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亞馬遜讀者激推
☆日本知名評論家 荻上Chiki x 暢銷繪本大師 吉竹伸介,首度跨界合作☆
我們生活的世界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佛洛依德事件、葉永誌事件?為什麼會有一個群體覺得自己有資格去否定另一個群體?為什麼會有學生拒絕上學?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校園霸凌、職場性別歧視、婚姻歧視?
2016年中開始,日本超人氣評論家荻上Chiki與暢銷插畫家吉竹伸介一個用隨筆、一個用插畫,以雙手聯彈的表現方式,在日本具有長久歷史的家庭綜合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上,針對當代社會種種引發熱議的問題,如對女性的既定概念、憂鬱症、殖民歷史的詮釋權、拒絕上學、難民問題、性別平權等,展開多元性的思考與反思,以此鼓勵人們跳出傳統既定的思考框架,反轉僵化的思維模式,換個新視角看待世界,換副眼鏡看待生活日常,藉此把未來的世界轉變成一個不論是誰都可以一起歡笑的社會。《未來眼鏡:換個視角看見新世界》一書收錄了2016年中至2018年底的連載之作。該專欄目前仍持續連載中。
荻上Chiki是當代日本備受矚目的評論家、編輯、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從人氣部落格格主起家的荻上自稱為「社會派部落客」,深知也擅長運用媒體的能量,廣泛地在網路平台、電視節目、廣播討論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與文化和次文化現象,受人矚目。且由於他自身在學生時代曾遭受到嚴重的校園霸凌,他非常重視當代社會的歧視問題與排除結構,不僅擔任NPO法人「反霸凌!嚮導」的代表理事,更撰寫了相關書籍。而他在TBS主持的廣播節目「荻上Chiki.Session-22」,更是挑戰了當代社會的各種重大議題,屢屢在題目中與受訪政治家們針鋒相對。這樣的荻上遇上了總是強調「轉個彎」、「跳脫框架」的繪本插畫家吉竹伸介,兩個人擦出了亮麗的火花,一起創作出了一本兼具社會性與趣味性的專欄。
在當前這個特別強調社會正義卻天天上演不公不義的社會,我們該如何思考與自處,甚至是教育下一代?同時,我們又打算留給下一代一個怎樣的未來世界願景?希望這本書透過雅俗共賞、輕鬆詼諧的方式,提供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面向,一起看見多元視角帶來的不同可能性!
【多元視角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用鉛筆寫日劇/日本影視文化評論粉絲團
邱明琪/JINS台灣總經理 /
哈捏口/哈捏口推特翻譯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臉書專頁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
作者簡介:
荻上Chiki(荻上チキ)
1981年出生兵庫縣。評論家,以媒體理論為中心,廣泛討論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文化現象。NPO法人「反霸凌!嚮導」代表理事。主持廣播節目「荻上Chiki.Session-22」(TBS廣播)主要主持人,該節目分別在2015年度、2016年度得到銀河獎(包含DJ主持人獎及廣播部門大獎)。著有《她們的賣春(WARIKIRI)》(新潮文庫)、《災害支援手帖》(木樂舍)、《所有的新聞都是「偏頗」的 真心話和媒體理論》(扶桑社)、《霸凌產生教室 為了保護孩子你應該知道的資訊和知識》(PHP新書)等。
吉竹伸介(ヨシタケシンスケ)
1973年出生神奈川縣。筑波大學研究所藝術研究科綜合造型學程修畢。以獨特角度切入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浮光掠影,以獨特角度切入,作品涵蓋素描集、童書插畫、裝飾畫及廣告藝術等多方面。著有《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Bronze新社)榮獲第六屆MOE繪本屋大獎第一名、第六十一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脫不下來呀!》(Bronze新社)榮獲第九屆MOE繪本屋大獎第一名、2017年BolognaRagazzi獎特別獎,《爺爺的天堂筆記本》(Bronze新社)榮獲第五十一屆新風獎、《今天就先醬》等。著書眾多。育有二子。
譯者簡介:
崔立潔
東海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外語大學結業,曾任新聞記者、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喜愛文字也享受下廚,鑽研造型便當是另類興趣,期許自己能譯、能寫,全方位發展。
章節試閱
女孩的生活方式
我正陪著五歲的女兒看電視。雖然手邊也是有其他事情想要趕快解決,但因為女兒要求「在我旁邊看嘛」、「我看不懂的地方解釋給我聽嘛」,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一回神發現自己口中竟也小聲哼唱著幾首動畫主題曲。
女兒喜歡的動畫作品中,會有公主和偶像明星登場。無論何者都是以女孩們會憧憬的人物所描繪出的角色。不過無論哪個角色,和我兒時的動畫相較,我發現都為了迎合新世代而轉變了樣貌,這一點非常有趣。
其中特別吸引我注意的,是一部由迪士尼製作的電視動畫,叫做《小公主蘇菲雅》。這部動畫的內容在描述原本生活在鄉村、「非常平凡的女孩」蘇菲雅,因為母親與國王再婚,成為公主而開始展開在城堡生活的故事。
這部動畫讓我看了忍不住「哎呦」地讚嘆了一下。以往的迪士尼作品中,只要講到「後母」,就會將角色直接建立在「壞心腸」的概念上。
但蘇菲雅的母親,儘管在立場上是「後母」,卻對再婚對象的子女溫柔以待。而且說起來,國王的再婚對象竟然是平民百姓當中的單親媽媽,這也是嶄新的描繪方式,非常有趣。
蘇菲雅在學校會和各色人種的公主們一同學習,或在國家的活動慶典中和朋友們一起闖禍,不過,她卻沒有和王子談戀愛。或許這是為了符合八歲這個角色設定,但我認為並不僅止於此。可以看到近來的迪士尼作品,似乎打算將過去作品當中的「承諾」,一個個重新包裝。這似乎是因為迪士尼已經敏銳感受到,觀眾當中存在多樣的人們這樣的社會變化。
*
目前為止的「迪士尼公主」,也是會與時俱進的。從一九三○到一九五○年代製作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這些作品,都是採用「與完美的王子邂逅,跨越困難挑戰,兩人最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經典的故事情節,無論哪位公主,都是被動且宜家宜室的美女。相對於公主,王子則是擁有金錢的當權者,而且英俊。男女角色被強調且分割清楚。
白雪公主就是其中典型。被壞皇后追殺而從城堡逃出的公主,在森林中遇上了七矮人。白雪公主靠著天生的美貌和做家事的能力,牢牢抓住了七個矮人的心。之後,因為被王子救了性命,兩人於是結為連理。
白雪公主並沒有特別去接近王子,不過就只是邊睡邊等待王子的一個吻。這就跟「當乖孩子聖誕老人就會來」一樣,是一種喜從天降的理論。
讓我覺得特別厲害的,是作者並沒有給這位王子取名。他根本就是無名氏,只有功能性任務的王子。他的登場只是為了終結白雪公主閃閃發光的桃花軼事,負責炒熱氣氛的角色。順帶一提,《灰姑娘》中出現的王子,隨便被安上「迷人(Charming)王子」這個名字,這真的是很驚人、非常閃亮的名字。看來古時候就算是王子,也沒什麼人權吧。
*
女孩是被動的,男孩則是積極的。這樣迂腐陳舊的概念,也隨著時代演變有了改變。在《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這些作品中登場的新公主們,並非像白雪公主般被動的存在。她們擁有自我,積極出門探險。《小美人魚》的主角——人魚公主愛麗兒,因為憧憬大海之上的世界而離家。談戀愛的對象也未必一定要是帥氣的王子,跟《美女與野獸》當中的貝兒談戀愛的,是醜陋的野獸(解除詛咒後的真實面貌其實是帥氣王子就是了)。
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到的迪士尼公主,是《阿拉丁》的茉莉公主。她對於自己必須遵從國家法律,要跟自己無法作主的對象結婚這件事,深惡痛覺,是位崇尚自由的少女。與這樣的茉莉公主談戀愛的是城鎮當中的盜賊阿拉丁。這是公主們從高不可攀般的存在,開始轉向更加貼近現實的時期。
白雪公主或灰姑娘是以給女孩們「教訓」來闡述故事。有會為了「要是(像個好女孩)這樣做的話,總有一天王子會現身,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一點雀躍的少女,也會有戳破謊言認為「哪有這種事!」的少女吧。
即使是在《阿拉丁》當中,國王也是以「這是老規矩,我希望妳能乖乖結婚」這樣的說法,想說服茉莉公主。然而,茉莉公主卻憤而表示「我討厭被強迫結婚」。她說每個人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幸福就好,她想要用自己的雙眼去探索更寬廣的世界。
對於這樣的茉莉公主,國王終於克制自己不再勉強將價值觀強加在她身上,而男主角阿拉丁則藉由魔毯給了她自由。接觸這樣的作品長大的我,感覺學到了「把價值觀強行加諸在他人身上是很愚蠢的」,並活到了現在。
*
在之後的時代,公主的外貌也逐漸開始產生變化,例如開始描繪白人以外的公主。《阿拉丁》的茉莉公主是阿拉伯人,《風中奇緣》的寶嘉康蒂公主是美國原住民,《花木蘭》當中的花木蘭是亞洲人,《公主與青蛙》當中的蒂安娜公主則是黑人。
描寫的主題也開始有變化,明確否定「與王子的邂逅」。在非常受到歡迎的《冰雪奇緣》中,英俊的王子被描寫成是要掠奪國家的反派角色。主要的主題圍繞在安娜和艾莎這對姊妹的和解,並非男女之間的戀情,而是以姊妹之愛為主題。
「我會展現真實的樣貌。」
現在任誰都會哼上兩句的〈Let It Go〉,是艾莎公主要將過往被雙親壓抑的「自我」,獨自由自己用肯定的、強力且悲愴的畫面放聲歌唱。在唱這首歌時,艾莎公主也褪下了「公主該有的樣子」。很多人應該記得當艾莎將中規中矩的打扮,改變成讓人聯想到魔女般華麗的裝扮及彩妝時的那種解放感。這是即使被年長的一輩認為是「唉呀,女兒學壞了啊啊啊啊啊啊」也無所謂的描寫,正因為是這樣才是好的,因為那象徵從父母輩的價值觀當中解放出來。
*
也有比《冰雪奇緣》更早否定掉戀愛這個主題的作品,那就是《勇敢傳說》。主角梅莉達是位善於操控父親送她的弓箭、憧憬冒險生活的活潑少女。這樣的梅莉達有天面臨了自己的婚事,有三位領主的兒子為了得到和梅莉達結婚的權利而展開競爭。
當然梅莉達完全對婚事沒興趣,寧可反抗強迫她面對婚事,不斷叨唸著「要像個公主一樣」的母親。是的,《勇敢傳說》是一部母親和女兒和解的故事,而且最後媽媽也接受了女兒的自由奔放。
在作品中,完全否定了「談了戀愛永遠幸福美滿」這樣陳舊的價值觀,而去肯定了每個人都能自由追尋自我這樣的價值觀。最近的迪士尼作品中,像這樣的概念不斷出現,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廣受這個時代從小孩到大人的喜愛吧。如果還是持續製作像是《白雪公主》一樣的故事,至少我覺得我是不會被迪士尼作品吸引的。
*
在《小公主蘇菲雅》當中,每當主角蘇菲雅陷入危機時,白雪公主、灰姑娘、愛麗兒、貝兒、樂佩、茉莉、梅莉達這些歷代迪士尼公主就會出現,對蘇菲伸出援手。這種描寫的方式是非常好的。
公主們並非使用特殊能力「去拯救」蘇菲雅,她們只是說出「我認為是這樣」、「如果是我會這麼做」。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女孩對話。蘇菲雅在與歷代的公主們討論後,靠自己的力量尋找答案。
實際上,我認為這個設定是有趣的。依據各自的人生經驗,公主們彼此交換意見,白雪公主的生活方式是迂腐的,梅莉達的生活方式是任性的,不去評價彼此的人生也沒關係。公主前輩們也不會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蘇菲雅身上。這可以看作是在尊重對方、保持距離感的同時,卻又彼此陪伴。
就像是刊載在日本少年漫畫雜誌當中的奇幻漫畫,會借用歷史上英雄的力量變身,或是召喚出各式各樣的神靈打倒敵人對吧。我想這些當然是很具現代感,實際上現今的假面騎士是會按照場景不同,分別使用不一樣的變身方式。依據場景不同,推薦分別使用不同的角色和處理方式,這是非常適合現代孩子的做法。要是是以前的英雄人物,就只能用「騎士踢」或「宇宙元素光線」之類的必殺技,一招致勝。不過,這已經是「跟不上時代」的了。
歷代的公主就只和蘇菲雅談心、歌唱,並不會發生像是白雪公主命令小矮人去工作,或是樂佩伸長頭髮綁住敵人,抑或是梅莉達用弓箭刺穿壞女巫的眉心這樣的情節。雖然像這種描寫方式也會讓我覺得有點想看,但要是如此安排,就會讓《小公主蘇菲雅》成為截然不同的另一部作品了。蘇菲雅們,正用各自的方式戰勝危機。
*
我在電影院看到《阿拉丁》的茉莉公主,覺得她具有至今所有公主未曾擁有的自由感。比起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她是位在顧及自己自由的同時,也能尊重他人生活方式及個性的公主。看著這樣的作品,我忍不住會想這世上的孩子們會怎麼長大呢?從我五歲女兒的身上我還無法想像,但要是能比起我的孩提時代更容易生存的話就好。被「要像個女孩」這種強烈的訊息折磨的機會,至少我希望是能減少的。
當然,出了「社會」,會有許多完全不合情理的態度等著面對。就好比「上司對我嚴重性騷擾,要怎麼辦才好?」或「我公婆對我造成強烈精神壓力,我要怎麼回嘴才好?」這類嚴重的危機,公主們也不會給予任何建議。
但至少迪士尼的作品首先已經放棄傳達「要是行為舉止像個好女孩就會得到幸福」這樣的訊息,並開始傳遞「不要取笑他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內容。
未來在面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合情理,要怎麼讓「蘇菲雅」世代的孩子們不因此失去個性呢?首先要從父母親的世代開始改變,或去思考是否有必要固執己見。我們不妨就先從自身開始,注意不要去創造一個壓抑她們的「社會」吧!
女孩的生活方式
我正陪著五歲的女兒看電視。雖然手邊也是有其他事情想要趕快解決,但因為女兒要求「在我旁邊看嘛」、「我看不懂的地方解釋給我聽嘛」,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一回神發現自己口中竟也小聲哼唱著幾首動畫主題曲。
女兒喜歡的動畫作品中,會有公主和偶像明星登場。無論何者都是以女孩們會憧憬的人物所描繪出的角色。不過無論哪個角色,和我兒時的動畫相較,我發現都為了迎合新世代而轉變了樣貌,這一點非常有趣。
其中特別吸引我注意的,是一部由迪士尼製作的電視動畫,叫做《小公主蘇菲雅》。這部動畫的內容在描述原本生活...
作者序
前言
赤坂的Cozy Corner裡,有個小小的喝茶空間,我有時會在那邊和主編碰頭討論事情,因為我在位於赤坂的TBS廣播主持帶狀節目,只要想說要在廣播公司旁討論事情,很多時候對方都會指定這家店。
每次討論事情都指定同一家店難免無趣,所以地點的設定,我大致都拜託對方。我很開心可以認識各式各樣的店,而從相約地點的選擇方式,我覺得也能表現出未來工作合作對象的個性。是摩登的純喫茶?還是現在流行的露天咖啡店?經典的咖啡店?或充滿個性的茶店?
赤坂許多喫茶店當中,會指定Cozy Corner的人,都給人有「對工作很熱情的人」這樣的印象。比起特殊的味道,實用才是王道,與其享受片刻歡樂,更首重有效率的討論。至今跟我約在這家店討論事情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與我維持長遠關係的傾向很是明顯,不過這終究是個人感想啦。
我喜歡咖啡的味道,但喝了之後常會有焦躁感和不安感襲來,所以我大致都是點柳橙汁或可樂。我雖然去過各種咖啡店,但沒辦法評比咖啡。
某位從事文學研究的朋友越來越愛吃鬆餅,比起研究專書,他竟先出了鬆餅書,以鬆餅愛好家的身分,上了松子DELUXE的電視節目。這什麼嘛,雖然因為太厲害了而感到驚訝,要是我每次也點蛋糕或咖啡,說不定也可以寫一本像是《寫書的空檔來杯咖啡》這樣很瀟灑的書吧。
但是很不巧,我的舌頭對味道不靈敏,沒有那樣的本錢,我能夠說的,差不多就是「相較於被融化冰塊稀釋的柳橙汁,融化冰塊稀釋的可樂比較不好喝?」這種程度。
這本《未來眼鏡》的討論,我記得也是點了柳橙汁。
如同那杯果汁的味道,這是一本同時能品嚐到酸甜滋味的隨筆集。我覺得內容跟我連載的雜誌《生活手帖》的標題很合。而且,雜誌名是「生活手帖」不是「生活的手帖」,是我差不多連載第十四次時第一次知道。
「開始連載之際,我想放上插圖」,我向編輯高野先生如此表示並詢問是否有合適人選,他提到了吉竹伸介這個名字。一張又一張持續畫出充滿童心的插畫,他的作品我幾乎都有。因為我猜想他應該很忙,寫了「雖然我想您可能不會接受……」這樣很怯懦的提案,所以當他接受時,我真的很驚喜。
向觀點很特殊的吉竹伸介先生,送上撞擊自己觀點的稿子,這也成了期待之一。只要替換眼鏡,看待生活的方式就會大幅改變。持續注視生活的兩人製作出有點不一樣的本書,希望能受到您的認可。
前言
赤坂的Cozy Corner裡,有個小小的喝茶空間,我有時會在那邊和主編碰頭討論事情,因為我在位於赤坂的TBS廣播主持帶狀節目,只要想說要在廣播公司旁討論事情,很多時候對方都會指定這家店。
每次討論事情都指定同一家店難免無趣,所以地點的設定,我大致都拜託對方。我很開心可以認識各式各樣的店,而從相約地點的選擇方式,我覺得也能表現出未來工作合作對象的個性。是摩登的純喫茶?還是現在流行的露天咖啡店?經典的咖啡店?或充滿個性的茶店?
赤坂許多喫茶店當中,會指定Cozy Corner的人,都給人有「對工作很熱情的人」這樣...
目錄
前言- 荻上Chiki
女孩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誰都能一起歡笑的社會
人生的病,復健中
我去了約旦
打工雜感
母親的想法與我
與現在的工作相遇之前
我的聲音和廣播
面對「咒罵話語」
對健康電玩覺醒
人生必須要去的地方
到處漫步,聽人說話
計程車與人生
隨處皆教材
去除生存的痛苦
後記-吉竹伸介
前言- 荻上Chiki
女孩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誰都能一起歡笑的社會
人生的病,復健中
我去了約旦
打工雜感
母親的想法與我
與現在的工作相遇之前
我的聲音和廣播
面對「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