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歷史鳥瞰
前言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創十二1-3)。
這是耶和華在米索波大米的吾珥揀選以色列民族的祖先──亞伯拉罕時,對他的承諾。從此以色列人成了「不列於萬民之中,獨居的民族」(民二三9)。因他們是耶和華在天下萬民中所買出來,經過建立、賜福成為祂專愛的子民(申三二6,七7),因此耶和華與他們同在,教育、眷顧、引導他們的生活,凡詛咒、欺侮他們的,必被報應。
作為耶和華特選的子民固然是榮耀,但要得到這榮耀卻要接受神嚴格律法的約束。因為只有他們堅守對耶和華的忠誠和聖潔,並維持高水準的倫理道德,才能持續、擁有耶和華選民的這分殊榮;否則他們必會如「休妻」般被棄絕(賽五十1),因耶和華在地上萬族中,只有認識他們(摩三2),祂必追討一切該懲罰之過犯。
耶和華的僕人──摩西臨終前也曾對以色列民重申祂的旨意:「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你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做自己的子民。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你們人數多於別民,原本你們的人數是最少的,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要守祂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申七6-8)。
「……祂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向恨祂的人,當面報應他,將他們滅絕……所以你要謹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律例、典章」(申七9-11)。
第一節聖經中的選民
舊約聖經中所記載的城邦,大多在今日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而成的米索波大米平原到北非埃及所形成的半月灣區域內,也是地中海、紅海、裏海、黑海、波斯灣、鹽海六大海所環繞的歐、亞、非三洲大陸的交通樞紐和文化重鎮。
由於米索波大米地區傳統上被認為是伊甸園的所在,是人類生長和發展的搖籃。始祖──亞當夫婦犯罪被驅離伊甸園後,生子該隱和亞伯。惟因兩人向耶和華獻祭時,神不看中該隱所獻之供物而遷怒,將弟弟殺害。後來亞當和妻子同房,再生一子──塞特,從此人類就分成罪惡、屬血氣的該隱系統和屬真神的塞特系統。惟後來因人在地上行敗壞之事,為耶和華以洪水滅絕,僅塞特後裔的挪亞一家八口蒙拯救,後來重返示拿地,再次展開人類各邦國、民族祖先的發展(創四-六章)。
示拿地,位處米索波大米最富庶地區,地域遼闊,這原都是挪亞之兒子──閃、含、雅弗及後裔(創十6-20、21-31),在大洪水後的定居之所,但在「巴別塔事件」(創十一章),耶和華變亂他們的口音後,他們就分散、各隨各的言語、宗族到各地成邦立國了。惟此地區因土地肥沃,農產豐碩,極適合馴養家畜,因此也成了眾多民族覬覦、爭奪之區域。從歷史考古得知,確有若干邦國在此更迭,其中最早的應是蘇美人,後是閃族的亞卡得人和古巴比倫王朝(註1)。
由於米索波大米地區地理上包括濱海平原、山谷、高原、沙漠特殊景觀,加上撒但的操弄,因而挪亞後裔間就產生不同的生活文化和宗教信仰,可惜他們的所行和信仰,都已遠遠偏離對造物主──耶和華的崇拜了。
耶和華看到世界的敗壞和受魔鬼轄制的嚴重,為保存一脈純正信仰,遂從迦勒底的吾珥揀選當時尚無子嗣的亞伯拉罕,要他離開拜偶像、淫穢、罪惡的環境,到為他所安排的迦南地(即今日之巴勒斯坦地)去。在那裡,耶和華答應要賜大福給他,包括:擁有眾多的後裔,大片土地和其後裔所成立的國度,甚至有君王從其子嗣而出,他們要成為祂的子民,專一事奉祂,祂也答應永遠眷顧他們,與他們同在;甚至預言:將來必有多國的人民會因他的名得福(創十二1-3)。
亞伯拉罕帶領其妻──撒拉及姪兒──羅得入迦南後,卻發現適合人居之地早已被佔據,不得已居於荒野的南地。後來曾因饑荒而下埃及,在那裡因著埃及法老眷顧撒拉之故,亞伯拉罕和羅得都蒙法老賞賜甚多牛羊,而撒拉也得一埃及裔使女──夏甲。當他們返回迦南後,亞伯拉罕和羅得卻因牛羊、食草和飲水問題,僕人間常起爭端。
亞伯拉罕知道他們已不得不分開,遂要羅得選擇他要去的方向。羅得選擇前往當時美如伊甸園的約但河東後,卻因不警醒、醉酒而分別和其兩名親生女兒生下摩押人和亞捫人的祖先(創十九36-38)。
亞伯拉罕在無子嗣之壓力下,魔鬼遂唆使撒拉同意夏甲與其夫君同房而生下以實瑪利。雖然十四年後,亞伯拉罕又從耶和華的應允下生了以撒(即以色列人的祖先)。但從此家庭因夏甲和撒拉爭寵,兩兒子對產業的繼承引起不睦,亞伯拉罕在心煩、憂慮下蒙神應允,將夏甲與以實瑪利趕出家門。後來,以實瑪利蒙耶和華祝福,生下十二個兒子,各立宗族,成了亞拉伯人(俗稱:阿拉伯人)的祖先,他們「住在以色列人的東方,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正在往亞述的道上」(創二一18,二五18)。從此,演變出以、阿民族和宗教間幾千年的爭戰。
以撒生長子──以掃和次子──雅各雙胞胎。本來以掃可承受長子之福分,惟因他不重視此名分,竟因一碗紅豆湯而將之讓給了弟弟。當以撒年老歸土前,依傳統要對長子祝福時,竟也被雅各巧奪了。因此以掃就滿懷仇怨的帶領其妻兒轉往鹽海東南方的西珥地,再娶了那裡的原住民──何利人族長亞拿之女──阿何利巴瑪為妻,最後又將何利人趕走。從此西珥地和附近高原為以掃後裔所佔有,建立了城邦,歷史上稱他們為「以東人」(創三六20-30、8-9)。至於雅各所生十二個兒子,就是後來佔有巴勒斯坦地的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
從上述可知:住在以色列人周圍的,都同樣是從伯拉大河對岸過來的「希伯來人」(註2)親戚──接鄰的有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亞瑪力人和米甸人(參:本書第五章第一至四節),稍遠的又有敘利亞人、腓尼基人和埃及人。但因各族居住環境、產業經營和宗教的各異,加上屬靈惡者的操弄,這些「希伯來人」最後竟聯合和他們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對抗耶和華所揀選的以色列人,對耶和華所應允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建國之事百般阻擾、欺侮。甚至,以色列人在亡國兩千年的主後1948年重新建國時,這些鄰邦又再次聯合起來阻礙,並發誓要消滅他們,得他們的產業(參:詩八十三篇)。因此,公義之耶和華事先差遣先知豫言他們的行為將遭受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