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華語電影融資、市場與製片管理的圖書 |
![]() |
$ 387 ~ 456 | 華語電影融資、市場與製片管理
作者:卓伯棠/ 主編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30 ![]() |
|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新國音」,以取代老國音,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台灣均為實務上的官方語言,在新加坡則是官方語言之一,也是東南亞及其他海外華人群體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中文的主要參照。
中國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語中出現許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和新馬華語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內部更出現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種帶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維基百科
本書屬於「影視產業管理」系列叢書之第二本。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特別邀請本行業最前線最有成就的高階管理級人員和負責人,為學員講授影視產業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經驗。
課程內容聚焦在題材開發、融資、製片、宣傳、市場行銷與戲院管理等幾個重要環節,再輔以電影電視法規、劇本分析與閱讀工作室等,務求深入闡述產業各部門今時今日正在應用的知識。
本書為這系列講座的實錄,內容生動扎實,理論與實踐並重,對於有興趣從事影視產業管理的讀者,應有相當啟示作用。
作者簡介:
卓伯棠博士╱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創院院長(總監 2009-2014年)。曾就讀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獲學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製作)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哲學博士。近年從事電影與電視方面研究,在完成Hong Kong New Wave Cinema (1978-2000) - UK: Intellect Book, 2008/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USA, 2008, 《香港新浪潮電影》(2003)書後,正投入香港電視與全球化的相關研究。多年來在海內外有關的學報、專刊與專著發表論文:如Post Script、《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專刊》、《電影藝術》、《聯合文學》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等。七十年代初於大學唸書期間,在台灣與友人創辦《影響》電影雜誌,對八十年代初的台灣新電影影響匪淺。從事電影評論多年,多發表在《影響》、《大特寫》、《電影雙週》、《Cosmopolitan》、《亞洲週刊》、《聯合報》、《廣播電視週刊》與《星島日報》等。著作有:《香港類型電影》(與羅卡.吳昊合著)、《分解主流電影》與《中國早期商品海報》(又名《都會摩登》)、合編:《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麥田2003)等。曾任香港廣播電視公司(簡稱無綫電視台)編導,執導過《國際刑警》、《的士司機》、《第一次》、《四眼神探》、《女人三十》、《霓虹姊妹花》系列,以及影片《煲車》與《賓妹》等。
|