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章藝術中的“圖形印”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它作為單獨的藝術形式出現的準確年代目前已很難斷定,一般認為,始于商周而鼎盛於兩漢。佛像印屬於“圖形印”中的一個獨特的門類,可概括為以佛陀、菩薩、羅漢、天王、金剛力士、飛天、佛教故事等形象作為創作題材和內容的印章。
眾所周知,佛教發源于古印度,佛像印產生的前提是佛教與佛教藝術的東傳。目前學術界對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尚無定論,但認可為很遲在東漢時期。有名印學家沙孟海所著《印學史》第九章《圖形印》中論述:“浮雕的圖像印,多屬人像、佛像,創作時間較晚,大概在南北朝。當時用它來鈐封泥,隨版凹凸,形神畢肖。
”從目前我國考古成果看,1952年至1957年間,在新疆地區佛教東漸的重要地點——古代龜茲國的古寺廟遺址——出土的三方鼻鈕銅質佛造像印,其印製、特徵便可佐證,佛像印很早產生於魏晉時期,它們是當時寺院或僧侶抑于竹木簡牘的封泥上、防止他人私拆的實用性印章。東晉元興元年(402年)桓玄篡位時頒佈詔令以紙代簡,紙張成了主要的書寫載體,印章形制和使用方式因之改變,印章不再抑于封泥上,而是鈐蓋於紙帛上。目前存世的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的文書資料裡,唯有鈐蓋佛像印的情況主要發現于敦煌遺書文獻中。
它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捺印於佛教寺院的戒牒文書上,鈐印位置相對固定,說明其具有一定的憑信和防偽功能;一種是單獨(或成組)重複捺印,組合成大幅的千佛長卷或《佛名經》卷等。這是古代佛教信徒出於“造像供佛”,表達他們對佛陀的虔誠與信仰,為自己“修福田、積功德、得佛道”的目的而進行的活動,同時具有求佛保佑、消災避禍的祈福功能。宋元私印押記中出現佛像印資料實物,是這時期佛教信仰民間化、世俗化的反映,它無疑展示了佛像印發展的廣闊空間。元末明初文人篆刻藝術的興起,尤其是王冕用花乳石做印材、文彭發現燈光凍印石,促進了印章藝術的發展與深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就珍藏有用石質印材鐫刻的明代帝王的佛像印閒章,其中有密教佛像印和漢地佛像印多方,如白度母像、救度佛母像、彌勒菩薩像等。這些佛像印多為朱文,線條流暢、細如髮絲,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清代乾嘉時期,隨著碑學興起,古代造像、石刻被大量發現並受到重視和推崇,金石學進入鼎盛時期。近現代篆刻家以佛造像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形成了風格多樣的佛像印篆刻。晚清趙之謙率先開啟了將佛造像刻入印章邊款之先河,後吳昌碩、馮康侯、易大廠、趙古泥、徐新周、鄧散木、費龍丁等相繼仿效。目前已知的較早將佛像印用於書畫等作品中的,是弘一法師和晚清小說《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而較早將個人藝術風格融入佛像印創作的是有名篆刻家鄧爾雅、來楚生、矯毅、陳子奮、丁衍庸等。來楚生為集大成者,他於1949年出版的《然犀室肖形印存》是我國印譜目前靠前部圖形印專譜,其中收錄了13方佛像印,所刻佛造像印包括佛陀、觀音、普賢、力士、飛天、佛傳故事等多種內容,題材豐富,造型生動而形神兼備,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成為當代印人學習模仿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