地景。
第四部〈保存與剝製,開發與再生〉描繪了慾望的風暴過後,頓失依循的首爾。當經濟起飛的榮景不再,都市的戰略便從大規模的土地開發,轉向土地的高階開發;反對者的論述與力量聚焦在生成的價值,而非著眼於開發,也就是再生的觀點。過程中,各方立場南轅北轍,在保存與剝製之間愈發混淆,破壞的程度與範圍令人憂心。但憂心也僅止於憂心,都市向來善於妝扮自己。此時,要將都市打扮成什麼樣子,往往掀起各方激烈的霸權爭奪,首爾正處於這場爭奪的核心。中央∕地方政府、開發業者、社會的經濟主體(社會企業、民間社會團體)、當地居民、外部專家等,各方白熱化的競爭與結盟由此展開。這個過程是重要的表徵,暗示著都市的未來。無論是否存在直接的「受害者」,這場戰役都至為關鍵,攸關都市與都市人的生活。這場戰役的其中一個面向——傳統商業化與常民生活的衝突,在幾經折衝後形成的替代方案(北村韓屋村);在主事者強烈的意志與推進之下,大肆進行的都市整頓(清溪川);與其說是積累的記憶,不如說是在共同創造(淬鍊過)的記憶之中看見「生產者」的日常,在如履薄冰的溝通中促成都市再生的現場(昌信洞縫紉村與全泰壹)。我們將在第四部一一探究這些地方。
第五部〈他者 / 我們–2〉進一步描繪內部的他者與我們。首爾是朝鮮半島歷史的核心場域。無論是漢城時代、京城時代或首爾時代,如果有所謂亙古不變的東西,那正是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彼此縝密交織的「運作原理」。這樣的運作伴隨著波瀾,因為對人們來說,自然是以符合自身目的為前提,來給出所有的甜頭與苦果,人們在此過程中區隔出「他者與我們」。有別於韓國與首爾這種範圍上的區分,它劃開了一條嶄新的界線,將勾結與疏遠、加害與被害、執行與驅逐一分為二。因政商勾結而不斷擴大的資本堡壘(蠶室的樂天,樂天的蠶室);國家安全企劃部橫行國家暴力的痕跡(南營洞與南山);都市與權力的冷酷,將拆遷戶從社會連根拔除(龍山慘案現場)。我們藉由這些場景走入邊界。
名字:漢城、京城、首爾以及……
這本書橫跨的時代涉及了三種稱呼:漢城的尾聲、京城與首爾。如果進一步闡述,大致上是「自漢城走向京城,再從京城邁向首爾,接著立足於首爾」。漢城的稱呼源自1395年的朝鮮太祖4年,所以也有「首爾歷史六百年」的形容。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年)將首爾稱為楊州,隨後升格為南京,與開京(開城)、西京(平壤)並列高麗的三大都城。在高麗王朝末期分擔一部分行政首都角色的首爾,在朝鮮建國以後成為名符其實的首都。前朝高麗在開城的勢力盛極一時,1392年建國的朝鮮需要另一個首都。朝鮮王朝選定首爾作為首都,源自開國君主太祖李成桂與大臣鄭道傳兩人強烈的意志。他們不以「風水地理」而是以「儒學理念與民生」為考量,來選定首都並治理。他們評估了作為全國統治核心的妥適性(位於國土中央)、人口與政治經濟發展的承載程度(設想未來需要廣大的腹地)、是否有利於資源供給與軍事防禦(山河的位置,以及適合首都防衛的地理條件)等因素,最終選定首爾作為首都。鄭道傳主掌了新都的選定、企劃、計畫與執行,依宮殿(景福宮)與宗廟社稷(現在的宗廟與社稷)、官府(六曹街,現在的光化門)、住宅區(清溪川一帶)與市廛(鍾路)、軍事防禦(首爾城郭)等用途進行劃分,打造出一座煥然一新的都市。「高麗的南京」重生為「朝鮮的漢城」。不僅成就了現在首爾的原型,更是首都發展起步的根基。
朝鮮時代,首爾的官方名稱是漢城府。或許也因為如此,至今仍有許多中國人稱首爾為漢城。首爾從14世紀末到20世紀初,約莫有六百年的時間被稱為漢城。此外,從日本併吞韓國的1910年8月29日到日本戰敗的1945年8月15日,這段期間的首爾被稱為「京城」這個頗具日本風格的名字。這並不只是表面上的更換名稱,日本破壞了既有的都市軸線,擅自竄改形成自己的空間。當局以道路興建與拓寬的名義,將五大宮殿(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運宮、慶熙宮)應聲刨開。將首都更名為京城的同時,也將京城降格為京畿道附屬的城市,抹去了首都的地位。日本政府以興建朝鮮總督府為起點,沿著六曹大路(現在的光化門廣場)南端開發太平路,一路延伸至鍾路的核心,牽制了朝鮮時期的基本軸線。日本推行了各種市區規劃與都市空間政策,仍舊無法完全占有漢城;然而殖民政府支配下的漢城也難以堅守原貌。「京城」這個名字象徵著緊張與陣痛的時代。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敗退,朝鮮半島獨立。一年後的1946年8月14日,駐韓美國軍政廳公布法令,將京城正式更名為「Seoul」。「Seoul」的含義存在分歧。有一說是昔日興建漢陽都城時,因「雪融後的圍籬內側」而稱之為「雪城」,再將「雪城」的韓文發音轉譯成「Seoul」;也有一說是將原本指稱首都的普通名詞轉為專有名詞。1896年4月7日,最初口耳相傳的「Seoul」首次為世人周知,韓國最早註冊發行的民間報紙《獨立新聞》於當天發行了創刊號,其韓文版面名為「朝鮮首爾」(조선서울),英文版則是「SEOUL KOREA」。首爾走過韓戰(1950~1953年)、開發獨裁與民主化運動的滄桑,成就今日這座龐大的城市。原本滿是水田的江南一帶,不過30年的光景便蛻變成象徵韓國慾望的空間,首爾成長的速度與規模可想而知。從漢城、京城到首爾這段更名的歷程中,城市人口從原本的10萬人足足成長百倍至一千萬人,都市面積也擴增了30倍以上,可說是近60年來地球上最急遽膨脹的都市。如果用「急遽膨脹」以外的詞彙來形容,那便是「開展的慾望」。有些人將首爾描繪成「超過兩千年歲月卻只有60年里程數的都市」,這可說是相當精準的描述,首爾是在時間、人與敘事皆極為壓縮的狀態下凝聚而成的,這個壓縮的現場正是今日的首爾。在這段過程中,熙來攘往的人潮與首爾擦肩而過,或者停留於此地。一如小說家金薰所言,首爾儼然成為「萬人的他鄉」。萬人的他鄉,也許才是首爾真正的名字。
議題漫遊
在一座城市中,各個建築物與紀念碑之間可能僅相距幾公尺遠,然而欣賞這些景物須具備的條件卻天差地遠。每當我們造訪一處我們可能永遠不會重遊之地,我們會感到有必要欣賞一連串名勝;然而這些地方除了在地理空間上位置相近之外,彼此之間往往沒有什麼關聯。而若要恰當理解這些地景,需要具備一系列的特質,這些特質不太可能在單一個人身上找到。我們被要求對某條街上的哥德式建築產生好奇心,然後對下個街角的伊特魯里亞考古學感到著迷。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2002
如同艾倫.狄波頓的感嘆,我們不可能在旅行中掌握都市的全貌。不僅限於都市,任何人或是我們自己都無法達成那樣的旅行。因此,目標必須清楚明確。在極為侷限的範圍內掌握特定的景點,或者穿針引線將這些地景重新組織在一起。這本書採取後者的做法,希望能對規劃旅行的朋友有所幫助。
我們將都市的地景打通,穿針引線重新組織成議題與體驗。如果循著議題漫遊,將這些徒步可及的議題納入旅行的規劃,便能清楚掌握韓國都市的風景;因為這是從自主的視角,親身經歷這些景物。議題漫遊的方式,將旅行從經驗(Erfahrung)拉升到「體驗」(Erlebnis)的層次。體驗是個體塑造自身生活的經驗;因此,一個人的體驗源自他的轉變,也就是個體的生命歷程。循著特定標的所形成的旅行模版(stereotype),不僅誘導了觀光客在景點上的選擇,也左右了動線;議題漫遊的方式婉拒了這種誘導與支配,或者說提供一個可自主調整的替代方案。我們嘗試把議題當作縫針穿透都市,以體驗的絲線重新組織都市的旅程。議題漫遊就是一場「手製的旅行」。這本小冊子提供讀者許多徒步可及的叛民議題。
雙重翻譯
這本書是經過翻譯後呈現給臺灣讀者。因此,我們盡可能縮短原文語句並減少形容詞的使用,且在描述時以可直譯的詞彙為優先,也盡可能減少註解與註腳。我們尋求臺灣讀者的理解。翻譯是一場深具魅力的移植工程;原文與翻譯過後的字句,勢必不可能相同。作者不熟悉的在地紋理,透過譯者的補充注入字裡行間。我們將首爾的樣貌與背景、情感與思緒進行轉譯,再透過譯者呈現這些描述。希望臺灣讀者能理解這段雙重翻譯的脈絡。
緒論
入陣去:反叛旅誌
動機,都市紋理
2016年2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公布了「2015年觀光旅客動向調查」,上述這20個景點取自其中,並依照「臺灣人最常造訪的首爾景點」排序。這些景點所蘊含的經驗、記憶、聽覺、視覺與閱讀,建構了多數臺灣人對首爾的印象。就像大部分韓國人對臺北的印象,來自市中心的西門町、龍山寺、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臺北101、永康街等景點,以及近郊的野柳、九份、十分、金瓜石、淡水等地,這些景點所蘊含的經驗、記憶、聽覺、視覺與閱讀,形塑了觀光客的認知。
「2015年觀光旅客動向調查」彙整了旅客的...
目錄
推薦序 諸眾成城(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緒論 入陣去:反叛旅誌
第一部 他者∕我們–1
1. 明洞華僑街:從國旗的世界,走向活著的世界
2. 景福宮與日本的朝鮮總督府:走進時空漩渦
3. 龍山美軍基地與梨泰院基地村:同盟、影子與生活
第二部 江南,慾望之境
4. 新沙洞林蔭大道:江南的開發與仕紳化的取代
5. 江南站10號出口:整形聖地的熊熊炬火
6. 清潭洞K-Star Road:無法成為戰士的他們
7. 大峙洞:所向披靡的江南
第三部 首爾的日常與片斷
8. 水色:都市更新的模樣
9. 新村合宿街:新村的鼓譟,青年的掙扎
10. 鷺梁津考試村:渴望安穩的青年
11. 南大門市場:生機盎然的歷史與黯淡的未來交會
12. 塔谷公園與鍾路三街:老人與男同志的據點
13. 麻浦大橋:生命之橋 vs. 自殺勝地
第四部 保存與剝製 ,開發與再生
14. 北村韓屋村:喧賓奪主的現場
15. 清溪川:復原與開發,都市的兩難
16. 昌信洞縫紉村與全泰壹:工人的街角與故事
第五部 他者∕我們 - 2
17. 蠶室的樂天,樂天的蠶室:以財閥的方尖碑作為我們的探針
18. 南營洞與南山:國家暴力的痕跡
19. 龍山慘案現場:這裡還有人
尾聲 集結與漫遊
推薦序 諸眾成城(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緒論 入陣去:反叛旅誌
第一部 他者∕我們–1
1. 明洞華僑街:從國旗的世界,走向活著的世界
2. 景福宮與日本的朝鮮總督府:走進時空漩渦
3. 龍山美軍基地與梨泰院基地村:同盟、影子與生活
第二部 江南,慾望之境
4. 新沙洞林蔭大道:江南的開發與仕紳化的取代
5. 江南站10號出口:整形聖地的熊熊炬火
6. 清潭洞K-Star Road:無法成為戰士的他們
7. 大峙洞:所向披靡的江南
第三部 首爾的日常與片斷
8. 水色:都市更新的模樣
9. 新村合宿街:新村的鼓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