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是公認最難寫的戲劇類型,能夠寫喜劇的人,都容易被當成是神選之天才。但其實想要受喜劇之神的寵愛,你需要的不是正確的基因與投胎,而是一本記載著成為幽默高手態度和方法的《喜劇聖經》。──知名編劇講師 東默農
對很多創作者來講,喜劇是一件困難的事,那些認為喜劇不難的人,通常是因為他們把耍嘴皮子也列入喜劇,所以當然不難。 可是不要喪氣,喜劇之所以難,因為很多人搞不懂喜劇的文法,不知道喜劇寫作、或者表演的技巧,其實是可以學習的。茱蒂•卡特(Judy Carter)的這本《站立喜劇大師從寫作到表演的幽默聖經》,顧名思義,就是那些徬徨無助,可是夢想成為台灣崔佛.諾亞(Trevor Noah)、台灣蒂娜•費(Tina Fey)的準喜劇表演者、編劇的聖經。既然是聖經,當然就有一堆誡律,這本書教的,不只是技術,更是規矩。那些以為喜劇讓你笑所以必然輕浮的人,更要看這本書,因為喜劇也是有其道德規範與準則的。茱蒂•卡特用不可勝數的例子,示範各種喜劇路數,點醒可能犯的錯誤。最重要的是,她把「哏」這個喜劇裡最重要的元素,用一個個實例,讓所有想成為喜劇圈一員的讀者,更有效、更快、更精準地認識它,從而更早站上舞台,製造一波波的笑聲。──作家 馮光遠
〈專文推薦〉
這世界不全是個笑話
作家 袁瓊瓊
出版社找我為《站立喜劇大師從寫作到表演的幽默聖經》寫推薦。我在月初拿到的書稿。花一天就看完了。交稿期限是月底……呃,接近月底,在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寫,寫了差不多三萬字……這本書的筆記。因為書裡頭內容太多,如果對於喜劇創作或表演有興趣的話,這本書絕對是個寶貝。
我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看到網上訪問中國某脫口秀演員。這位據稱是中國脫口秀天花板的人物說:他對脫口秀的全部認知都來自於這本書。略提了書裡所說,關於喜劇創作的四字箴言,那就是「難、怪、怕、蠢」。
我因為在教喜劇班,一直苦於喜劇相關材料稀少,知道有這麼一本聖經,自然趨之若騖。但是到處都找不著,連簡體版都買不到。猜想那位「天花板」看的是外文。對於「難怪怕蠢」四字箴言,雖然能多少猜到意思,但還是渴望知道「發明」這句話的人,是不是有更多的,我還沒想到的解說。
謝天謝地,商周居然把這本書翻譯出來了。而也讓我找到了這四字箴言的原文:原來是「Hard、Weird、Scary、Stupid」,簡稱「HWSS」。本書裡翻譯成「難怪怕蠢」。整本書最精粹的就是這四個字。任何人,任何事,從「難、怪、怕、蠢」四個方向去思考,都可以成為喜劇。若說這四個字,或說這四種情緒,是一切喜感的來源,也絕對無庸置疑。
這四種感受的共通點是:都會讓人不安。讓人不安,不自在,尷尬,覺得丟臉……所有讓我們想挖個地洞鑽下去的事件,都是絕佳的喜劇素材。茱蒂•卡特書裡教了非常多方法,讓人能從生活中提煉出那些讓我們覺得「難怪怕蠢」的部分。她舉了許多真實例子,而沒有明說的是:要能夠讓生命中的「難怪怕蠢」博人一燦,除了要有觀察力和好奇心之外,還要能夠坦率的面對真實的自己。
本書一開篇的引言中,茱蒂•卡特就直說了:「你不該說謊」。在喜劇中,真實向來都要比假話有趣和好笑。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有造作,他們看得出來。而除了不說謊,茱蒂•卡特告誡從業者:不要用喜劇打壓不幸的人;不要講黃笑話,因為路要走的長遠,靠黃笑話是做不到的。
另外,非常重要的:「你該盡本分。成功的要訣是:搞砸,再試一次;哭泣,再試一次;吃披薩,再試一次。不斷重覆!別放棄!」
這讓我覺得:本書雖然談的是喜劇表演,但骨子裡表達的是面對生活的態度。茱蒂•卡特歸納出來的,從事表演的訣竅,其實不單可以指導從業者,也可以指導一般人。喜劇跟人生一樣,真正好的演出,必須真誠,無論對人或對己,不能造作。然後,要努力,要堅持,可以哭,可以崩潰,接受「搞砸」這檔事是生命的常態,應對之道就是:「再試一次,再試一次,絕不放棄。」
〈專文推薦〉
可以拿來笑的聖經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總監 張碩修Social
茱蒂.卡特在美國是知名的喜劇教師與作家,而我大約是在二○一○年第一次拜讀她的《喜劇聖經(初版)》。當時和一些合作的老外演員討論站立喜劇演出時,他們時常會這麼說:「《喜劇聖經》(The Comedy Bible)對這個問題的處置方式,就是……」
在幾次的聽聞下,我認定,這個《喜劇聖經》很明顯,就是個喜劇武林秘笈,因此拜網路書店之賜,沒多久我就入手了一本,可謂是人人有功練。
卡特從喜劇準備、方法論、職業諮商等面相,鉅細靡遺的講述要如何在喜劇這一行有所發展。這本書與其說是聖經,更適切的說法,應該是百科全書,因此在台灣現場喜劇發展的初期階段,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參考書。
卡特的作法是用大量的條例、規則搭配圖像,讓你更清楚進入她闡述的喜劇方法論。在自學的狀況下,很可以依照她所說的步驟獲得初步的指南,幫助你建立基礎的喜劇世界觀、段子的結構、基礎表演方式,以及理解喜劇的態度。
在她的書中,使用了許多知名喜劇人的實際案例與或現身說法,這讓你可以很容易揣摩整大致的情境狀況,也容易透過名人來帶入和理解。在我不久前出版的《喜劇攻略》中,有許多部分也受到了卡特此書的影響。而這次的新書中,她不只很大程度改寫了文本內容,更把書當代化了,將新媒體與社群媒體等元素都加了進來,這讓這本喜劇聖經有了更里程碑的歷史定位。
非常開心這幾年脫口秀╱站立喜劇在台灣成為了顯學,不但產業的產值每年以倍速成長,新生代的喜劇人也不斷在增加中,而除了本來的台北、台中以外,新竹、高雄、台南等地,也都出現了據點型、俱樂部或是社團形式的在地展演,這對喜劇產業來說真的是可喜可賀,也對未來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發展建立了基礎。
相對的,喜劇書也不斷的面市,這對喜歡喜劇的人,再再都是個福音。喜劇是變化多端的藝術形式,卡特所寫的內容在本地未必全部適用,但作為諮詢與參考的對象,可說是非常優秀的選擇。
〈專文推薦〉
喜劇是種信仰,這本「聖經」帶我上天堂
站立喜劇演員、脫口秀主持人 酸酸(吳映軒)
《站立喜劇大師從寫作到表演的幽默聖經》(The New Comedy Bible)要出中文版,我可能是全台灣最興奮且在意的人,在此也感謝出版社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為這本書校稿及協助審訂,我做的不多啦,只不過是:
(一)修訂書中專有名詞,以貼近台灣現場站立喜劇的使用現況,技法也加以校對。(嗯哼,我當然有請示過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的總監張碩修,大概是,我跟他講有這件事,他說:「那就交給妳了!」)
(二)將書中舉例的笑話翻譯稍做潤飾,讓笑話更加口語化,盡可能還原表演者原意,也更幽默。
(三)注入我的熱情與祝福!(啊不小心倒太多了!)
那為什麼我對這本書如此鍾情?其實陪伴我最久的是它的初版《喜劇聖經》(The Comedy Bible,2001),我在二○一○年底加入了卡米地開始講「脫口秀」(Stand-up Comedy,現在我們知道「站立喜劇」是更貼切的譯名。)當時台灣沒有太多人知道這是什麼,也沒有Netflix喜劇專場影片可看,但在國外,尤其美國已經有成熟的現場表演環境,也出版了一些站立喜劇文化及教學書籍。
因此當年我除了在俱樂部參加培訓,講開放麥(Open-mic),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很努力,決定從國外訂購多本原文書來學習,其中就有這本《喜劇聖經》,我認為它是最實用,也是我最喜愛的書之一,比起某些深入探討理論,或是需要經驗才能感同身受的心法,這本書更接近「cookbook」(意指像食譜一樣,條列清楚的參考書),對新手非常友善,從基本的笑話結構、情緒態度、表演、現場應用等等,都帶你做一遍。這麼說來,表演喜劇也跟做菜一樣啊,你要先掌握好基本功,才能發展屬於自己的創意料理。
這十年來我雖然沒有抱著《喜劇聖經》睡覺,但它的確是我的枕邊讀物(沒錯,我為喜劇狂,所以單身好久啊!)而在二○二○年,茱蒂.卡特(Judy Carter)老師出版了《站立喜劇大師從寫作到表演的幽默聖經》,我也是馬上購入原文版本「拜讀」,相距快二十年,喜劇當然有所改變,包括社群媒體的影響,演員風格的多元化,還有更符合現代的笑話案例,都收錄在新版書裡面。但不變的是清楚的步驟和解說,還有卡特老師幽默輕鬆的教學口吻。
你問我有沒有把書裡的每個功課做完?當然沒有。不過也許這些要點已經融合在我的喜劇生涯裡了,它的確是我遇到瓶頸時都要翻一下的「聖經」,迷茫時向它祈求靈感還真是有點用處。喜劇是種信仰,我願將這本《站立喜劇大師從寫作到表演的幽默聖經》推薦給各位有志從事相關行業,或是對喜劇有興趣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