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家宣稱國家越來越富裕,為什麼我們卻覺得生活越來越難過?
★★★ 經濟學家 × 避險基金經理 ★★★
五大主題對談思辨,正面迎戰資本主義運作的長期病灶
將整個世代的集體憤怒轉化為創新解方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 一個人的格局,從讓他憤怒的事情就能看出。◢
──邱吉爾│英國前首相
【當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越來越大】
當經濟學家和政治人物告訴我們,我們正經歷景氣的高點,經濟從來沒有這麼熱絡過時,為什麼壓力和焦慮的衡量標準卻都在節節高升?雖然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絕大多數人正在變得越來越富有,但為什麼大多數人對於日常生活所處的世界,卻感到越來越不確定、不公平,而且越來越昂貴?
【我們能從憤怒中得到什麼啟發?】
在《憤怒經濟學》中,作者洛內甘與布萊斯透過對話,深入探索這股不斷上升的憤怒浪潮的起源。從如何定義憤怒、傳統經濟學的運作模式,到不同的憤怒類型,藉由了解憤怒的肇因來標記現今資本主義的問題所在,並為日益兩極分化和混亂的世界提出激進的全新解決方案。
〉〉〉 《憤怒經濟學》適合任何想知道我們究竟該往何處去的每一位世界公民。
▍專文領讀──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專業推薦──
Miula│M觀點創辦人
Jenny│「JC財經觀點」創辦人
余朝恩│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林建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施光訓│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蘇書平│先行智庫執行長
我們對世界的經驗和菁英用來解釋和合理化世界的經濟模型間的鴻溝,已經大到無法忽視,而且菁英追求自利也被戳破。作者召喚大家回到「憤怒經濟學」的世界,究竟這個世界是怎麼一回事呢?還是得煩勞大家閱讀這本書。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在一系列精彩的蘇格拉底式對話中,兩位作者解釋了我們當前憤怒的根源——對緊縮政策、失業、停滯不前的工資的憤怒,也對似乎忽視人們的經濟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感到憤怒。接下來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如何重置系統?這些問題的答案從未如此迫切。
▍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教授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憤怒的世界是理所當然的,此書為我們如何擺脫這樣的現況提供了一個樂觀的案例……近年來,人們無聲無息、行動無濟於事的有毒感覺使我們的民主國家陷入癱瘓,「憤怒經濟學」是對「思維失敗」的譴責。
▍埃德‧盧斯(Ed Luce)│《金融時報》
作為避險基金經理和政治學家之間的對話,這本有趣且嚴謹的書將當今對政治的憤怒根源定位於總體經濟和金融不穩定、技術變革和日益加劇的不平等,這些因素共同構成產生了一種經濟排斥和不安全感……本書為穩定經濟和解決停滯和不安全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政策建議。
▍《外交事務》雜誌
作者簡介:
艾瑞克‧洛內甘Eric Lonergan
避險基金經理、總體經濟學家和作家。曾為《外交事務》、《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等媒體撰稿。
馬克‧布萊斯Mark Blyth
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國際經濟學教授。著有《緊縮:一個危險思想的歷史》(Austerity: The History of a Dangerous Idea)。主持多個Podcast,在 YouTube上的演講有數百萬次的點閱。
譯者簡介:
吳國卿
台北市人,1959年生,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成王之路》、《打造財富方舟》、《疫苗戰爭》、《貨櫃與航運》、《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克魯曼戰殭屍》、《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跛腳的巨人》、《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節錄)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期待資本主義四‧○?
在這本《憤怒經濟學》書中,洛內甘與布萊斯兩位作者,以對談方式,將18世紀以來的全球經濟變遷,配合「經濟學」的演化,以資本主義一‧○、二‧○、三‧○三個階段的起伏,詮釋全球經濟的故事。著重在「政府財政、貨幣政策」對整體經濟的補破網,特別對一九八○年代資本主義三‧○版金融產業全球化、系統性發展,以致於演變成金融風暴、總體經濟當機,而政府紓困給犯錯的富人,且工人被裁、失業升高、薪資停滯、個人工作不穩定,加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六十%工作被自動化、人口老齡化、財富所得的極端不平等且貪腐的氾濫,大多數世人對日常生活所處的世界,感到越來越不確定、不公平,於是一股不斷上升的憤怒浪潮席捲全球。
兩位作者經由檢視和分析後,以憤怒經濟學(或資本主義四‧○)提出化解問題的「激進」的全新解決方案,強烈建議將緊縮政策束諸高閣,而實施龐大的寛鬆財政方案,如發現金給家庭、雙軌利率、「無限制」的量化寛鬆等等。
誠如作者所言,他們所提出的寛鬆政策,已在美國和歐洲浮上枱面。不過,這種擴大版的「凱因斯提升有效需求」極端寛鬆政策,會不會讓人類走入「毀滅之路」,很值得深思!
名人推薦:推薦序(節錄)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期待資本主義四‧○?
在這本《憤怒經濟學》書中,洛內甘與布萊斯兩位作者,以對談方式,將18世紀以來的全球經濟變遷,配合「經濟學」的演化,以資本主義一‧○、二‧○、三‧○三個階段的起伏,詮釋全球經濟的故事。著重在「政府財政、貨幣政策」對整體經濟的補破網,特別對一九八○年代資本主義三‧○版金融產業全球化、系統性發展,以致於演變成金融風暴、總體經濟當機,而政府紓困給犯錯的富人,且工人被裁、失業升高、薪資停滯、個人工作不穩定,加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六十%工...
章節試閱
當經濟學變成憤怒經濟學
要了解「憤怒經濟學」是什麼,讓我們先談談經濟學。經濟學是一組概念、一幅地圖,告訴我們市場和交易的世界如何運作,也描述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果經濟理論─這幅地圖─正確地描述我們生活的地域,那麼它就是一幅好地圖。但這些經濟地圖是好地圖嗎?這是一個尚未解答的問題。在經濟理論直接應用的極小部分的世界裡,例如在央行的預測部門,被稱為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的極複雜經濟模型裡住滿了所謂的「代表人」(representative agents)。這些「代表人」應該是人,但他們很奇怪的沒有年齡、沒有性別、沒有偏好、沒有意識形態,而且他們長生不老。
在這個沒有情感和恆久不變的世界裡,「經濟」只是勞工的人數,乘以工作的時數,加上他們使用的資本數量(機器、技術等)。就只是這樣。這裡沒有政治,不必操心誰獲得什麼,以及為什麼。當這些虛構的經濟成熟時,它們累積更多資本,所有代表人變得更富裕;而當他們變得更富裕,他們就會減少工作。這是一個很舒適的世界,但它真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實際生活的世界嗎?這幅地圖真的反映出地形地貌了嗎?
在我們居住的世界,整體社會的確是從來沒有這麼富裕過,但大多數人似乎工作都變得更多也是事實。至於所得的分配,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在它的模型中解釋,「一家企業最後僱用的員工,應該獲得等同於他們對該企業的產出所做貢獻的薪酬」。這聽起來很合理,但這似乎也未反映現實。執行長的薪酬已暴增到員工的數百倍,而許多種類的員工薪資在調整通貨膨脹後,呈現數十年來停滯不前的現象。顯然這與權力有關,但權力不存在我們的模型世界中。財富的分配不但變得很極端,而且政治已成為擁有巨富者的遊戲場。億萬富豪花費數百萬美元保護他們的利益,或支持他們個人化且往往出於自利的議程,例如,避險基金經理人祕密提供資金給英國脫歐(Brexit)運動。
經濟學是一幅強大的世界地圖,但我們過去三十多年研究的這幅地圖──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所說的「新自由主義地圖」(neoliberal map)──研究的是理論、模型,已越來越無法描述大多數人的經驗和關心的事物。具體地說,那就是一個似乎財政預算越來越緊縮、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雖然我們總是被告知沒有通貨膨脹),和在職場內外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在某個時候,我們對世界的經驗與用來解釋它的模型之間已經嚴重脫節。
現在的經濟學似乎已無法解釋為什麼生活的壓力不斷升高,而同時人均收入卻也在增加。它也無法解釋,為什麼領老人年金者的收入仰賴納稅的工作者人數,但他們反而比其他族群更反對外來移民,似乎忘記了自己生育太少小孩以至於無法維持社會繼續運作?為什麼我們看到民族主義在各國興起,但卻老是聽到全球化已讓我們整體變得更有錢?這些問題的部分答案,就在我們的模型所認為的情況與實際世界情況之間的脫節裡。另一部分的答案則在另一個脫節之中:菁英所追求的「人均GDP」(GDP per capita)穩定成長,對親身經歷發生重大、令人驚惶的社會改變的一般人來說是如此虛妄。
菁英並不是新現象。在過去,菁英是以代表哪些人民來定義的政治菁英。工黨和社會民主黨代表勞工的利益,而保守黨和自由黨代表企業的利益。到了一九九○年代,這些關係開始解體,一種新政治在已開發世界興起,「左派」和「右派」的區別越來越被認為是難以搞懂也不重要的冷戰遺物。在取而代之的新政治中,政治人物不再代表核心選民,而是紛紛嘗試吸引行為模式就像經濟學裡的代表人的所謂「中間選民」(median voter)。
這類選民不關心經濟衝突,但被認為關心後物質主義價值(post-materialist value)和優良的治理,而且大家都同意它們應該由政黨來提供,重大的政策問題則最好留給國際組織和獨立央行的專家來處理。政治人物提供了較少的政策,但在這麼做時仍假裝代表著每個人的利益。這是一九九○年代和二○○○年代的世界,一段在二○○四年被當時的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美化地描述為「大穩定」(the Great Moderation)的時期,因為讓技術官僚當家可以避免政治干預,並為所有人帶來了繁榮。但現在我們知道,這種世界觀也有很大的瑕疵。
主要的瑕疵是一些重大隱患一直沒有消除,政黨只是不再承認有這些隱患。英國經濟的規模從一九八○到二○一七年增加一倍;同一時期,食物銀行(food Banks)的使用增加了一○○○%。在大部分已開發世界,不平等從一九八○年代到一九九○年代持續上升,然後停了十年,等到金融危機後再度飆升。在這段期間,全球性的大公司卻停止繳稅。那些誤以為他們經濟模型中的世界就是真實世界的菁英,喪失了自認其所代表的選民對他們的信心。
然後發生了入侵伊拉克、狡滑檔案(dodgydossiers)、宣稱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沒完沒了的阿富汗戰爭。在歌誦金融是成長引擎後,我們目睹它的爆破,緊接著是以國家資金紓困挽救那些已經富裕者的資產。而且紓困計畫是由已被緊縮政策重擔壓在肩頭的人來買單,部分國家甚至大舉削減公共服務三○%。另一方面,各大金融中心的銀行很快就恢復日進斗金的運作,房價節節攀升,就像神奇的自動提款機。
當政治人物真正需要動員選民時,他們不再為已經生根的經濟變遷找理由,而是轉向恐懼。在歐元危機中,民眾被死灰復燃的金融恐慌嚇阻;在蘇格蘭獨立運動和英國脫歐公投中,財產損失的威脅被用來當成保衛現況的武器;在中歐和東歐各國,恐懼移民摧毀「我們的」文化變成動員的迷因。
你無法期待真實的人──不是合成的代表人,也不是想像的中間選民──永遠忍受這些脫節。我們對世界的經驗和菁英用來解釋和合理化世界的經濟模型間的鴻溝,已大到無法忽視,而且菁英追求自利的目的也被戳破。歡迎回到「憤怒經濟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真實的人感到憤怒,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當經濟學變成憤怒經濟學
要了解「憤怒經濟學」是什麼,讓我們先談談經濟學。經濟學是一組概念、一幅地圖,告訴我們市場和交易的世界如何運作,也描述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果經濟理論─這幅地圖─正確地描述我們生活的地域,那麼它就是一幅好地圖。但這些經濟地圖是好地圖嗎?這是一個尚未解答的問題。在經濟理論直接應用的極小部分的世界裡,例如在央行的預測部門,被稱為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的極複雜經濟模型裡住滿了所謂的「代表人」(representative agents)。這些「代表人」應該...
目錄
推薦序 「憤怒經濟學」是啥米?【吳惠林】
前言 從經濟學到憤怒經濟學
對話1 公眾憤怒和部落能量
對話2 道德暴民和他們的操縱者
對話3 微觀憤怒經濟學:資本主義是硬體,當機和重開機
對話4 微觀憤怒經濟學:私人壓力源、不確定性和風險
對話5 撫平憤怒:從憤怒經濟學到為所有人服務的經濟學
結語 我們說了什麼、沒說什麼,和我們不希望忘記什麼
後記 瘟疫中的憤怒經濟學
致謝
延伸閱讀
註釋
推薦序 「憤怒經濟學」是啥米?【吳惠林】
前言 從經濟學到憤怒經濟學
對話1 公眾憤怒和部落能量
對話2 道德暴民和他們的操縱者
對話3 微觀憤怒經濟學:資本主義是硬體,當機和重開機
對話4 微觀憤怒經濟學:私人壓力源、不確定性和風險
對話5 撫平憤怒:從憤怒經濟學到為所有人服務的經濟學
結語 我們說了什麼、沒說什麼,和我們不希望忘記什麼
後記 瘟疫中的憤怒經濟學
致謝
延伸閱讀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