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4041 項符合
英國的圖書,這是第 132 頁 |
|
$ 616 ~ 700 | 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增修版)
作者:鄺健銘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5 語言:繁體書 ![]() |
|
$ 200 | OK! (英國版) 0709/2019 第1193期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200 | OK! (英國版) 0716/2019 第1194期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360 | healthy food GUIDE (英國版) 7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400 | Women’s Health (英國版) 8月號/2019 第68期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450 | EMPIRE (英國版) 8月號/2019 第365期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470 | HOMES & GARDENS (英國版) 8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470 | FOOD and TRAVEL (英國版) 8-9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490 | VANITY FAIR (英國版) 8月號/2019 第708期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500 | Four Four Two (英國版) 8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510 | HOUSE & GARDEN (英國版) 8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 530 | VOGUE (英國版) 8月號/2019
出版社:瑪蒂雅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2 語言:歐美雜誌 ![]() |
|
倫敦做到的,北京為甚麼做不到,或不願意做?
回顧155年港英管治術,
剖析當今香港「人心未歸」、
中國無法成功管治「世界香港」的深層次原因。
新增終章:從全球史視野看九七之後香港管治模式轉變
今天香港彌漫「送香港終」、「管治崩壞」等負面情緒,為何香港九七主權移交已廿多年,「人心回歸」還是遙遙無期?反觀英治時期的155 年,尤其是「六七暴動」後,社會為何能夠平穩發展,民心歸順?年輕學人鄺健銘審視過去香港處於複雜地緣政治下的管治歷史,並比照今昔,以更廣闊的時空與地域視野,回顧香港走過的路。
鄺健銘指出「香港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而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定位,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已經建立。155年來倫敦對香港的管治,靠的是「軟功」,而非像當下北京的「硬碰硬」。這種軟功,似乎更適用於管治這「世界的香港」。英治時期的英港關係,倫敦對港的「間接管治」,乃至當年港英殖民地的政府社會關係、地區行政和公共行政體系建設等,對當下的中國香港管治有重大啟示。
於香港主權移交二十二年之際,鄺健銘以全球史視野為《港英時代》增修版新寫終章。新終章梳理香港內外有關英殖管治的文獻,觀察英國本土發展對香港英治的影響,比較不同帝國管治模式之差異,進而論證九七之後香港管治從英殖靠往日殖的模式轉變。
作者簡介:
鄺健銘,曾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合著著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與《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台》、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台灣《上報》﹑《新新聞》﹑《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故事》、中國《參差計劃》等。
「有位老師曾不只一次說過,香港歷史需要重寫,這句話我一直念念不忘。在新加坡生活數年,深覺世界很大、天空海闊、香港故事確有很多有待探索的角落,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