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再來一段驚心動魄的閱讀旅程吧!
范立達(資深新聞評論員)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麥可.克萊頓因癌症病逝,全球喜好閱讀知性科技小說的書迷們無不同聲一哭。包括我在內,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念頭:「大師既去,世上再無克萊頓。」爾後,想要再享受那種如搭雲霄飛車般的閱讀樂趣,想要在充滿故事情節的百轉千迴中,同時領略到科普新知的雙重效益,可能難再。
不過,誰說世上沒有奇蹟?誰說人生沒有驚喜?你現在拿在手上的這本《碎片之島》,作者華倫.費伊衍然就是克萊頓的接班人。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距它最近的大陸,亦在兩千多公里之外。因為這樣的遠離塵囂,造就這個島上的生物以異於全球其他各地的方式演化,牠們的形體詭異、動作迅速、動輒殺戮,任何外來物種只要入侵這個島,必死無活。而一旦這個島上的生靈若被散布到全球各地,那種快速繁衍的能力,以及嗜殺成性的本能,必將把這個世界完全覆亡。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侏儸紀公園》的影子(或者再夾帶著一點《奈米獵殺》的感覺)。所不同的是,《侏儸紀公園》描述的是人為的基因改造,讓百萬年前已經滅絕的恐龍,在一個蠻荒小島上活體再現。但在《碎片之島》這書中,費伊所談的,是自然界循另一種物競天擇軌跡後所新創的生物,那是我們所不熟悉,陌生到難以想像的生命體。所以,當你看到作者的描述時,或許腦中會浮現《異形》《變蠅人》等圖像。但,都不是的。書中,作者很貼切的繪製出韓德斯島上主要生物的圖像,為我們的想像力補白,但由於太栩栩如生,你會相信,在這世上的某個未知小島上,或許真有可能出現如費伊所言的那種駭人生物。
閱讀《侏儸紀公園》時,因著我們的教育背景,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像出恐龍的模樣,也能預測出掠食性恐龍的動作。雖然驚悚,但仍是有跡可循。但在閱讀《碎片之島》時,由於書中出現的都是聞所未聞的生物,牠們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入侵者展開突襲?會以何種殘忍的手法屠殺外來客?牠們的獵殺模式不但無法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常常出乎意料之外。而這也正是閱讀此書的最大樂趣。
科技小說,除了要有豐富的故事性外,更重要且無可取代的是,書中必須帶著濃濃的科技味。但是,作者要怎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這些生硬冷僻的科技新知介紹給讀者?並且讓讀者在閱讀之後,不知不覺地也認同作者的主張?或者,至少讓讀者會掩卷三思,把腦中既定的觀念翻攪一下?不用說,這應該比說故事更具高難度。在本書中,我們看到費伊討論演化論、個體發生重演論、掠食者與獵物的競合關係、死亡速度與生存優勢的交互作用……,這些在生物學中屬於相當艱澀的議題,他以人際的對話、論辯方式逐一展現,雖然仍有門檻(究竟是科學啊!),但不再冰冷,也讓我們更有所得。
能寫小說的作者不少,能寫科技小說的作者不多。在哀慟巨星殞落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新星的誕生。這世界,還是值得期待的。
推薦序
人類的終極邊疆─碎片之島
朱學恆(部落格作家)
人類對於這個世界到底是有益還是無益的?這個論點一直被許多哲學家、生物學家所探討著。但你別擔心,這本書並不是在探討這個非常形而上的問題。這本書是一個極端快節奏的演化論動作戲。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近代科幻小說最愛的主題:失落的世界。
在人類幾乎已經探索了科學力所及的領域之後,地球上是否還有任何僅存的秘境可以供我們探索?《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潛入深海,用遙控的小型潛艇來觀察和分析各種各樣的深海生物,甚至包含那些可以在地熱管的極端高熱與高壓之下生存的各種生物。而他也在那邊找到了他的答案:票房迄今世界最高的電影《阿凡達》裡面的生物和世界設定,大半都是來自於他在深海世界裡面所目睹到的各種現象,甚至連將意識投入到遠端軀體內的經驗也都是來自於他操控小潛艇時的體驗。
因此,接續的創作者就面臨了兩難,在現行科學可及的外太空和內太空都已經被幾乎探索完畢的時候,究竟還有什麼秘境是可以成為人類的終極邊疆?
復古型的失落的世界也許是其中一個答案。這本書中失落的世界並非在內外太空,而是一座傳統科技難以抵達的獨立陸塊。它的假設很簡單,這是一塊從五億年前就從岡瓦納古大陸分裂出來的小島,因為種種地質上的巧合,因此成為了一個獨立而且與地球其他生態系幾乎完全隔離的環境,也就是接續五億年的演化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完全不同。而故事的一開始就是從一群製作電視實境秀的參與者和製作單位天真的踏上這座島開始……
這本書在日本名為《超進化生物之島》,雖然不完全切題,但至少可以說明了書中的一些概念,書中的生物與我們相比並非多麼先進,而是他們為了適應這樣截然不同的生態系,有了完全不同方向的演變。
這本書光是呈現的方式也非常符合新時代多媒體創作的習慣,在作者的網站中(www.warrenfahy.com)提供了非常多的額外資料。如果你對於裡面的生物進一步細節有興趣,書中還有提供完整的圖片,甚至是包含動畫的內容,讓你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這些生物的結構和生活方式。甚至更不只如此,出版社還替這本書準備了小小片段的網路影集,讓你可以用小說以外的觀點來觀看這本作品。如果讀者有心有力的話,應該要從多重角度切入,方能理解這本書各個層面想要傳遞的資訊。
這也是作者第一本的科幻小說作品,看得出來十分有潛力,但他到底能不能接下出版界科幻驚悚小說的棒子,這點目前尚言之過早,畢竟之前幾位先輩都有不少相關的歷練與背景後方才寫出諸多有趣的作品來,作者之前的領域與科技密切相關者並不多,只能說這樣的表現以初試啼聲來講相當讓人期待,但更讓人期待的應該是他漸入佳境的下一本作品。
雖然作者是初試啼聲,但這也有它的好處,這本書的節奏極快,幾頁的長度就可以處死你花了十幾頁的功夫好不容易認識的新角色,然後同樣的安排會再來一次,幾乎讓讀者毫無喘息的空間,《碎片之島》可說是近幾年科幻驚悚小說中節奏最快的一本作品。
如果你厭倦了某些科幻小說虛張聲勢,或是為了掩飾點子本身不精采,動輒用上千頁的史詩遮掩的大堆頭寫法,這本科幻驚悚的佳作應該可以帶來一些對「外來物種」的反思。
以下有劇情洩漏,如果不想要破壞閱讀樂趣的讀者可以暫時先跳過。
我並不是一個生物學專家,我只能看懂這個獨立的小島上的生物全都是從節肢類動物或是甲殼類生物演化而來,但是以一個習慣於閱讀麥可.克萊頓兼顧吊書袋和娛樂性的讀者而言,其實我可以理解作者想要討論人類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必要性,正如同在《駭客任務》中史密斯探員認為人類污染了這個世界,甚至連在電腦虛擬世界裡面都無法避免人類的臭味,所以他才想要在虛擬世界裡面毀滅人類。
但這本書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當讀者期待看到更多人類演化和對這個世界的必然性的邏輯辯證時,作者卻用相對輕的筆觸帶過原本應該極其精采的人性辯證。但在演化的部分卻是一個很大膽的假設,也就是這裡是一個孤絕而且極其殘酷的生態系,所有的生物都是一邊繁衍、一邊獵食、一邊被獵食,其實我頗為期待作者以本身的業餘演化學背景來仔細分析這背後的可能原因和假設,從而讓我們得知整個特異生態系演化出來的原因和過程。一個精采的演化學推論,在它的引人程度上並不會比偵探小說來得遜色,所以我十分期待作者在接續的作品,或者是網路的後續資料上,不只是針對這些生物的演化過程和生活方式作更進一步的補充,還夠架構出更完整的架空生態系來,若果真如此,我們科幻迷們才能夠真正的鬆一口氣,因為那時下一個足以和麥可.克萊頓相提並論的作者才真正誕生……
推薦序
閱讀中,非誠勿擾
李立亨(編導)
英國石油鑽井平台爆炸,大量原油流入美國附近的墨西哥灣。印度發現超級病毒,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藥性。俄羅斯森林大火,大量濃煙造成首都莫斯科彷彿受到沙塵暴襲擊……這些發生在二○一○年七月的悲劇,統統都是真的。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候,他們也把天花和淋病帶給原住民。一九三○年代,納粹德國從美國引進浣熊,結果這些浣熊把德國葡萄主產地毀滅得差不多,讓我們幾乎不曾聽過德國有紅酒工業…這些發生在過去的悲劇,也統統都是真的。
可能因為無知,更有可能因為當下看不到也想不到,未來所會產生的惡性連鎖反應,人們不斷在製造生態悲劇之後,習慣去遺忘可能遺留給下代子孫的無盡禍害。《碎片之島》裡的電視實境秀外景隊,在一座曾被英國探險隊登陸過的小島上,發現了會動的植物與各種嗜血的「怪物」。
所有人類愚行所衍生的生態浩劫,統統濃縮出現在這個小島。因為實境秀的轉播,因為Youtube的上傳影像,這些奇怪生物的影像被傳播到世界各地。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中國古藉《山海經》當中的各色怪物,如果也能經由IMAX呈現的話,應該也會是不錯的3D電影題材。
然而,畢竟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一本書,而不是一部電影(它被改編成電影的時間指日可待),我們不但會讀到人性衝突的描述,又會因為影像傳遞的諸多可能性,而讓想像力飛行到更遠的地方。原著所搭配的變種生物圖繪,更增加了故事可能為真的說服力!我們實在對作者的生花妙筆與創意佩服不已。
讓我們暫時忘掉iPad上面各種好玩的遊戲,特別是那個超級好玩的打怪物的Zombie遊戲。接下來,且讓我們把facebook上面的自己,設定成:「閱讀中,非誠勿擾」吧。
你要如何為這整個災難畫上句點?
人類登陸月球,派遣火箭飛上五年去火星,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想知道,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有任何地方會有生物存活著。
電影《ET》和《異形》,甚至是《阿凡達》裡所展現的「東西」,都不致於讓人不寒而慄。但是,《碎片之島》當中,會流藍血,背後有眼睛,可以邊飛邊交配,有六隻腳的這個和那個怪物,卻因為明顯是現有生物的變種,而讓我們心中產生不無可能的恐懼(有時還會令人想發笑)。
更可怕的是,這些怪物還會模仿人說話!
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侏羅紀公園》裡,至少只是些我們在百科全書當中可以查到的恐龍。我們知道牠們怕槍怕炮,我們知道牠們是因為DNA被保存而被繁殖下來。但是,基因自然突變的各式怪物,會怎麼改變現存的生物鏈,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除了怪物之外,想要透過實境秀大賺一筆的媒體人,想要藉此讓名利的油水可以破表的生物學家,以及美國海軍、NASA、甚至是美國總統,都因為這座韓德斯島上面的怪物「們」,而被攪和成一個命運共同體。
現在,如果你是美國總統,或者說,如果你是這個實境秀的負責人,你要如何為這整個災難畫上句點?
《碎片之島》:眾多碎片中的一片叫作希望
災難其實還沒有結束,讀到後來,我們才赫然又有新發現:這些生物可以學習人類,可以自己立即演化,可以複製出像人類的智慧,還可以跟人類對話。哎呀,我們真想問老天爺,人類到底幹了什麼樣的好事,才會製造出這樣的悲劇來。
如果,如果這些生物藉由想要去消滅牠們的軍隊,以及想要拍攝牠們的外景隊,混回人類的世界。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呢?
過去,SARS橫行的時候,我們讀到過往人類在處理黑死病這類怪病的不二法門是,封鎖災區,讓病菌跟受感染者停留在特定空間,犧牲這些人來換取病菌的暫時滅絕。或者,只能祈禱新的藥品可以問世。
雖然這齣悲劇的製造者,其實也包括你跟我。但是,看到這場浩劫當中的各路人馬,實在沒有幾個好東西。我們很快就能得出:「那就隔離牠們吧」這樣的共識。但是,嘿嘿嘿,文學這個東西,永遠都在教我們要對人性抱持著正面的態度。
幸好,我們原本在為智慧型機器人撰寫文案的作者華倫.費伊,最後還是在《碎片之島》眾多碎片中的一片,為希望保留一席之地。他是怎麼辦到的呢?噓!閱讀中,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