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從我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我一直自忖著人生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探究這問題,我選擇科學研究,因為我相信科學是獲得知識的最可靠方法。在科研過程中,我曾不斷自問:我的科研成果,以至整個科學界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們自身以及整個宇宙的瞭解增加了什麼?
哲學始於追求知識及智慧。當哲學的物件指向自然世界,科學便誕生了。科學的實驗方法使許多哲學問題迎刃而解,而且使另外一些問題變為無意義的追問。不過,儘管科學威力強大,面對一些整體的或終極性的探索,科學畢竟有所限制。當科學遇到了障礙,哲學可以用來輔助。比起科學,哲學是直覺的、主觀的,且在一般堅信科學的人看來,不甚可靠。但是對於另外一批人(包括我自己),擯棄了哲學,充實的人生有所不足。
多年前,C.P. Snow 曾經指出人類的兩大對立文化 — 科學的與人文的。兩者之間的鴻溝不能單用科學或哲學的方法來彌補。我們需要一個涵蓋兩方面的概念。本書所標榜的“自我”,可以作為科學與人文的共同立足點,由此得到一個統一的景觀。(“自我”在本書中指的是一個自發的、且能自身持續的系統。)本書從嚴謹的科學起步,逐漸踏入哲學的領域,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頂峰。
我自科研工作退休後,書寫一本闡釋人生的書成為內心不可抑制的職志。這並非因為我有了答案,而是因為我相信我有足夠的資料來坦誠地敘述,哪些是已知的事物、哪些可能會被認識、又哪些可能是永不能知曉或解釋的真實。一個具有生物知識、又略具化學基礎、且對哲學問題有興趣的大學生,將是本書最大的受益者。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書寫。比較專業的術語如有出現,會在章節附註、附錄,和術語表中加以說明或解釋。
我要感謝我的三個孩子 — 林馨怡教授(Prof. Jennifer Lim- Dunham, M.D.)、林行健教授 (Prof. Wendell Alan Lim, Ph.D.)、及林甯怡律師 (Caroline Lim Starbird, J.D.) — 給我的靈感和鼓勵;和與我共同生活五十五年的愛妻施韞瑜教授 (Prof. Victoria Sy Lim, M.D.) 對我一生的工作、事業堅定不移的支持和奉獻 — 甚至不惜犧牲她自己的。他們的參與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
最後,我不期望本書成為暢銷書。如若百年之後有人提起,我願足矣。
林啟祥
2016年8月於美國愛荷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 IA 52242,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