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語文應用與文學鑑賞
本書特色 一、本書編輯核心理念為提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與應用能力。語文教學應兼顧實用性、生活化、創意感和人文省思。從自身的生命經歷和家族情感,可以引導深刻的情意感知;透過閱讀、寫作、口語表達,能夠學習將隱藏在內心的情意表達出來。本書將「認知」、「情意」及「表達技能」的教學元素交織融合於各單元,以循序漸進的多重策略,教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形式及目的做有效的溝通。 二、本書著重學生之「應用」與「鑑賞」能力,共分兩篇:第一篇:「語文應用」篇,有四個單元,分別為:一、文字符號,二、我的姓名分析,三、書信,四、讀書心得與摘要;第二篇:「文學鑑賞」篇,有五個單元,分別為:一、散文鑑賞,二、小說鑑賞,三、詩歌鑑賞,四、戲劇鑑賞,五、報導文學鑑賞。本書介紹各種文學類型之基本知識,並列舉經典作品,以深入淺出之方式加以賞析,使學生除了領略文學之美外,亦能從中體悟人道關懷,增進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期能提昇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知識與創作、審美與思辨、批判與應用」為學習主題,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知識學習,統整文字、文學、社會、應用等主題概念,聯結成有結構組織的學習單元,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力。 三、語文是溝通情意、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應提昇學生思辨、理解與創新、應用的能力。本書旨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表達能力。而且透過經典作品,以情意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對周遭問題的省思與關懷。本書適合作為大學院校國文與通識課程教材,使學生在文學的「真善美」中學習成長。
作者簡介 林俞佑 台灣屏東縣東港鎮人,畢業於大仁藥專環境工程科、東海大學中文系、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班、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系博士班。 侯雪娟 大學畢業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後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方師鐸教授。民國80年9月起,任職於大葉大學,並以在職進修方式,攻讀逢甲大學中文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李威熊博士。專長領域為小學、經學、應用文等。目前為大葉大學副教授兼總務長、主任秘書。 莊文福 台灣嘉義市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台灣文學、中國古典小說、美學、文化與設計等。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師、馬偕護理專科學校講師、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現為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開授之「台灣小說選讀」課程,曾榮獲「教育部98學年度第2學期優質通識課程計畫績優課程」與「教育部100學年度第2學期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績優課程」獎勵。 張加佳 台灣彰化人,1976年生。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台灣文學、現代詩、古典詩。曾任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現為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曾獲大葉大學「優良教師獎」、教育部優質通識課程「績優獎」、教育部公民核心能力課程「績優獎」。 張鳳玲 台灣高雄人,現為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陳鴻逸 台灣屏東人,1979年生。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台灣文學、現代詩、現代散文。曾獲中興湖文學獎、白沙湖文學獎等。著有《記憶與詩語:歷史敘事與文化實踐的探索──以李敏勇、陳鴻森的詩作為例》(碩士論文),另有論文、評論散見於其他學術期刊、詩刊、研討會論文集。 歐秀慧 台灣南投人。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博士。研究專長為漢語語言學、詞彙語意學、華語教學、語法與修辭、語言應用、音樂與文學等。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華語教師,大葉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副教授。現為大葉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副教授,兼大葉大學華語中心主任。開授之「語文與應用」、「自然關懷與環境書寫」、「生命與社會關懷」等課程,分別榮獲教育部「優質通識課程計畫」與「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之獎勵。 劉國平 馬祖人,1959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高中之前皆在馬祖就學,後負笈台彎就讀台北工專土木科。鐵路及電信特考土木建築類科及格,任公職17年,並完成中興大學歷史系、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學業。現為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著有《華人社會與文化─文化思想篇》、《司馬遷的歷史哲學》、《漢書歷史哲學》等專書及〈史傳文學的理論建構〉、〈王勃滕王閣序的建築鑑賞與地位〉等論文二十餘篇。
校長序 大葉大學篤信「手腦並用」是尋求真知之途徑,故理論與實務必須相輔相成;確信語文和表達能力,是獲得專業知識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所以需要培養學生相當的語文能力與文學鑑賞力。「語文與應用」課程為本校「國文能力」校定共同必修課程,是通識教育之基礎課程,更是培育學生文化知識與人格發展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語文教育既擔負提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與應用能力的教育重任,其課程規劃應兼顧實用性、生活化、創意感和現代化;其教學內容應取材於生活,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其教學方法應多元而融合,以免枯燥呆板而與現實生活脫節。 「語文與應用」是學校通識教育的基礎課程,擔負了提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與應用能力的教育重任。語文教學應兼顧實用性、生活化、創意感和人文省思。從自身的生命經歷和家族情感,可以引導深刻的情意感知;透過閱讀、寫作、口語表達,學習將隱藏在內心的情意表達出來。 本校「生命閱讀與情意書寫—『語文與應用』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於100年與101學年度連續榮獲教育部「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補助。國文教學群教師將「認知」、「情意」及「表達技能」的教學元素交織融合於各單元,按單元進行,有確定習作的目標,有令人期待的主題。尤其寫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以循序漸進的多重策略,教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形式及目的做有效的溝通。 本書「語文應用與文學鑑賞」為國文教學群教師依據計畫執行成果,加上多年教學心得編著而成。相信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知識與創作、審美與思辨、批判與應用」為學習主題,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知識學習,統整文字、文學、社會、應用等主題概念,聯結成有結構組織的學習單元,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基礎能力。進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表達能力。而且透過經典作品,以情意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對周遭問題的省思與關懷。 大葉大學校長 武東星 2013年9月
目錄 第一篇 「語文應用」篇 第一單元 文字符號/侯雪娟 3 第二單元 我的姓名分析/歐秀慧 15 第三單元 書信/劉國平 31 第四單元 讀書心得與摘要/劉國平 51 第二篇 「文學鑑賞」篇 第一單元 散文鑑賞/林俞佑、張鳳玲 69 第二單元 小說鑑賞/莊文福 91 第三單元 詩歌鑑賞/張加佳 131 第四單元 戲劇鑑賞/陳鴻逸 149 第五單元 報導文學鑑賞/張加佳 171 附錄:第13屆紅城文學獎得獎作品 187
商品資料
-
作者: 林俞佑、侯雪娟、莊文福、張加佳、張鳳玲、陳鴻逸、歐秀慧、劉國平 編著
-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07
ISBN/ISSN:9789862952634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 類別: 中文書> 語言> 中文
|
|
|
| 作者:田村浩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16 66折: $ 329 | | 作者:琳達.法蘇羅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6-28 66折: $ 297 | | 作者:公共電視「神廚賽恩師」製作團隊 出版社:小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3-13 66折: $ 1003 | | 作者:谷柑 出版社:麥浩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1-06 66折: $ 297 | |
|
| 作者:佛蘭克.赫爾 出版社:智言館 出版日期:2014-04-01 $ 197 | | 作者:伊咲ネコオ 出版社:台灣角川 出版日期:2025-03-27 $ 158 | | 作者:南月ゆう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4-01 $ 247 | | 作者:香月美夜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7 $ 332 | |
|
| 作者:仲村佳樹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3-27 $ 105 | | 作者:黃仕傑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25-04-02 $ 750 | | 作者:李河泉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2 $ 315 | | 作者:doji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1 $ 11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